<p class="ql-block">今天回学校上课,思想教育,讲到了瞿秋白,说:“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p><p class="ql-block">突然想起来之前看过他写的《多余的话》,于是又上网找了点资料,补全我关于他最后一天的艺术想象。</p><p class="ql-block">“1935年6月17日晚,梦行小径中,夕阳明灭,寒流幽咽,如置仙境。翌日读唐诗,忽见‘夕阳明灭乱山中’句,因集句得偶成一首: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p><p class="ql-block">“作为领袖,人们希望他内外都是彻底的鲜红,而他却固执地说:不,我是一个多重色彩的人。在一般人是把人生投入革命,在他是把革命投入人生,革命是他人生实验的一部分。当我们只看他的事业,看他从容赴死时,他是一座平原的高山,令人崇敬;当我们再看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给人更多的思考。他是一个内心既纵横交错,又坦荡如一张白纸的人。”</p><p class="ql-block">——梁衡,《觅渡觅渡觅何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