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深深 诗意禅心(散文)

王老师

<p class="ql-block">文/图:王老师</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4836479</p> <p class="ql-block"><b>  在时光的悄然流转中,季节的指针轻轻拨向了炽热的夏。当暑气如一层薄纱,缓缓笼罩大地,气温也逐日攀升。前些日子,天空仿佛被大自然当作画板,雨丝与阳光交替挥洒,绘就出一幅变幻莫测的画卷。今天清晨,当第一缕晨曦如金色的丝线,轻柔地穿透薄雾,我迎着初升的朝阳,踏上了前往青龙山的行程。远远望去,青龙山在蓝天白云下,山峦连绵起伏,层层叠叠的翠绿如波涛般荡漾开来,满是盎然的生机与活力,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无边的绿意所唤醒。</b></p> <p class="ql-block"><b>  来到山脚,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便撞入眼帘,这片竹林宛如青龙山温柔怀抱中最珍贵的宝藏。阳光透过竹叶细密的缝隙,洒下一地斑驳陆离的光影,似碎金般散落在林间。这光影为这片清幽的竹林增添了几分如梦如幻的神秘与诗意,仿佛踏入了一个隐匿于尘世之外的仙境。空气中,弥漫着竹子特有的清香,那是一种混合着泥土芬芳与草木清新的气息,丝丝缕缕地沁入心肺,让人在这炎炎夏日里,顿感一丝沁人心脾的凉意,仿佛身心都被大自然温柔地抚慰。</b></p> <p class="ql-block"><b>  竹林深处,宛如一个与世隔绝的桃源,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唯有微风拂过竹叶,发出轻柔的沙沙声,宛如大自然谱写的一首天籁之曲,与偶尔传来的清脆鸟鸣相互交织,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山林不为人知的故事。置身于此,身心仿佛被这宁静清幽的氛围所洗涤,所有的疲惫与烦恼都如轻烟般消散,只留下内心的一片澄澈与安宁。</b></p> <p class="ql-block"><b>  这片竹林,更似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静谧而充满生机。竹子紧密相依,修长而挺拔的身姿,宛如谦谦君子,优雅而坚韧。它们以一种独特的姿态,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与宁静之美。每一根竹子,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那节节高升的竹节,仿佛在向天空诉说着生命的不屈与奋进。漫步在这曲折幽深的竹林小径上,每一步都像是踏入了内心深处的禅意之境。脚下的落叶发出轻微的声响,仿佛在轻声提醒着人们,要珍惜这难得的宁静与美好。</b></p> <p class="ql-block"><b>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此刻,古人的这句名言在心中油然而生,让人瞬间领悟其中的深意。竹,不仅仅是大自然慷慨的恩赐,更是人们智慧与勤劳的象征。在这片看似贫瘠的山坡上,竹笋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冲破层层阻碍,努力向上生长。它们不惧风雪的重压,不畏狂风的肆虐,“雪压不倒,风吹不折”,以一种顽强的姿态,展现着生命的奇迹,以及对自由和光明的渴望与追求。那修长的身躯,节节高升,仿佛在向天空宣告着生命的勇往直前。</b></p> <p class="ql-block"><b>  自古以来,竹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钟爱的描绘对象。清代画家郑板桥,对竹更是情有独钟,他以画笔为媒介,以诗词为灵魂,留下了诸多关于竹的传世佳作。“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首诗,以扎根于岩石之中的竹为喻,生动地展现了历经磨难却仍矢志不渝的高尚品格,激励着无数后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艰难险阻,坚守内心的信念。</b></p> <p class="ql-block"><b>  在这片青竹幽梦的世界里,我沉醉其中,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片竹林,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心灵的栖息之所,让人在喧嚣的尘世中,寻得一片宁静的港湾,感受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领悟着那份来自大自然的诗意与禅心。</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