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也的美篇

李也

<p class="ql-block">游記:元帅林自驾一日游</p> <p class="ql-block">2013年3月5日,元帅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元帅林,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陵园。位于抚顺市东约35公里的章党镇高丽营村南山岗之上,沈吉线铁背山站附近,是少帅张学良为其父张作霖投巨资(1400万),选址营建的陵寝。九一八事变后,即将竣工的元帅陵被迫弃建,张作霖1937年改葬锦县驿马坊,因此元帅陵成为一座空陵。</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1875年一1928年),字雨亭,奉天(沈阳)海城人。土匪出身,民国五年(1916年)起,任奉天督军兼省长等职,在日夲势力支持下长期盘踞东北。</p> <p class="ql-block">民国十三年,(1924年)在直奉战争中击败直系军阀后,控制北京政府。民国十五年(1926年),自封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空軍大元帅。</p> <p class="ql-block">(一)陵园</p> <p class="ql-block">元帅林之设计灵感主要來自沈阳东陵,同时融入了西方的文化元素。</p><p class="ql-block">陵墓的建设使用了大量北京西山的明清陵墓石刻,显示了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一九三八年拍摄的元帅林全景</p> <p class="ql-block">元帅林俯瞰</p> <p class="ql-block">元帅林陵墓及规制基夲依照沈阳东陵即福陵的建筑风格进行設计施工的。由天津华信工程公司承担完成的。由留学回国的建筑师殷俊负责。</p> <p class="ql-block">元帅林在建筑风格上,打破了中国陵寝的建规,既沿袭古代帝王陵寝的建筑特点,又有中西合壁之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由于战争的原因,大帅的遗骸并未葬在元帅林,尽管如此,这座未完成的陵墓仍然见証了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总体没计按照中国古代帝陵前朝后寝规制布局的。根据陵园地形特点、地势走向、以山丘自然提升而形成的南北两部建筑,其分界线是120级石阶。設计师巧妙地利用了地势走向,设计成北高南低的格局,</p><p class="ql-block">渐入高阜,寓意天高地低。</p><p class="ql-block">主体建筑是方城,代表着天圆地方之意。</p> <p class="ql-block">元帅林坐北朝南,主要由方城、圆城、宝顶三部分组成。外有陵墙高筑,四角建有哨楼,分为南面祭祀区、北部墓葬区。</p> <p class="ql-block">通过墓道三重对开石门后來到墓室内可见到存放棺椁的石制平台</p> <p class="ql-block">元帅林仿沈阳东陵建筑,有帝王陵寝的风格,又有中西结合、古今相通的新意。</p> <p class="ql-block">走出墓室,一眼可见神道两侧摆满了当年从北京运來的明清两代的石刻制品。</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墓道两侧壁画,如今不复存在</p> <p class="ql-block">兴修元帅林,以東陵为模式,从北京西郊石景山隆恩寺以及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等人的墓地运來一些石马、石狮子以及翁仲等62件,</p> <p class="ql-block">陵园内陈列的明清两代汉白玉石刻艺术品甚为精美。石人、石马、石狮子、石骆驼等造型生动,精巧逼真。刻有虎、鹿、花、鸟的影壁雕层次分明,构思严谨,做工精细。</p> <p class="ql-block">南部祭祀区因修大伙房水库而被淹没,留下了部分遗迹。</p> <p class="ql-block">划船山脚下,仰视可见的一百二十磴青石台阶,拾级而上雄伟壮观。台阶左右立有约三十公尺的方锥形华表。</p><p class="ql-block">清代石狮子一对,蹲立两旁。登上平型方台可见四尊明代雕刻精细的文臣、武将石像。</p><p class="ql-block">再向前步入园城正门,穿过洁白晶莹的汉白玉牌坊,便是半球形建筑的墓室。</p> <p class="ql-block">修建元帅林的同时,还修建了十分典雅、曲径通幽的“石刻苑”和浑洒自如、情深意切的“碑林馆”。</p> <p class="ql-block">(二)石刻苑</p> <p class="ql-block">(三)碑林馆</p> <p class="ql-block">碑林館远眺</p> <p class="ql-block">关東碑林</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称为“元帅林”而不是“元帅陵”,主要是因为“陵”字只有皇帝才能使用,普通百姓叫“坟”,有身份的叫“墓”,而“林”是留给圣人用的,比如孔林、孟林。张作霖作为北洋军阀时期的陆海空军大元帅,效仿袁世凯的“袁林”,给自己选了个不高不低的称谓,以示其身份和地位。</p> <p class="ql-block">当年选址时风水先生说的话:前照铁背山,后坐金龙湾,东有凤凰泊,西有金沙滩。</p><p class="ql-block">真是钟灵毓秀,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四)锦县驿马坊墓园</p> <p class="ql-block">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迫由北平退回奉天(沈阳),在皇姑屯被日夲人炸死,灵柩停放在沈阳东关珠林寺内暂厝,“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入沈阳,元帅林被迫停工,张作霖安葬元帅林一事搁浅。</p> <p class="ql-block">1937年张作霖改葬锦县驿马坊</p> <p class="ql-block">1984年8月,锦州市人民政府将张作霖茔地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雕一花岗岩标牌立于园中,阴刻魏体石碑“张作霖墓园”。</p> <p class="ql-block">李也编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