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生,一步一步走向远方,跟随时间的潮流,没有回头路。一路上,陪伴自己前行的,有的走散,有的落下,无可奈何。</p><p class="ql-block">今天走在74岁当口,对已故的亲朋好友会时常想起。翻开朋友圈,居然还有点滴的追忆文章,现汇集一起,合辑悼念篇。</p><p class="ql-block">无论离去的走多远,他们始终活在我的心里,因为他们都给过我温暖。</p> <p class="ql-block">安息吧,我的婆婆一一2014.2.6</p><p class="ql-block">我的婆婆2月6日凌晨仙逝,享年96岁。她没能躲过本命年,人院第2天就走了,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婆婆没有文化,但她用96年的人生,教诲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宽容,克俭,助人,坚强,强烈的翻身感和满足感。这完全是“身教”的力量。欣慰的是,我们的子女们懂得了“孝为先”,护理老人,料理后事,有了担当和责任,这就是“传承”的力量。</p><p class="ql-block">安息吧!我的婆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告别老场长2015.2.25</span></p><p class="ql-block"> 刚刚在龙华殡仪馆送别了我们最尊敬的海丰农场首任场长———沈海恋同志。老场长高寿94岁,1941年参加革命,享局级离休干部。参加告别仪式的人群中一半是海丰农场老知青,确切的说都是跟着老场长在海丰打天下的大队长和基层干部。沈场长是最不像干部的干部,是最像农民的场长。每天朝阳升起,你总能看到一个农民装束的场长己经和着阳光在稻田旁的背影。他用言传身教感染和培养了我们年轻人。在我们老三届成长的过程中,因为有了这样脚踏实地、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老革命、老干部的传帮带,才能成为如今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家庭中勇于担当的一代人。当我们都迫不及待返回城市时,沈场长仍用他大半辈子始终坚持在农业战线上,光这一点就足够让所有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愿老场长一路走好,你永远活在海丰知青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释怀:谁知老人心》2016.10.3</p><p class="ql-block">九月天,伤心月,愁事堵心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秋风起,树瑟瑟,躯干直摇晃,</p><p class="ql-block">落叶飘,漫地黄,风吹路边扫,</p><p class="ql-block">荷花池,残叶败,路人谁观望,</p><p class="ql-block">细雨密,阵阵紧,沧桑添秋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忽闻息,二友亡,电话无处放,</p><p class="ql-block">天地空,情绵长,夜起尽感伤,</p><p class="ql-block">再响铃,神慌慌,三友癌缠上,</p><p class="ql-block">谁知晓,精神溃,脆弱泪汪汪,</p><p class="ql-block">绵薄力,寸草心,奔波在路上,</p><p class="ql-block">念亲友,早康复,祝福先送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独叹悲,一声息,世事难预料,</p><p class="ql-block">人世间,走一遭,不在意明早,</p><p class="ql-block">送9月,迎国庆,金色己满堂,</p><p class="ql-block">别无求,唯健康,道理都知道。</p> <p class="ql-block">母亲节,念妈妈2017.5.13</p><p class="ql-block">每到母亲节,心头总会涌起思念之情,那是深藏在心中的不可替代的感情。母亲用尽她的所能把我养大,并以她的品格为人潜移默化的教育了我。今天无意中翻出母亲仅有的几张照片,那是1975年在人民公园拍的,当年67岁,看到母亲照片,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因为今年我也67岁了。</p> <p class="ql-block">母爱、亲情和友情,对于我来说,有着比他人更为深刻的感受。母亲42岁怀孕时,父亲因病过世,我一出生就是遗福女。姐姐哥哥用微薄的工资养我,家境并不好,读书可以申请补助,但我姐姐坚定的对我说,我养你,不要补助,这就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觉悟。姐夫送我新华字典,扉页上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至今收藏。嫂子织毛衣能手,给我织的当时最漂亮的七彩条纹毛衣我爱不释手。读中学了,隔壁宁婆阿姆带我去商店送了一套人造棉的短袖和西装短裤。……,可以说我在“爱"的怀抱中长大。即使在工作中,在退休后,凡身边的人都给了我无数的爱,我的幸福就是丈夫,女儿,亲戚,同学,同事,朋友,驴友们给的,我感恩生命中遇见了你们,我也一定会回报你们,回报社会。纪念母亲节的最好方式就是传递母爱,让世界充满爱。</p> <p class="ql-block">盛总一路走好2017.10.13</p><p class="ql-block">退休后的旅行,看似游山玩水,恰是再次学习的机会。旅行中结识的旅友,各行各业的都有,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旅友中的很多人包括曾经的领导,其境界,品格,思想,为人,在退休后依然光辉四射,给了我们很多的感动,盛总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共同缅怀尊敬的盛总!</p> <p class="ql-block">追忆吴老总2021.7.23</p><p class="ql-block">吴老总,人们都这么称呼他。</p><p class="ql-block">吴老总,大名吴振标。曾任文汇报总编,其政治头脑,文字功底,编辑能力,无须我赘述,今天,2021年7月23日将举行告别仪式,盖棺定论。我很难受,因身体原因不能前去送他最后一程,但他永远活在我心里。</p><p class="ql-block">我是在一次私人饭局上认识的他,当时他己是文汇报的总编辑,名气很响,深受各路人马的欢迎。第一次相遇,他走到我跟前笑嘻嘻的对我说:“你今天抢了原本应该是我坐的位子”。我一下子懵了,真想找个洞钻进去。吴老总接着拍拍我的肩膀说:你第一次来,应该坐主位,我排第二,以后我们坐一起。就这样在惊恐中认识了诙谐的吴老总,也从这一次教训中,清醒意识到低调做人,需要懂得许多规矩、规则和提升自我修养。</p><p class="ql-block">那次饭局后,我和吴老总走动频繁起来。吴老总的文汇报大楼在陕西北路威海路口,我上班在人民广场,49路几站路即可到达。吴老总办公室不小,但到处是一摞摞,一堆堆,一捆梱,胡乱摆放的书报和杂志。那些书吸引着我,经常中午去吴老总办公室遛达一下,而吴老总每次都允许我在他规定的范围之外找书,翻书,甚至拿书,每每让我心滿意足且满载而归。</p><p class="ql-block">2005年,吴老总己调任宣传部阅评组当领导。一天,他一改平时开玩笑的脸,一本正经对我说,你明年退休有什么安排?我说,党务干部退休能干什么?他说,我想调你到我们宣传部阅评组来工作,你考虑一下,你要同意我打报告。我想从农场调机关26年,我一直在一个单位工作,退休了有机会换个环境也不错,於是年底答应了。想不到,吴老总调一个聘用的干部如调正式干部一样严肃规范走程序。市委宣传部下文,当时的宣传部长王仲伟亲自审阅。就这样,吴老总开创了媒体监督聘用宣传部之外的干部先列。记得一年后我主动辞退时,吴老总很意外,他说,调你来是希望发挥你曾干纪委的特长,想不到你一年就走了。於是他认真的告诫我,不能把这里当菜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走了再来是不可能了。最终,我考虑先生退休需相互陪伴决定还是走了,吴老总想在督导的用人上走出一条体制内外想结合的新路,因我的半途而废而夭折。现在想来都对不住他,有愧于他的一番诚意。</p><p class="ql-block">吴老总到宣传部阅评组当组长,这个似乎不是什么一级组织的小小工作班子,能量不可小靓,真可谓组长责任大于天,阅评组写出来的文章,直接对上负责,工作压力可想而止。而对于长期浸润于报界行业的吴老总,却举重如轻,他从来都是给大家一个轻松安静的工作环境,希望所有工作人员不浮躁,用犀利的眼光扫射比乒乓台都大的一桌子几十张报纸,从中发现前卫的思想也发现存在的问题,坚持每天下班前向上级一天一稿至二稿。现在回想起来,真的不容易。改革开放的时代在剧烈的震荡中前行,我们阅评组的思维必须超前一步,而把关者吴老总能做到从没出错,可见水平之高。我在阅评组待了一年,是个新手,吴老总从来没有严厉批评过我,即使有差错都先承担领导责任,然后教我如何注意。好在吴老总手下的兵,个个都是笔杆子,出稿几乎不用修改,速度一气呵成,有时连打字都跟不上。在快手高手们的影响下,我的阅文能力,打字速度,编辑书刋等新的业务被紧逼着也有了长足的提高。同时也慢慢对报纸的关注度从一般阅读到学会重点思考或发现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走进了这扇门,慢慢摸索了舆论界的门道,短短一年的经历受益至今。谢谢吴老总把我领进了门,谢谢吴老总对一个退休干部的再培养。</p><p class="ql-block">吴老总,说他好的人很多很多,一定会有纪念文章发表。我只是吴老总人生中一个过路的人,他给了我很多的关照,我永远记在心上。不管他人如何评价,在我的眼里他是一个平凡又充满智慧,平和又极为认真的难得的知己。一个让我从心底尊重的大哥,直至后来成为我一年领导的值得我敬仰的文化官员。</p><p class="ql-block">希望吴老总在天之灵仍有好酒,好文,好朋友相伴,每天开开心心,我会永远想您!</p><p class="ql-block"> 陈秀英 </p><p class="ql-block"> 2021.7.23</p> <p class="ql-block">惜别贺阿东一一2021.12.31</p><p class="ql-block">2021年的最后一天,以告别贺阿东的仪式,作为这一年的结束,万万没想到。</p><p class="ql-block">贺阿东,我们的老朋友。早在90年代就想识,那时他还是某办公厅人事处长兼机关党的工作,不管是工作往来还是食堂相遇,交谈甚多。后因工作需要他调任浦东机场指挥部当纪委领导,又因工作需要调任申通集团担任党委副书记。他升官了,但我们之间仍朋友相处,我生病他登门看望,至今念念不忘。我退休后不愿再干挠在职领导,选择了旅游,只是偶尔微信问个好。一直想回请他一次,他都客气的拖延。后得知他生病很想去看看他,他干脆不接微信,让我没了方向。但有朋友告诉我,他病重期间还是提到了我。是朋友,内心都有牵挂。只是没想到他走的这么快,他还未跨进70岁啊。</p><p class="ql-block">今天女儿代表她自己也代表我去送阿东最后一程,我的心在流泪……。</p> <p class="ql-block">怀念阿佩!2022.11.24</p><p class="ql-block">阿佩,大名:韩佩珍。一个不出众,不张扬,在人群中如路人甲一般不宜被人记住的平凡人。</p><p class="ql-block">因为长青中学,认识了阿佩。但与阿佩熟识,是2018年4月26日至5月11日,我们一起去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旅游。分在了一个小组,在一个桌上吃饭。更重要的是,我俩是落后分子,因为跑不动。於是我俩商量自己组成二人小组,互帮互衬,在国外可以有个照应。一路上,看到冰琪淋抢着买吃,真是爽啊,坐在街边吃吃笑笑,实在过瘾。如遇坡陡的路面,我俩手拉手慢慢走,如见好风景,你帮我拍,我帮你拍,竟然也拍了不少照片。后来到了德国,瓦西里摔倒了,祝小云也身体欠佳了,我们瞬间成了5人自由组合小组,大家在一起互相帮助,在瓦西里乐观精神鼓舞下,尽管老弱病伤(亚平除外),但笑声仍不断。这些场景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旅游途中别致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一个平凡的人,让我深深怀念她,是因为平凡人身上的优秀品质。聚餐中,阿佩几次抢着买单,聚会时她会带来让人惊喜的零食给大家分享,我曾经问过阿佩,你炒股发财还是做生意发财?她说没有啊!后来知道她不是暴发户也不是有钱人,因为她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廉价团外出旅游。</p><p class="ql-block">与阿佩在一起,你不用设防,相处自在,无话不说,为人真诚,对已克俭。</p><p class="ql-block">阿佩这几年因病住院,真是受苦了,感谢老蔡中秋节看望了。</p><p class="ql-block">阿佩走了,一个平凡的人走了,或许不会掀起什么涟漪,但在我的心中,高尚的品质永远留在心间。</p><p class="ql-block">2022.11.24</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祭哥哥2023.4.5</span></p><p class="ql-block">清明祭亲人,愿哥哥今日入土为安!</p><p class="ql-block"> 今天清明节,本应参加哥哥的入葬仪式,奈何身体欠佳,只好在网上撰文悼念。</p><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18月凌晨5点,我的哥哥迎着初升的第一缕阳光去了天堂。不知道那夜经历了什么?!没人知晓,无人求救,寒冷的冬夜,孤立无助。哥哥一个人独自上路,好悲凉。哥哥中风后入住康复院,因为疫情一直在封闭管理中,家中亲人很少能见到哥哥,在独自与病魔抗争的一年多,哥哥耗尽了生命的所有能量,离开了厮守一生的家人。看一眼,竟然成了哥哥和我们共同的奢侈品。每每想到当初病塌上哥哥无奈的场景,眼泪会制不住流出来,这思念在遗憾中永存。去年12月21日,哥哥的遗体火化,又因为疫情,只有侄女一人前往办理手续,删繁至简,除了走程序只留下眼泪伴隨。</p><p class="ql-block"> 今天清明了,举行入葬仪式,告别哥哥,落土为安。虽遗憾没能前往墓地,但在同一块大地上,我们亲情延续。</p><p class="ql-block"> 哥哥享年86岁,我比哥哥小14岁。是哥哥姐姐把我养大,当然还有嫂子和姐夫的倾情关爱。哥哥正直,宽厚,温良。娶了嫂子是他一辈子的福气,也是我的福气。在我眼里哥嫂从不分开,小时候经常去哥哥家,虽不富裕,但总有好吃的馒头和各式点心,有嫂子给我织的好看的毛衣让我惊喜,……。过往的点点滴滴至今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如今,哥哥走了,带着解脱也带着爱恋。虽然没能见上一面,但我相信,哥哥的心里一定牵挂着嫂子和他的儿女与外孙。在我的心里,曾经那个最依恋的家,父母走了,姐姐哥哥走了,只剩下我,也古稀之年了,有一种悲情涌上心头,我老了。</p><p class="ql-block"> 安息吧,我亲爱的哥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妹妹:秀英</p><p class="ql-block"> 2023.4.5</p> <p class="ql-block">悼“老牛”2025.4.24</p><p class="ql-block"> 老牛,在我的印象中,知名度颇高。却既不是领导也不是名人。</p><p class="ql-block"> 其实老牛,不姓牛,也不属牛,只是名字中有个“牛”。老牛很乐意大家叫他“老牛”。</p><p class="ql-block"> 与老牛相识,时间长达56年,其间一个大队呆过,一个分场呆过。之后他上调去了水产公司捕鱼,改革开放之际,又辗转多行发展,最后落脚干了旅游,成为我们这帮老知青相聚旅游的首选导游。最后两年,老牛终于息下来了,却疾病缠身。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听听都是痛苦,老牛却象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相聚依旧开涮和谈天说地,他把自己伪装的很好。当听到老牛走的消息,真是惊讶和痛惜,他不该那么快的离我们而去。</p><p class="ql-block"> 与老牛的接触不如陈一帆等男同胞,但也算时有联系。因为他的为人,让大家的情谊始终延续。我举一小事,足见老牛的个性和脾气:一身正气。老牛曾在康复杂志社工作,当时发现了一些问题,老牛的牛脾气上来了,顶着与不正之风绞劲。他找了我,我当时在纪委工作。於是我去了他单位,与他的领导沟通,既算是给老牛精神支持,也想做个和事佬,缓解矛盾。我常笑着对他说,别再阶级斗争啦,讲点策略。此事在老牛的坚持不懈下惊动了上层,虽然解决的结果并不如意,但总算给了老牛一个交待,倔强的牛脾气也缓和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老牛,初见会有粗犷和大大咧咧的感觉。其实,他做事一絲不苟,做人忠厚实在。我喜欢旅游,老牛会提醒我出门要关注气象预报。比如,台风季节不宜乘邮轮,大浪掀起船体会不稳。又如,去年春,有朋友来上海,他又承揽聚会之琐事。打电话给我,我当时在外地请假了,但通话中还是劝他不要再管了,把病治好最重要。他说不碍事,小事一桩,把朋友看得比生命还重。</p><p class="ql-block"> 老牛走了,带着未尽的梦想,也带着无限的眷恋。</p><p class="ql-block"> 我们,好想你。</p><p class="ql-block"> 一路走好!辛苦了一辈子的老牛可以尽情的在太空傲游,不再做导游。</p><p class="ql-block"> 陈秀英</p><p class="ql-block"> 2025.4.24</p> <p class="ql-block">弹指一挥间,一切已成过往。</p><p class="ql-block">唯情感不会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