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探秘明末清初昆仑古寨

虹桥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8日,约起徒步寻访明末清初时期充满神秘故事的昆仑寨。</p> <p class="ql-block">昆仑寨位于潜山市槎水镇油坊村,与黄柏镇昆仑村交界处,因昆仑山而得名,昆仑寨地势险要,登高远眺,群峰高耸,直插云霄,古树参天,绿荫蔽日,山寨周围环拱着无数奇峰怪石,如纱帽峰,西子石,断桥石,狮子峰等,景色壮丽,至今昆仑寨仍保留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寨墙依山而建,东山宅门虽经风雨侵蚀仍保存完好,宅门高2米,宽1.5米,穿过寨门便已登上昆仑寨,寨内乃保存各种古代人们使用过的遗迹,如石臼,石仓等遗物,以及烽火台,点将台等遗址,这些遗迹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是文化资源保持。踏上昆仑寨的登山之旅,不仅仅是一次挑战自我,亲近自然的体验,更是一次穿越历史时空的文化之旅,当你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登而上,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周围的一草一木,都似乎在与你分享着岁月的沧桑,你可以想象着古代的士兵们,在寨墙上巡逻守卫的场景,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沉淀,当你登上昆仑寨的顶峰,极目远眺,壮丽的山川美景尽收眼底,此时你会深刻的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历史文化的交融之美,仿佛与这片古老的土地融为一体,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礼与升华…</p> <p class="ql-block">昆仑寨位于潜山槎水镇昆明村与黄柏镇昆仑村交界处,因昆仑山而得名。从远处眺望,一峰突起,挺拔雄伟,直插云霄,其雄奇为群山之冠。四周乃悬崖峭壁,怪石嶙峋,仅有鸟道曲回,“牛背岗”窄得只能容一人通过,峰顶却平坦可以耕植。山上古树参天,浓荫蔽日,有古洞多处。</p> <p class="ql-block">昆仑寨的历史由来:清顺治五年(1646年),明朝宗室朱统琦于此建寨。他依山就势,以花岗石砌筑寨墙,借西峰、北岭为屏障,在南山、东门筑墙,寨城易守难攻。当时民谣传唱:“远看像朵云,近看是昆仑。千军万马攻不开,有朝一日自遭瘟。”朱统琦自称“石城王”,号召抗清复明,周损、傅廷弼等纷纷响应,一时声名大噪。同年,清廷派梁大用督师进剿,朱统琦兵败,逃往桃园。次年,其余各寨亦被攻破。如今,遗址现存500余米寨墙,高3至5米,东山寨门保存完好,还可见烽火台、点将台遗址。</p> <p class="ql-block">清朝咸丰年间,朝政腐败,各地农民相继起来造反。太平天国的英王、名震全国的大将陈玉成,猛攻潜山,顺利地拿下了县城。该年九月,又集中火力全面出兵,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攻占了天柱山区的一百零七个山寨据点。驻守在这里的官兵溃不成军,最后都集中在一个寨子里据守。这寨子在天柱山区的后山,那里有个昆仑峰,悬崖绝壁,山石陡峭,地势十分险要。建造在山头上的这个寒子,贮藏了大量的粮食弹药,周围派有重兵把守。陈玉成的部队攻打了好几次,都没有攻破,部队伤亡甚大。</p><p class="ql-block">陈玉成得知天柱山区共有一百零八寨,已攻克一百零七寨,只剩下一个山寨难以攻占。他便带众将领亲临昆仑寨前观察地形。他见昆仑寨地势险峻,居高临下,层层严密设防。若硬打必造成重大伤亡,便决定智取此寨。当即下令各部立即召开全体将士大会叫大家献计献策,讨论智取方案。</p><p class="ql-block">将士会上大家就如何智取昆仑寨争论不休,各人都说出自己的良策,十分踊跃。忽地人群中站出一个矮个子,他眉清目秀,面目可亲,是个小战士。只见他把拳头一举,有力地说:“此寨智取并不太难,我看只要以千只山羊必可破寨。”</p><p class="ql-block">众人听了小战士的发言,有的沉思,有的点头,还有公开表示怀疑。谁也没有听说过山羊能破什么寨?</p><p class="ql-block">陈玉成对这个智取方案很感兴趣,觉得这里面必有奥秘。于是就把小战士喊过来,详详细细询问了山羊破寨的方案,然后连连点头称许。</p><p class="ql-block">第二天,陈玉成就下令收买山羊数千只,藏在大山密林里,又备齐了数千只红纸灯笼。在一个天黑,无风的深夜,陈玉成亲自上阵指挥,把每一个羊角上都缚挂一只红灯笼。夜半刚过,</p><p class="ql-block">突地鼓号齐鸣,少量的士兵赶着数千只山羊,从四面八方飞奔上山。</p><p class="ql-block">当时,清朝官兵正睡梦中,醒来看到山山岭岭一片火光,千军万马已经攻打到寨边。数千只山羊飞跑,象骑兵飞奔上山,寨子里的清兵,措手不及,个个丧魂落魄,太平军大批大批跟着山羊后面打进山寨。当守寨的将士知道中了太平天国的计谋时,已一个一个被活捉了。</p><p class="ql-block">后来,昆仑峰上的这个重要营寨便改名为羊破寨。以此来纪念太平天国智取山寨的胜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