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忠勇義烈———“三·七事件”烈士

段国庆

<p class="ql-block">1939年1月1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天水行营正式成立,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出任行营主任。总务处随程潜驻在西安东厅门西安高级中学校内。</p><p class="ql-block">1939年3月7日,由于汉奸告密,日机轰炸西安,天水行营总务处所在地的高级中学几乎被夷为平地,程潜等人所在的防空洞被炸塌,日机还投下毒气窒息弹,天水行营损失惨重,史称“三.七事件”。</p><p class="ql-block">程潜将军。</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西安高级中学。</p><p class="ql-block">1939年3月10日,程潜致电蒋介石,电文摘要如下。谨将此次本行营被炸伤亡少校以上官佐电呈如次:甲:死亡副参谋长张谞行、军训处长李国良、副处长刘金声、军务处副处长赵翔之、上校秘书李锡光、刘欲仙、中校秘书萧遇山、刘浚、通讯员关石原、军法官李振文、少校参谋左继高、秘书梅盖南、电务员赵诚等十三员,另平汉路郑州车站司令陈生璋因公来陕同时遇难。</p> <p class="ql-block">照片左</p><p class="ql-block">张谞行(1903—1939.3.7),字春笙,浙江杭州人。</p><p class="ql-block">北京大学。</p><p class="ql-block">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p><p class="ql-block">国民革命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将副参谋长。</p><p class="ql-block">天水行营副参谋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国良(1896—1939.3.7.),字兆彬,湖南长沙人。</p><p class="ql-block">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十四期辎重科。</p><p class="ql-block">1936年10月铨叙陆军中将。</p><p class="ql-block">国民革命军陆军军训部中将辎重兵监。</p><p class="ql-block">天水行营军训处处长。</p> <p class="ql-block">刘金声(1895—1939.3.7),字律初,河北行唐人。</p><p class="ql-block">保定军校第六期。</p><p class="ql-block">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天水行营军训处少将副处长。:这么大了y、</p> <p class="ql-block">赵翔之</p> <p class="ql-block">1939年3月7日天水行营遇难的还有</p><p class="ql-block">军务处副处长赵翔之少将</p><p class="ql-block">首席军法执行官宋大道少将</p><p class="ql-block">高级参谋贾信芳少将</p> <p class="ql-block">张谞行、李国良等行营殉难人员64人被集中安葬在西安城外太乙宫翠华山下,取名为“天水行营三七殉难烈士公墓”,墓地前立有“三七”殉难烈士墓碑和牌坊,横额为程潜亲笔所题“为国捐躯”四个大字,两边华表上对联为“六十四人齐殒命;三月七日最伤心”,牺牲者后报经军事委员会批准为抗日烈士。</p> <p class="ql-block">墓碑碑文:</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对日抗战之第三年三月七日,日本空军袭炸长安行营,死官佐士兵六十四人。事闻,赠官恤金如例,以其月二十九日葬于翠华山麓。聚魄臧蜕,既封既树。呜呼!诸君子奉公殉职,奋乎百世,可谓忠烈也。巳(俟)潜忝总师干,顽敌未歼,多士遽殒,感念袍泽,悲怆无既,爰铭贞石,以垂不朽,其辞曰:</p><p class="ql-block">太华峻矣,可以步行,黄河广矣,可以苇杭;惟有浩气,上塞旻苍,惟有丹心,横被八荒,数不可计,譬莫能方;嗟尔多士,实国之良,如何不吊,遽为国殇;不有死者,国胡以强,成仁取义,终古流芳。 </p><p class="ql-block">军事委员会天水行营主任程潜撰并书</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二十九年 月 日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衷心感谢李建华,陈重阳二位朋友给予的支持帮助。特此呜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