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法国领事馆里的艺术盛宴。

老李

<p class="ql-block">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踏步地迈过蒋介石的重庆精神堡垒,宣告这座有三千年历史的西南重镇重庆市获得全部解放。</p><p class="ql-block"> 蒋家王朝的大小官吏、帝国主义的所有在渝机构人员,都携金带银夹着尾巴逃跑了。剩下成片成幢的衙门豪宅,落在新政权手中。</p><p class="ql-block"> 百废待兴的人民政府,乐于接收这些丰盛的遗产。中共中央西南局在北碚缙云山杉木园、川东行署在黄桷垭(后迁北碚)、市委在大溪别墅及枇杷山王陵基公馆、市府在中山二路的曙楼(今儿科医院)、杨森公馆渝舍(今少年宫)办公了。大小机关都挑够了地方,剩下在下半城凤凰台一座四层楼的西式大洋房,可能由于地势偏僻、交通不便,没人选取,西南军政委员会就将此作为幼儿园。因确实不宜幼儿,几年后就搬迁了。</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附近居民自谋生路,糊纸盒为生,在洋楼外搭棚、洋楼内刷浆糊。后来友谊纸盒社贷款24万买下来洋楼,改造成了厂房,楼的四面搭起工棚车间,主楼内用于瓦楞纸的拼接及上油和丝印箱面的车间,1964年投入生产使用。当时此地门牌为“凤凰台6号”。后改名红旗纸箱厂,直至1975年,该厂迁出到小龙坎,发展为包装工业大企业。之后由二轻塑料公司入驻,至改革开放后撤制为止。</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折腾,这个洋楼已满面尘土、内饰全非。有个重庆大学的老师路过,用他独具的建筑艺术慧眼,惊叹于法式风格的震惊,画下了这幅图画。↓</p> <p class="ql-block">满目疮痍,芳华已逝,恰如一老妪,少有人知其青春岁月、姓甚名谁……</p> <p class="ql-block">经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中国人,衣食足而知礼仪,重拾了敬畏历史、保存文物,“知来路”的传统文化瑰宝。2013年,这里立了一块极有分量的标牌。</p> <p class="ql-block">2015年11月,重庆市启动法国领事馆旧址修复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全封闭修复,2016年8月初修复工程通过了重庆市文物部门的验收。我们这才知道,1896年,清政府允许法国在重庆设立领事馆。当年3月,法国领事馆正式开建,任命原驻汉口副领事哈士为重庆首任领事。1898年,法国领事馆完工。</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5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重庆文保自愿者总队总干事吴元兵,带领我们前来瞻仰这座已存128年的世纪老建筑。今天的主题是:《笔触绘母城,时光刻建筑》。专展主角正是《40年用一支钢笔“复刻”老重庆》、那位当年画下了法国领事馆旧貌的、背着背包穿街走巷,还在西师读美术专业的欧阳桦老师。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他的业余时间几乎都倾注在寻找老建筑、画老建筑中,其手中的钢笔如同一部精密的仪器,认真地、专注地在速写本上一笔一画勾勒、还原出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老建筑。那些极具写实美感的画幅,都是留在渝州大地的赞美诗歌。</p> <p class="ql-block">致敬,光荣的重庆文保自愿者总队;致敬,我们辛勤的总干事吴元兵。一大批史海捞珍、埋头耕耘的专业及业余的劳动者,为这日新月异、天翻地覆的复兴时代,留下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录,为后代子孙保存了弥足珍贵的辉煌岁月。</p> <p class="ql-block">展览由欧阳老师全程讲解</p> <p class="ql-block">欧阳老师的极少量作品展示</p> <p class="ql-block">欧阳老师的今日嘉陵江、长江重庆段江山图,融汇写实、写意、汇聚、3D的大手笔新作。</p> <p class="ql-block">得到欧阳老师签名的作品,幸甚至哉!</p> <p class="ql-block">部份图片系与会群友拍摄,致谢!</p><p class="ql-block">感谢原红旗纸箱厂职工、后为市包装协会副秘书长刁旭先生及查长声老友提供史料。</p><p class="ql-block">感谢张川耀大哥引我入门,感谢冰哥、戴雨晨、朱斌、李宏川、刘庆丰等等群友帮我学习文史,老有所学所乐!</p><p class="ql-block"> 2025.5.18.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