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流苏花树

做书人立平

<p class="ql-block">  一个将要下班的下午,同事问我可否前去寻找流苏?流苏,我立刻想到了唐代妇女的头饰步摇,还有帝王头上冠冕的晃来晃去的珍珠。同事说,要寻找的流苏是一种开花的树。</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一次听到这个奇怪的树名,也很好奇,下班后欣然一同前往找寻流苏花树。</span> 车上好友给我普及流苏树花的知识:流苏是一种开在春夏之交的花树,据说西郊有一棵、南岔村映山红站附近好像也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两个地方我们常去,又不算远,但是诺大的西郊到哪寻找一棵树呢?慢慢开车慢慢看,就在韩家屯,好友突然喊道:“快看,那应该是!”只见右手的高高平台上边一棵赫然独立:树干不大,但是盈盈一冠花丝玉屑琼枝,初夏时节,满目青绿,这一树的白愈发纯洁醒目!</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赶紧临时停车下去确认?好友步履矫健,拾级而上,我还没有于惊讶中缓过神,他已经到了树下,并欣喜地向我的方向大声说:“就是呀!”我赶紧走上前,确实平生第一次认识这树,可是春夏秋冬多少个日子我从树下走过,真是“视而不见”!</p> <p class="ql-block">  流苏树的花瓣不是瓣,是花丝,一对椭圆的叶片生出枝枝蔓蔓的花梗,花梗上缀满了花丝,整个树的花色是白中映透着绿,仿佛是丝缎的“流苏”挂满枝头!</p> <p class="ql-block">  我们决定再去寻找南岔村映山红站的流苏,在南岔村的映山红车站寻遍了沟沟岔岔,不见流苏树,问了当地的居民,说居此地二十余载,从未见过这种树。</p><p class="ql-block"> 暮色朦胧,再寻不见,从南岔村的映山红站回返,经过开花的流苏树又下车再去观赏。暮色中的流苏别有韵味,与如黛的远山,静谧的夜空、深沉的湖水互为星光,一副精美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洁白的流苏树仿佛胸中语万千,却<span style="font-size:18px;">平静内敛!好友对流苏的爱像个赤诚的少年,左拍右派,远拍近拍……用手机镜头对话这无言的树与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回去的途中,忽然想到,车里尚有咖啡,为什么没有端着咖啡,流苏树下望远山、观夜空,那该多静美!</span></p> <p class="ql-block">  好友查找资料,大连地区有三棵流苏树,劳动公园有一棵,泊霞湾还有一棵,泊霞湾这棵300多岁了.!</p><p class="ql-block"> 5月17日周六。我们决定到泊霞湾寻找第二棵流苏树。</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泊霞湾,我们差不多是第一批沐浴海风的游客。五彩的路一直伸展到海边,海鸥围绕着的“爱塔”、海风轻拂的绚丽广场也没有让我们久留,我们惦记着开满花的流苏树。</p> <p class="ql-block">  我上网查,泊霞湾的流苏树在五间房村,打开导航,驱车到了五间房。村庄紧邻大海,沿着进村的主马路往里走,我生怕像南岔村的映山红站一样乘兴而来 ,失望而归,刚进村不远,好友指着村里一棵绿盈盈的大树就又喊到:“我看见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向着树的方向找去,到了近前方看清,这是刚刚展叶的金叶榆。刚好树下站着一位妇女,好友拿出手机拍的流苏树照片,上前询问,妇女摇头不认识,并说自己在五间房住了二十多年,没见过这个树,倒是附近有个“嘎巴树”很老了,说不准就是呢,并领着我们去找“嘎巴树”。</p> <p class="ql-block">  拐过一个弯道就看到了院墙里的嘎巴树,巨大的绿冠没有一丝流苏的白,我们站在院墙外,恰有一男人,女子说明来意,男人说没见过嘎巴树开花,可能是公树,并说你们说的都是书上的名字,我们说的都是当地别名,我们一查“嘎巴树”原来是小叶朴树,根本不是流苏。</p><p class="ql-block"> 正失望打算回赶,迎面一个老人走来,热心的女士赶忙叫住老人,说老人88岁了,在五间房生活一辈子了,一定知道。我们也一并上前询问,老人立刻回答,知道,并马上领我们去。</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赶紧兴奋地跟着老人去找流苏树,女士也一起前往,她也想看看她们村里她不知道的奇树。</p><p class="ql-block"> 右拐右拐,穿过狗吠,越过香椿和紫槐花、绕过五间房大队部房后的两棵大白杨,忽见一棵大树,老人一指地面:“这地上的小白花都是这棵树上掉下来的!”我们一看原来是大榆树,看来老人老矣,也是稀里糊涂的。正当我们失望之际,榆树附近的一个正在劳作的壮年男人说:“你们是不是找流苏树?沿着这条小路再走几步就能看到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伙人组团前往,大家一起去找流苏。这次是真的找到了,往下走过一条小路,我们看到了还在开花的300多年历史的大流苏!</p> <p class="ql-block">  壮年男人告诉我们,大连文物学家都来过看流苏了哈!老人和妇女都惊讶极了,近在眼前,却从不知晓,尤其老人88岁也是第一次“认识”他眼前的流苏,他们和我们一样兴奋,围着大树左看右看,不愿离去……</p><p class="ql-block"> 望着它已有损烂的粗壮的根部树干,能感受到它寒来暑往三百余载经历过的沧桑风雨,树也老了,但满树的“流苏”花依然飘逸别致,仿佛讲诉着小渔村的变迁!</p><p class="ql-block"> 费劲周折看到了泊霞湾的流苏树,也算人生一次小小的采风,留给我们年老的岁月里慢慢回味!</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