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导 言】 </p><p class="ql-block"> 人生是张被反复揉皱的纸,每道折痕都藏着未说尽的故事。有人拼命抚平过往,却不知那些褶皱正是光线的驿站——晨昏在沟壑间流转,雨水在凹陷处聚成湖泊,就连最深的裂痕里,也会钻出倔强的青苔。我们捧着这张布满折痕的纸行走,时而因刺痛蹙眉,时而在褶皱的阴影里歇脚。直到某个清晨忽然发现,那些曾被视作缺陷的起伏,已在岁月里酿成独属于自己的地形图。</p><p class="ql-block">图/AI</p> <p class="ql-block"> 无常巷</p><p class="ql-block"> 人生如一条窄巷,两旁是灰墙,偶有绿意探出,却也不过是些不知名的野草。人们在这巷中行走,有的匆匆,有的踟蹰,有的竟至于蹲坐不起。这巷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走完它,便是各人的本事了。</p><p class="ql-block"> 我见过一个中年人,每日清晨准时出现在巷口,衣着整洁,面带微笑。他走路时总是微微仰头,仿佛在数着墙头偶尔飞过的麻雀。人们都说他乐观,我却看见他眼中藏着一条暗河,河水浑浊,流淌着不为人知的苦楚。他不过是学会了与暗河共处,既不否认它的存在,也不任其泛滥成灾。这便是他微笑的来处。</p><p class="ql-block"> 巷中常有风雨。有人遇着微雨便张皇失措,寻檐躲避;有人却在暴雨中缓步前行,任凭雨水冲刷面庞。前者往往干净清爽地到达终点,后者则浑身湿透,却收集了一路的雨声与风声。二者孰优孰劣?怕是连巷子本身也说不清楚。</p><p class="ql-block"> 拐角处常坐着一位老者,他说自己已在这巷中往返七次。问他为何不出去,他笑道:"出得去么?不过是自以为出去了,实则仍在巷中。"年轻人嗤之以鼻,快步离去;中年人若有所思,放慢脚步;唯有几个孩童围坐听他讲故事,虽然一个字也不懂。老者摸摸孩童的头,从怀中掏出几颗糖来分给他们。</p><p class="ql-block"> 巷子确实不长。走得快的,转眼便到尽头;走得慢的,也不过是多看几眼墙上的斑驳。最怕的是停在半路,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只一味地数着脚下的砖石,数着数着,砖石便成了墓碑。</p><p class="ql-block"> 我曾遇见一个女子,她在巷中支起画架,画那永远画不完的巷景。问她为何执着于此,她说:"画完了,就该走了。可我还没看够这光影变化。"后来她病了,画架蒙尘,巷子却依然在那里,光影依旧每日变幻,不为任何人停留。</p><p class="ql-block"> 人生苦短么?若以巷子长短论,确实如此。但若论及行走时的姿态,看雨的方式,与暗河相处的智慧,却又长得足够让人学会从容。悲欢不过是一双鞋子,穿久了,总会合脚;内涵则是眼中的光,即使身处窄巷,也能看见满天星辰。</p><p class="ql-block"> 无常的不是巷子,而是行走其中的我们。缘分不是相遇,而是共同看过同一片墙头探出的野草。忧愁来了又去,像不合脚的鞋子终会被换下;而义务与热情,不过是前行时的左右脚,缺一不可。</p><p class="ql-block"> 至于那些过不去的坎,忘不掉的人,释怀不了的苦,巷子尽头的风都会一一抚平。时间在巷中流逝得悄无声息,却最是公正。它不催促任何人,却也从不为任何人停留。</p><p class="ql-block"> 走到尽头时回望,巷子依然如故。不同的是行走过的人,和留在砖石上的足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