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小说:《三十年未寄出的信》

羽墨

<p class="ql-block">作者:羽墨</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6901521</p><p class="ql-block">美图:网络</p> <p class="ql-block"> 01</p><p class="ql-block"> 王建国站在大连火车站的站台上,深吸一口带着咸涩海风的空气。六月的东北还残留着春末的凉意,与山西燥热干燥的气候截然不同。</p><p class="ql-block"> “老王,发什么呆呢?”妻子张丽推着行李箱走近,用肩膀轻轻撞了撞他,“三十年没回来,连老家都不认得了?”</p><p class="ql-block"> 王建国露出苦笑,眼角的皱纹里盛满岁月痕迹:“变化太大了,我记忆中的大连可不是这样。”他望着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以前这儿全是低矮的平房,我上学每天都从巷子里穿过去。”</p> <p class="ql-block">  张丽撇了撇嘴,带着川妹子特有的直爽:“你们东北人总爱念叨‘当年’,好像当年的月亮都比现在圆。”王建国没有反驳,五十八岁的他早已习惯妻子这种泼辣又带着温柔的调侃。当年在厂里,正是张丽主动热情的性格吸引了他——谁能想到,这个皮肤白皙、眉眼灵动的川妹子,会大胆追求从东北来的一个小电工?</p><p class="ql-block"> “王总!”一声洪亮的呼喊打断了他的思绪。李朋志挥舞着手臂穿过人群,圆脸上堆满笑意,“可算把你们盼来了!”老同学相见,免不了一阵热情寒暄。如今经营着装修公司的李朋志,听说王建国在山西的煤运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坚持要亲自来接站。</p><p class="ql-block"> 香格里拉酒店的包厢里,二十多位老同学早已齐聚。王建国刚推开门,欢呼声与掌声便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 “咱们班的大老板来了!”“这身行头,够我们挣半年工资了吧?”“听说你在山西有好几栋别墅,啥时候请我们去开开眼?”被众人簇拥着的王建国,脸上挂着谦逊的笑容,心底却涌起久违的温暖与满足。</p> <p class="ql-block">  酒过三巡,李朋志突然神秘兮兮地凑过来:“建国,有个人托我给你带封信。”王建国接过信封的手微微颤抖——那娟秀的字迹,即便三十年未见,依然刻骨铭心。</p><p class="ql-block"> “她怎么没来?”王建国声音发紧。李朋志摇摇头:“她说身体不舒服。不过……”他压低声音,“她让我转告,信里有地址,明晚九点在那儿等你。”</p> <p class="ql-block"> 02</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晚上九点,王建国站在一家古朴的茶馆门前。推开包间木门,一个单薄的身影背对着他坐在窗边。听到脚步声,那人缓缓转身。</p><p class="ql-block"> “晓娟?”王建国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记忆中有着圆润苹果脸、明亮大眼睛的姑娘,如今身形佝偻,两颊凹陷,稀疏的白发下露出大片头皮。</p><p class="ql-block"> “建国,你来了。”黄晓娟的声音轻得像一片飘落的枯叶,却重重砸在王建国心上。她指了指对面的座位,“坐吧。”王建国僵硬地坐下,目光落在桌上的相片——照片里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眉眼间带着与他年轻时如出一辙的英气。</p> <p class="ql-block">  “这是……”</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儿子,黄志强。”黄晓娟平静的语气下藏着波涛,“现在在东京一家IT公司工作。”</p><p class="ql-block"> 王建国只觉耳边轰鸣,照片险些脱手。黄晓娟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你回山西前那晚,还记得吗?你说回去就申请调回大连,让我等你……”</p><p class="ql-block"> 1978年的记忆汹涌而至。那时作为厂里技术骨干的王建国被派到大连实习,与高中同学黄晓娟重逢相恋。两人约定,等他调回大连就结婚。</p><p class="ql-block"> “后来你娶了张丽。”黄晓娟苦笑,“我知道她怀孕了,你得负责……”王建国痛苦地闭上眼,那个欢送会的夜晚历历在目——黄晓娟酒后主动靠近,命运的齿轮就此错位。</p><p class="ql-block"> “ 为什么不告诉我?”王建国声音沙哑。</p><p class="ql-block"> 黄晓娟轻轻按住胸口:“乳腺癌,已经扩散了。儿子下个月回来陪我做手术,我想……你有权知道真相。”</p><p class="ql-block"> 当晚,王建国在酒店房间里彻夜徘徊。张丽洗完澡出来,见他失魂落魄的模样,皱眉问:“同学聚会喝多了?”他强撑出一个笑容:“嗯,头有点晕。”</p><p class="ql-block"> 等妻子熟睡后,王建国盯着天花板直到天亮。那个从未谋面的儿子的面容,在黑暗中挥之不去。</p> <p class="ql-block"> 03</p><p class="ql-block"> 返回山西一周后,王建国以“洽谈业务”为由再次踏上归程。在市中心的咖啡厅,他终于见到了黄志强。年轻人比照片中更挺拔帅气,一米八的身高,浓眉大眼,宛如年轻时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爸……”黄志强用带着日式口音的中文试探着开口。这一声呼唤让王建国眼眶瞬间泛红,他笨拙地将儿子拥入怀中,嗅到对方身上淡淡的古龙水气息。</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王建国贪婪地听着儿子讲述一切:早稻田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如今是知名游戏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有个温柔的女友……</p><p class="ql-block"> “爸,这是亲子鉴定报告。”黄志强递来文件袋,“来之前在日本做了检测,想让您放心。”当看到“父子关系概率99.9999%”的字样,王建国再也控制不住泪水。</p> <p class="ql-block">  王建国回山西后悄然改变。他开始频繁往返大连,借口“拓展市场”,还突然给女儿王雯买了新车。直到某天,张丽在洗衣时发现了那份藏在口袋里的亲子鉴定报告。</p><p class="ql-block"> “王建国!你居然在东北有个儿子?瞒了我三十年!”</p><p class="ql-block"> 家中爆发了前所未有的争吵。王建国将一切和盘托出,却没想到张丽最终平静下来:“我只有一个要求——别让他打乱我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04</p><p class="ql-block"> 命运总是充满无常。就在黄晓娟的病情奇迹般好转时,王建国在体检中被查出胃癌晚期。“最多还有一年。”医生的话如晴天霹雳。他颤抖着拨通了黄志强的电话——此时的黄晓娟已被儿子接到东京疗养。</p><p class="ql-block"> “爸,我马上请假回国。”电话那头的声音坚定而温暖,“您别怕,有我在。”</p><p class="ql-block"> 一周后,黄志强以“远房亲戚”的身份出现在病房。起初,张丽对这个突然出现的“表外甥”充满戒备,可看着他日夜守在病床前,细心照料,态度渐渐软化。</p><p class="ql-block"> “你这……表外甥挺孝顺的。”某天趁黄志强离开,张丽别扭地对丈夫说。</p> <p class="ql-block">  治疗期间,王建国执意要卖掉黄晓娟在大连的老宅子。“爸,那是妈妈留给您住的。”黄志强坚决反对,“她说等您回东北,总得有个落脚的地方。”王建国摇头:“儿子,爸爸这病……怕是回不去了。”</p><p class="ql-block"> 房子以五十六万成交。钱打到黄志强卡上的第二天,王建国在枕头下发现了退回的银行卡和字条:“爸,我和妈妈不缺钱。这钱您留着治病,或者给妹妹。”</p> <p class="ql-block"> 05</p><p class="ql-block"> 握着银行卡,王建国泣不成声。此刻他终于明白,有些情感超越血缘——是三十年的牵挂,是血脉相连的羁绊,是生命尽头最珍贵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后来,黄晓娟病情恶化的消息从东京传来。黄志强以医疗研修签证的名义,将病重的父亲接到日本。弥留之际,黄晓娟颤抖着摸出一个褪色的红绸包,里面是把刻着“平安里27号”的铜钥匙——那是王建国年轻时亲手打造的定情信物。</p> <p class="ql-block">  半年后,大连黄晓娟的老宅门前挂上了“中日技术传承中心”的铜匾。王雯带着侄儿小翔剪彩时,屋檐下的春燕衔着半截红绸飞过。绸面上“奖给王建国”的金线在阳光下闪烁,陈列室里嵌着技术勋章的变形金刚模型缓缓启动。投影在墙上的老宅轮廓,与窗外新抽的嫩芽重叠成三十年前的月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