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今天是5月18日,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构筑学生安全保障,高二 (6)班在任丽娟同学的主持下,召开“民法典”主题班会,班会过程如下:</div>一、开场导入<br>主持人: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它如同空气般与我们相伴。而今天,我们要聚焦于一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重要法典 —— 民法典。或许有些同学会好奇,民法典距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不然,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揭开民法典的神秘面纱,探寻它就在我们身边的踪迹。<br>二、民法典简介<br> 展示民法典的封面、颁布时间 :通过图片展示民法典的封面,并介绍其于 2020 年 5 月 28 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br> 讲解民法典的地位与意义 :详细讲解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 “ 法典” 命名的法律,是民事领域的综合性法典。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密切联系。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对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br><br> 三、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br>案例一:未成年人保护<br>案例呈现 :小明今年 15 岁,父母因工作忙碌经常忽略了对他的关心和陪伴,导致小明沉迷网络游戏,学习成绩急剧下滑。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明在网上结识了一位网友,该网友诱导小明参与网络赌博,小明不但花光了自己积攒多年的压岁钱,还向同学借钱继续赌博,最终债台高筑,陷入了困境。<br>法律条文解读 :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以及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讲解父母未尽到对小明的监护职责,而小明作为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参与网络赌博的行为超越了其年龄和智力状况,该行为应属无效。<br>案例二:校园侵权<br>案例呈现 :在课间休息时,小李在操场上踢足球,不慎将球踢到了正在路过的小华身上,导致小华摔倒受伤,造成骨折。小华的家长要求小李及其家长承担医疗费用和赔偿责任,双方因此产生了纠纷。<br>法律条文解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以及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规定:“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讲解小李在踢球过程中由于疏忽大意将小华碰伤,存在一定过错,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同时,如果小华在当时的行为也存在一定不合理之处,如在足球场附近逗留等,也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br>案例三:见义勇为<br>案例呈现 :小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一位老人摔倒在地,周围有许多人围观却无人帮忙。小张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将老人扶起并拨打了急救电话。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老人突然指责小张将其撞倒,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这让小张感到十分委屈。<br>法律条文解读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以及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向同学们阐述小张的见义勇为行为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根据法律规定,他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这也为我们在面对类似情况时提供了法律保障,鼓励大家积极弘扬社会正气,勇于伸出援手。<br><br><br>。 四、班主任总结<br>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班会,我们共同了解了民法典的重要地位和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民法典就像一位贴心的守护者,时刻在保护着我们的合法权益。希望大家能够将今天所学的民法典知识牢记于心,并将其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在面对各种法律问题时,能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到知法、守法、用法,争做新时代的法治好少年!<br><br> 五、班会结束<br> 主持人: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班主任老师的精彩总结!同学们,“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民法典的颁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保障民法典有效实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学习民法典,尊崇法律、敬畏法律、信仰法律,让民法典真正成为我们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为我们的人生保驾护航!今天的 “民法典就在身边” 主题班会到此结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