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间:2025.5.13</p><p class="ql-block">地点:信阳丁李湾古村</p><p class="ql-block">摄影:老根</p> <p class="ql-block">信阳丁李湾古村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八里畈镇,因徽派建筑风格与江南水乡风貌被称为“河南版宏村”。村落始建于元末明初(约1307年),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兴盛于清代乾隆时期,曾有“李氏庄园”之称,鼎盛时房屋达600多间,田地万亩,人口超800人。</p> <p class="ql-block">徽派风格与豫南融合</p><p class="ql-block">村落以青砖白墙、高大门楼、马头墙为典型特征,木雕、石雕、砖雕工艺精湛,图案涵盖人物、花鸟、龙凤等,历经数百年仍栩栩如生。建筑采用“包青”工艺,外墙以青砖包裹土坯,内部混合糯米、窑灰等材料,坚固耐腐蚀。同时,受豫南多山地形影响,布局依山就势,巷道曲折隐蔽,形成“两纵三横”的防御体系,户户侧门相通,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p> <p class="ql-block"> 风水格局与水系景观</p><p class="ql-block">村落呈“莲花地”风水格局,五山环抱如花瓣,村前三口池塘形似莲藕,其中北岸的望月塘呈月牙形,倒映白墙灰瓦,宛如江南画卷。这种布局既符合传统风水理念,又通过人工水系实现排水、防火等功能,与宏村的月沼、水圳有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军事防御设计</p><p class="ql-block">村落四周曾环绕10余里城墙,设东西南北四道大门及岗楼,门楼门枕两侧和屋檐下方留有内大外小的孔洞,可作瞭望口与火铳发射孔,体现了明清时期的防御智慧。</p> <p class="ql-block">红色文化印记</p><p class="ql-block">丁李湾是革命老区,1931年李氏宗祠为彭杨军政干校所在地,培训红军干部千余人;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部分民居作为后方医院救治伤病员180余人。现存红军标语、指挥部旧址等遗迹,红色基因与古村风貌深度融合。</p> <p class="ql-block">民俗文化传承</p><p class="ql-block">村内保留“鹭鸟戏蚌蚌”等传统表演,由村民扮演渔夫、河蚌、鹭鸟,结合挑花篮等配角,生动演绎民间故事。此外,地灯戏、舞狮、花挑等民俗活动仍在节庆期间上演,展现豫南乡土风情。</p> <p class="ql-block">保护与修缮</p><p class="ql-block">2003年被列为“河南民俗民居村”,2012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传统村落,2019年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近年来,新县政府投入资金修缮古建筑,重建城门、城墙,修复明清民居300余间,并保持“修旧如旧”风格。2024年环大别山高速公路通车后,丁李湾增设开放式服务区,游客可直达景区,交通更加便捷。</p> <p class="ql-block">旅游体验</p><p class="ql-block">村落免费开放,全年全天可游览。游客可漫步青石板巷道,探访“一环套一环”的宅院迷宫,观赏绣楼、古井、炮楼等遗迹,感受徽派建筑的雅致。村外百亩荷塘、竹林茶山与村内网红秋千、摇摆桥等现代设施结合,形成“古韵新风”的独特体验。夜间灯光亮起时,村落宛如童话世界,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丁李湾以“青砖黛瓦马头墙,绿水荷塘映古宅”的独特风貌,成为豫南地区“红绿古”融合发展的典范,被誉为“中原版乌镇”“河南小宏村”,是感受徽派建筑、红色历史与乡村振兴的理想目的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