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五户乡打门村</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康乐县知青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地址: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五户乡打门村</span></p> <p class="ql-block">2025年05月18日上午,打门村村书记张进士接待,全程介绍布展和建设情况。接受赠书《中国知青馆》书一本。</p> <p class="ql-block">一、打门村村名故事</p><p class="ql-block">打门两个字在羌语里为“裸露的白石山”之意,站在村子里远望巍巍白石山,一副“白石暑雪”的圣景,是一种超然的诗情画意。解放后,设置五爱大队(辖打门村和部分朱家村地区),1973年更名打门大队,1978年正式设置打门村。</p><p class="ql-block">康乐县知青馆</p><p class="ql-block">康乐县知青馆位于五户乡打门村,占地总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2平方米,总投资150万元。</p><p class="ql-block">在知识青年上山下山运动中,康乐县有知青698名,从兰州市下乡知青有387人,其他县市65人,本县知青246人。主要分布在五户乡、八松乡、草滩乡、鸣鹿乡等乡镇,其中五户乡有知青94人,主要来自甘肃师大附中、七局一中及其他学校。</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段特殊的岁月里,在康乐县这片沃土上,曾培育了萨学斯、皎小敏、吴梅琳等知青楷模,也出过何家骅、孙焱、苗文彬等知青名人。为了记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传承弘扬听从指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反哺家乡的知青精神,五户乡人民政府于2022年在打门村筹建了康乐县知青馆。</p><p class="ql-block">知青馆共有知青精神展厅、知青学堂、知青小屋、知青麦场四部分组成。知青精神展厅共分听党召唤,青春无悔;阳光雨露、共同成长;栉风沐雨、劳动锻炼;百花齐放,反哺家乡四个章节,主要通过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实物等方式,展现知青在广大农村工作、学习、劳动、生活中创业、拼搏、发展的精神。知青学堂和知青小屋、知青麦场还原当年知青们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的真实场景,展现知青为国家做出的巨大牺牲,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用逝去的青春换来了农村巨大的改变。</p><p class="ql-block">知青馆展览的主要特点是以真人真事为主,所采用的资料皆来源于当地群众和当年插队的知青。展示的主题是反映一代热血青年在党和祖国需要的时候为党和人民承担历史责任,与农村广大干部群众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结下深厚的血肉之情。</p> <p class="ql-block">知青生活记录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学校各年级下乡人员名单。以油印报形式宣传的光荣榜。原件在展柜中。</p> <p class="ql-block">光荣榜。油印战报形式,扩大的展板</p> <p class="ql-block">国务院1958年颁给甘肃省临夏县康乐县景古人民公社的奖状原件</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东侧厢房展室</p> <p class="ql-block">有知青在建馆时捐献的文学作品,史志书书籍。</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西侧厢房展室</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原知青住房地址改建的花园,立知青石纪念。知青又立题字五十周年纪念石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