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共筑和平。

王建霞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金夕乐诵社在南通通州区“苏北特委纪念园”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十四年抗战的序幕。从淞沪会战的血肉长城,到百团大战的破袭锋芒;从地道战、地雷战的全民皆兵,到滇缅战场的远征壮歌,无数中华儿女用热血诠释着“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杨靖宇在冰天雪地中孤身战斗至最后一刻,赵一曼在严刑拷打下仍写下“未惜头颅新故国”的绝笔,这些英雄的名字,永远镌刻在民族的记忆深处。</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战胜利,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从历史中汲取维护和平的智慧与力量。学员们声情并茂的朗诵“长河吟”。</p> <p class="ql-block">特邀嘉宾:通州区老干部局的老领导及区文联主席杨洁女士莅临现场。</p> <p class="ql-block">长征精神是革命先辈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它是面对湘江战役血火交织时“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无畏勇气,是翻越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时“风雨侵衣骨更硬”的坚韧意志,是泸定桥上飞夺天险、腊子口前勇破雄关的必胜信念;是为民族解放,团结互助的无私担当,更是将理想信念化作行动指南,在绝境中开辟生路的智慧光芒。这一精神穿越时空,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以百折不挠的奋斗姿态,跨越新时代的“娄山关”“腊子口” ,向着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奋勇前行。朗诵毛主席诗词“长征”。</p> <p class="ql-block">南通江北特委纪念园的建立,是为了缅怀江北特委的历史功绩,传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精神。纪念园现为南通市党史党性教育学习基地、通州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前的那个秋天,中华民族以伤亡超3500万人的代价,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首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不仅是一段血与火的记忆,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永恒坐标。我的父亲是抗日战争中的一位老兵,他1943年参加革命,生前有一枚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纪念章,他生前常常与我们一起回忆那些曾经的战斗经历;祖父母为了送父亲,叔叔上战场,遭受日寇的报复与凌辱。我的外祖父也被日寇活埋,我的外祖母没有被吓倒,依然把女儿我的母亲送去参加革命。今天洪主任组织了这场活动,对我来说即是铭记历史,缅怀英烈,也是寄托哀思。活动中学员们诵读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七律长征”,“青春中国”等,活动中还穿插了大量的抗战小知识,学员们及老领导都踊跃参与,使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升华。抗战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今天的我们,虽远离了战火硝烟,但那段历史留下的精神财富从未褪色。</p><p class="ql-block">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当以史为镜,珍视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以梦为马,用奋斗续写民族复兴的辉煌。让我们携手同行,在铭记中传承,在传承中奋进,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中华大地,温暖整个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