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志杰</p><p class="ql-block">文字:志杰</p> <p class="ql-block">在巴林王国短暂的时间里,预设的参观点不少,穿梭于点与点之间,领略了都市风光。看市容,看热闹,看建筑、车流、集市汇合成的“都市交响曲”,不是走马观花,便是浮光掠影。欲切入进去,透视其内,需要聚焦其都市的<b>细节</b>。</p> <p class="ql-block"><b>NBB</b>是巴林国家银行的<b>Logo</b>,于1957年巴林建立的第一家国资银行。</p> <p></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FC+公牛头</b><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案是巴林金融中心的</span><b style="font-size:18px;">Logo</b><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牛头源自于公元前2000年的出土文物,现藏于巴林国家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便来到了麦纳麦的市中心,巴林的金融港。早就听说,在海湾诸国,巴林的金融业发达。相比周边的沙特、科威特、卡塔尔等国家,巴林的油气资源有限,甚至听当地华人说蕴藏的石油资源开采殆尽。未雨绸缪,巴林早就开始部署减少过度依赖油气资源的经济发展,拓展金融业是多元经济的重点之一,于是,十分重视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金融的法规体系;服务已涵盖了银行、保险、证券交易、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力求增加投资人的信心和满足客户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一定的历史阶段期间,资源和市场的盘子总是相对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据业内人士说,中东的金融中心20世纪70年代是在黎巴嫩。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等拥有巨额石油收入国家的外汇储备,当时是存放在黎巴嫩的贝鲁特银行。1975年,黎巴嫩内战爆发,国内局势动荡起来,金融业遭受重大打击,巴林金融业界及时抓住机遇迅速崛起。然而,如今巴林金融业进一步拓展的制约因素同样来自内部,需要妥善解决好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保持社会的稳定。</p> <p class="ql-block">眼前这栋端庄且透着伊斯兰艺术气息的大楼是巴林的国家图书馆。在首都的黄金地段盖这样的文化设施可见巴林当政者的智慧。建国家图书馆是现代文明都市的标配,一个提倡读书的政府和一个爱读书的民族,面向未来将会充满希望。</p> <p class="ql-block">没安排进入巴林国家图书馆内参观。走近看看,孔子学院的老师告诉我,里面的阅读环境很好,还有专门的汉语图书阅览区,架子上放着鲁迅的著作,以及不少回族、藏族文史类的书等等。我喜欢读书,家里案头总放着准备读的书,可是堆书的速度总比读书的进度快,常常堆到堆不下去了移走,不多时又堆起来。读书,使人快乐!实际上,岂止于快乐!</p> <p class="ql-block">看见了巴林的国旗自然会联想起卡塔尔的国旗,图案相似,都由锯齿形线来分割两种颜色。细心点可以分辨,巴林国旗是红白双色的,卡塔尔则是酱红色与白色的。这与两个国家的地域文化相似有关,历史上曾经有过在一个政权统治下的社会政治生态。海湾的阿拉伯国家历史上长期生活在部落的社会形态里,酋长是权威的统治者,国家往往是部落联盟的存在,即使步入于现代社会,这种传统的部落文化的影响依然很深。</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的旅行车在<b>巴林湾</b>停靠的地方有栋似曾相识的建筑,是那一带建伊斯兰文化艺术中心,时常采用的样式,中间向上盘旋的云梯,其构造的元素取之于阿拉伯圆型古堡的旋梯,现在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作用。我在不同的时间段各拍摄了一张照片,起初是为了留下记忆,在巴林湾下车时阳光明媚,自由活动结束返回车上夕阳已经西下。看似静止的建筑也会变化,观者的站位不同,被观物体的形状各异;色彩色调因阳光而变,人的情感随之波动;往大处讲,这是宇宙间物态的静与动,静中有动。</p> <p class="ql-block">巴林湾是巴林王国的核心区域。天然的海湾,金色的沙滩,湛蓝的大海,沿天际线展现出一座现代化都市的风貌,美如画卷。在如此风水宝地新盖了一幢摩天大楼,高达240米,由两座阿拉伯的帆船式高楼组成,双子塔结构,经三条横梁相连,每条横梁上安装一组直径为29米的风力发电涡轮机,据说 是全球第一座利用风能发电的“绿色建筑”,发电量占到大楼耗电的15%。节能是这座大楼最大的亮点,预示着未来盖房子必须考虑的因素。在巴林称这座经典之作为<b>世贸中心</b>。</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巴林湾的游览可以说是绕着世贸中心在转。海湾阿拉伯国家的文化相近,所走的现代化之路以及所见的现代化景象是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世贸中心内的Shopping Mall 亦是西方发达国家奢侈品专卖店的汇聚场所,也许是巴林发展旅游经济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巴林湾的<b>H</b>楼也是令人瞩目的。为什么要建成这样?难道每平方米的造价成本都不用计算?使用了几个AI工具都没有获取一点信息,后来在一则看似无关的链接中发现了线索,是巴林现任的国王<b>哈马德</b>姓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b>H</b>所然。<b>H</b>楼是一家高端的四季酒店。在巴林湾的游客都会被吸引并举头仰望,也许建造者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盖房子是给人使用的;能工巧匠可以让房屋承载文化艺术的;帝王还可以让建筑立威……怎么不让人看得眼花缭乱。</p> <p class="ql-block">岸边有两个南亚姑娘在拍照,我上前示意在此摄影是否介意?得到热情的回复,并欣赏了我相机里的图像。简单交谈了几句,得知她们已在巴林长住,来自印度。</p> <p class="ql-block">巴林湾的水岸餐馆座无虚席,上馆子的女性明显比其他的海湾国家要多。 尽管来巴林旅游度假的人不少,但是,仍然可以感觉到不乏当地人,否则不会拖家带口的。长住在海湾国家的外籍人口普遍占比很高,巴林的外籍人口占比要在半数以上。我有足够的时间,倚着护栏看仔细了。</p> <p class="ql-block">水中有一只皮滑艇,被抛出的铁锚固定于水上。坐在艇里的人都穿上了救生衣,他们不是来运动的,而是来享受美食的。海鸥很灵敏,知道来餐馆会有吃的,并且免费。</p> <p class="ql-block">水岸除了餐馆还有咖啡馆和提供吸食阿拉伯水烟的茶座。阿拉伯人吸水烟我起初是在伦敦街头以及非阿拉伯国家见识的。曾经问过来我校交流的一位英籍阿拉伯裔教授,他告诉我,阿拉伯水烟源自印度,经波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后来被阿拉伯人推广了。经常吸食水烟有害健康,已经成了习惯不容易戒。我在那里看着一对男女吸水烟很投入,半晌都没有说过一句话。</p> <p class="ql-block">在巴林湾慢慢走,静静看,细细品可以感受到当地发展旅游经济是有所作为的。所见的书本上记载还是10年前的,5星级酒店有11家,4星级酒店有39家,3星级酒店35家等等。询问了相关人士,回说,都翻番了。除了金融业,旅游业的收入快速增长,2024年在国家GDP中的占比已达到12%,有继续上升的趋势。</p> <p class="ql-block">此次巴林的行程中,安排坐车体验连接沙特的<b>法赫德国王大桥</b>。行前我在书上读过有关介绍,巴林与沙特隔海相望,以前的往来依赖渡船和飞机,要花费数小时不方便。大桥于1986年建成通车,极大地便利了两国的往来,这座长达25公里的跨海大桥,每天的车流量在万辆以上,人员达到2至3万人次。建起了这座大桥巴林便成了沙特的后花园,巴林相对开放的社会吸引了大量的沙特人去消费,用老百姓的通俗话语即一语破的:在巴林可以体验到在沙特不被允许的消遣之事。所以极大地促进了巴林的旅游业。</p> <p class="ql-block">行驶在法赫德国王大桥上,见过大基建、大世面的中国人没觉得大桥有多宏伟,但是见识了这个连接多个海岛的岛链之国。巴林往往是一岛一城市。遇见了国王及其王族居住的小岛;掠过美国住扎在中东的最大海军基地,第五舰队司令部所在的<b>朱费尔基地,</b>之前是英国皇家海军驻扎的地方。巴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自古以来就被列强觊觎。外出行摄不拍敏感之地,是我自己制定的守则,没人告之,自律是必须的。所以拿不出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大桥中间,两国的交界处,有一座清真寺,在那里短暂停车,让我们游览一会儿。听说,人均GDP 巴林略高于沙特,但是综合国力巴林不值一提,当年建法赫德国王大桥还是沙特出得钱。</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法赫德国王大桥的游览,顺道去了一个小村庄,是国家助力由一个民间机构办的传统陶瓷工艺研究中心和工坊。我们参观了其中一个陶艺陈列室,那里的作品是可以买的。我选购了一个小陶罐留作纪念。在那里,顺便看了一眼巴林人现在的居所,已经完全告别了帐篷。</p> <p class="ql-block">这个具有巴林蕴意的小陶罐带回家拍了一张特写,陶罐表面还有作坊的Logo很有意义的纪念物。</p> <p class="ql-block">听说巴林夜里有“红灯区”,我没兴趣,也没见过。老街的夜市很热闹,没买东西,口袋里没有巴林的第纳尔。结束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旅行,返程的航班在午夜,去机场前安排在穆哈拉格岛上的购物中心自由活动,只去了市场里的大超市。</p> <p class="ql-block">关注了大超市里生鲜果蔬的价格,<b>巴林币1第纳尔兑换18.3元人民币</b>是现时汇率,第纳尔的币值很高,在世界上名列前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超市里,西红柿的价格:0.645第纳尔1公斤,换算成人民币11.7元1公斤。</p> <p class="ql-block">超市里,卷心菜的价格:0.525第纳尔1公斤,换算成人民币9.6元1公斤。</p> <p class="ql-block">水果中的石榴是当地产的,不同的品种不同的价格。</p> <p class="ql-block">巴林的国际机场建在穆哈拉格岛上。古代,这里是巴林珍珠的主产地,巴林独立建国时,国王也住在此岛上,后来经济重心的转移,国王的驻地也迁移了,穆哈拉格岛慢慢衰落。刚抵达巴林,我们在穆哈拉格市街上的麦当劳吃过快餐,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回程去机场又拍了几张,穆哈拉格的市容明显不如巴林岛上的麦纳麦。</p> <p class="ql-block">麦当劳门口送外卖的快递小哥。</p> <p class="ql-block">即将离开巴林之际,我试想着把数日间走访的所见所闻以及书本上所读的信息作一番梳理,尽管是不完整的,肤浅的,但是让留下的记忆可以条理一点,清晰一点。不可否认,在此过程中是有所困惑的。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巴林的地域越变越小;从历史上看,文明的起源很早,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带来了文明,将其毁灭的也是苏美尔人,之后重复着地中海的腓尼基人,随后的古波斯人等等。长期处在兴盛——衰败——沉寂——再兴盛的循环里。所见在那里生活的人或许没有这样的困惑,是我读得史书多了,杞人忧天吧!但愿如此!</p> <p class="ql-block"> 完稿于2025年5月1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