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时间:2025年5月12日—5月18日</b></p> 5月17日週六分享日 6—12章学习分享 <p class="ql-block"><b>1、55374~昂昂溪~兰</b></p><p class="ql-block"> 传承中华统绪。接续中华文脉。定要有恒心。既恒常不变的心。锲而不舍,方得始终。</p><p class="ql-block"> 孟夫子曾经苦口婆心的告诫我们。就好比掘井。既便井掘的再深。挖不到泉眼,也是徒劳。白费气力。有源之水难渡无根之草。</p><p class="ql-block"> 立志学圣贤,就必得要深深的扎根於这片沃土。辛勤培育。直至开花结果。不能一日暖它。十日寒它。昼夜不息的涵养呵护。才能日新又新。夫子之墙虽高数韧。但也不是高不可及。只要依道而行,不亏了良心。德行圆满。就能得以窥见夫子的华堂丽室。得到究竟。</p><p class="ql-block"> 今有幸得闻圣贤教化。定不辱使命。返本还原。行走在这条光明正大的义路上。此生无憾。</p> <p class="ql-block"><b>2、55368~山東~孫愛華</b></p><p class="ql-block"> 夫子的教育因材施教,培養出來的學生果斷有氣魄,通達善融通,多才能各有特色,從政各具其所長,无论出身贫富贵贱是以德服人,不贪图名利,以弘道为己任,夫子的教育是真正成功的教育。众弟子品德高尚,以师志为己志,老师愛生如子,學生敬師如父,師生情同手足,弟子面临重病即将与恩师依依不舍的离别,令人心酸,也在告誡后人,世間一切皆是無常,寿命终了撒手人寰,一切不可得,不要过于执着。抛弃名利安贫乐道,顏回家徒四壁的貧窮生活,不為名利所擾,不改學道之樂。為後世弟子做出了最好的榜樣。道在日常生活中,要盡其力而為之,不能自畫其圈限制不前,而要堅毅不拔,向著心中的目標勇往直前。道心運用,通權達變,識大體顧大局,心胸開闊不狹窄。夫子倡導任人唯賢,职权行事不走捷徑,公事公辦,廉洁清正,決不搞穿洞跳墻的把戲。</p> <p class="ql-block"><b>3、55397~大庆~雪儿</b></p><p class="ql-block">冉求曰 非 不说yuè子之道 力不足 也 子 曰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rǔ画。</p><p class="ql-block">这周学习了论语11章,力不足者中道而废,说一下我自己的亲身体会吧,我在48岁的时候在职工作,然后想考一个全国注册证书,当时是一个是年龄比较大,一个就是专业一点不懂,当时周围的人都说不可能的事情,各种质疑声,但是我想的一个是想丰富一下自己的业务水平,再就是我觉得我下通过学习,我就和先生能有共同语言,我可以跟他聊工作,而且。爱人也在考试学习,我们两个人每天都过得非常丰富,把手机上的娱乐软件都卸载了,尽量的不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里,吃完晚饭一人一个屋在学习,每天学习到10点,10:30准时入睡,这样的生活过了将近四年。终于我们两个人都拿到了全国注册证书,当时是一句话,一直鼓励着我坚持下来,那就是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今天通过学习,让我想起了我这段学习的经历,半途而废,力不足者,没有什么力不足者,你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只要你想做,就一定能行,即使没有达到预期,你也为努力的自己感动。</p> <p class="ql-block"><b>4、55402~黑龙江~金红</b></p><p class="ql-block"> 这周学习了《雍也第六》的第6章~第12章的内容,其中蕴含的智慧,依然留给我们很多思考和启示。</p><p class="ql-block"> 第6章是鲁国执掌政治大权的季康子来问孔子,仲由、子贡、冉有这三位弟子是否有能力出仕做官,夫子分别说出他们的特长,仲由行动果断,子贡心里通达,冉求有才能。夫子证明这三位弟子的德学、能力,并肯定他们对于从政没什么难的,对季康子凌架于人的态度给予了正面回答。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一个真正有才学有能力的人即便出身寒门,即便会被人看轻,但是自身强是硬道理,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只有自身强大有真本领也一定会冲破阻力取得成功的。</p><p class="ql-block"> 第7章,是说夫子的优秀弟子,德行出众的闵子骞拒绝季氏让他出任费县宰官的事,由此看到圣门弟子坚守自己初心,坚持操守不被物欲所牵绊,见不善而退,不让季氏牢笼他以换民心的阴谋得逞的决心。闵子骞以孝闻名,是历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他用行动告诉人们,什么是真正的忠和孝。</p><p class="ql-block"> 第8章,是夫子另一位优秀弟子,列在德行科的冉伯牛生了很重的病,夫子去探望他,并且叹息他不能治的病,为伯牛感到惋惜的事。可以看出夫子惜才爱才,又表现出对他疾病无法救治的悲伤和无奈。也让我们感受到世事无常,珍惜当下的重要。</p><p class="ql-block"> 第9章,夫子赞叹了弟子颜回的安贫乐道,他的箪食瓢饮和居住陋巷,看似无奈的选择,而他的精神境界却很快乐。他不但不忧愁,还不改他追求理想的快乐,难怪夫子会赞叹他。颜回的这种追求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在物质富足的今天,我们需要少一些物质的执着,多去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富足,才能少一些内心的浮躁和迷茫,这才是智慧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第10章,冉求说自己不是不欢喜夫子的道,说自己能力不足。孔夫子认为做不到是因为没有努力尝试,半途而废了而不是能力不足。这一章强调了态度比能力更重要,要做成事必须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不能遇到困难就停止进取。要努力突破自己,更不能没做事之前就固步自封,画绳自阻。冉子这种行为,今日也大有人在,这也是在警诫我们每个人。</p><p class="ql-block"> 第11章,孔夫子对子夏说要做君子儒,而不是小人儒。小人儒不是世俗之中没有人格的小人,是读书人之中的小人。在我理解,孔老夫子是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有远大志向,有宽广的胸怀,人格高尚,以天下为己任,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并能以圣贤之道为志业的君子。这也是我们这些学习圣贤文化的人努力追求的目标吧!其实说出来容易,做到是很难的,当我们做到既有学识又有理想,并为理想而不断努力也就是我们不断靠近圣贤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第12章,子游担任武城的县官,孔子询问他是否找到了有德行的人,子游提到了澹台灭明,其行为正直不走捷径,不会特意逢迎和巴结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正因为他有如此的品德,所以得到了子游的认可与任用。这也充分体现了行为有原则和底线的重要性,做一个正直的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要远胜过阿谀奉承,趋炎附势,见利忘义,自私自利的人,也终会有实现抱负,自我成长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这几章的内容传达了儒家思想中关于君子德行、人际关系处理和个人品德修养的很多理念,更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指南。</p> <p class="ql-block"><b>5、55437~山西~凤平</b></p><p class="ql-block"> 学习巜论语.雍也篇》第6-12章收获分享: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结党营私.谵媚逢迎.同流合污.孤立善者不可取;安贫乐道虽好,但也需愤世妒俗。</p> <p class="ql-block"><b>6、52149-山东-逍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论语·雍也第六》第二周收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季氏三桓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贤才自傲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普天同效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仲果赐也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子夏冉求贤,</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为儒立道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澹台由径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陋巷乐颜回。</b></p> <p class="ql-block"><b>7、55633~山西~春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学习体会</b></p><p class="ql-block">一是什么是有德行的人。特征是走大路不走小路,非公事不登堂入室。这个给我很大启示,同时也很困惑。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得到重用的机会很少。没有机会,如何实施君子儒呢?而变通做法,德行有损,又是君子不愿欲取。在实施抱负惠民和坚守个人操守之间如何取舍平衡,两者之间可不可以兼容,值得思考。</p><p class="ql-block">二是颜回的甘于贫贱乐而忘忧,之所以能乐在于这种生活是经过思考后顺从天性的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接受。赞叹颜回夫子的安贫乐道。</p><p class="ql-block">三是闵子骞的辞官不受。让人看到圣门贤者的通透,知己所欲和明己不欲。不做权利和财富的奴隶,率性而为须臾不离道。</p> <p class="ql-block"><b>8、55433~山東~屈保娥 </b> </p><p class="ql-block"> 《论语》雍也6 - 12章,字句间皆是生活哲理。孔子评子路果敢、子贡通达、冉求多才,让我明白退休后参与社区事务,也应发挥各自长处,互帮互助。闵子骞拒绝不愿做的差事,提醒我们退休生活要随心而行,不勉强自己。</p><p class="ql-block"> 看着老友患病离去,孔子叹“命矣夫”,让我学会坦然面对生死,珍惜当下相聚时光。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仍自得其乐,让我懂得粗茶淡饭也能过得有滋有味,快乐源于内心满足。</p><p class="ql-block"> 学用智能手机嫌难、学书法怕学不好,这都是借口。孔子批评冉求“画地为牢”,激励我们退休后也要敢于尝试新事物。与人相处,要学子游看重品行,远离是非之人,和正直善良的老友谈天说地,便是最舒心的晚年生活。</p><p class="ql-block"> 《论语》中的这些智慧,跨越千年,依然能为我们的退休生活指引方向。在往后的日子里,我愿以这些教诲为镜,活得通透、自在,在平淡中享受生活的美好,在岁月中沉淀生命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b>9、55529~广东~阳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习《雍也第六》10章感悟</p><p class="ql-block">“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p><p class="ql-block"> 孔子直接指出冉求所谓的“力不足”不是客观的不行,而是懈怠不行道的借口 。我自查自己,也有这个方面的问题,在没有尽力而为的时候就认为自己“力不足”了,为自己的懈怠找理由。 </p><p class="ql-block"> 比如有个卫校同学退休后做了“小草绿天涯”传统中医自愈法的专职义工,凑了我一起去参加了培训,让我有空就去做兼职义工。但是我总认为自己事情多,时间不够用,没有认认真真的死心塌地去为别人服务。</p><p class="ql-block"> 纵观整个社会,有这样心态的人太多太多了,碰上稍微困难的事就打退堂鼓,自认为“力不足”了。</p><p class="ql-block"> 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在以后的日子里尽可能的时常联系圣贤思想,多提升自己的身体力行的能力,争取做圣贤一样的有用之人。</p> <p class="ql-block"><b>10、55408~齐哈尔~道法自然</b></p><p class="ql-block"> 以孔子对弟子及时人的评价为脉络,展现儒家的思想中“仁 知 礼 义”的核心价值,同时揭示了孔子对人性,治学为政的深刻洞察。就颜回“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还其乐 贤哉回也”颜回在当时物质生活如此艰苦,住在贫民窟里一条陋巷中,任何人处于这种环境,心里的忧愁,烦恼都吃不消。可是颜回依然不改其乐,心里一样快乐。这实在很难得。物质环境非常艰难,而颜回心境依然恬淡依旧。读文章很容易,个人修养要到达那个境界可真不简单。颜回不受任何环境影响。难怪孔子这么赞叹欣赏这个学生。三千弟子只有颜回能做到这样修养。我们学习儒家文化,在提高自身的基础上,要做到修身养德,学以致用,无为小人儒。</p> <p class="ql-block"><b>11、55410~天津~落霞</b></p><p class="ql-block">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有感</p><p class="ql-block"> 这一章中冉求说:“自己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自己的能力不够。”夫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冉求对于学习老师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但夫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做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p><p class="ql-block"> 回想自己在过去的人生中也有很多类似冉求这种思想的时候,很多事情在没有做就认为自己不能完成,直接就放弃,在这里我要特别感恩我初中时期的班主任老师。因为自己的学习基础差,接受能力也不强,到了初中阶段学习特别费力,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想要留级去初一从头学起,但是我的老师没有同意,极力劝说不让我放弃。后来在老师的鼓励力和同学的帮助下,以特别理想的成绩进入特别理想的高中、理想的班级。还有上班之后,转岗到财务工作,自己完全不知如何做起,对自己没有信心,我的师傅--全单位最受敬重的老会计鼓励我说:“不会做,还不会学吗?”。师傅给了我信心,加之自己努力补课,后来也是很出色的完成工作。 </p><p class="ql-block"> 《弟子规》中也讲“勿为难、勿轻略”,在我们工作和学习中,不能认为自己这样不行,那样不能给自己画线、结界,一定努力却践行。遇到困难更不能半途而废,轻言放弃。否则,我们一生中又能成办几件事呢?</p><p class="ql-block"> 这里要说到我们当下学习《论语》,开始我们班是300人,现在流失了那么多同学,想想都痛心。就常常告诫自己,一定不能辜负先贤,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排除各种违缘,圆满《论语》学习!不管班级最后还有多少人,一定还有落霞这个名字!</p> <p class="ql-block"><b>12、55616~黑龙江~天佑之</b></p><p class="ql-block"> 在《论语·雍也》第六章里,这段对话,蕴含着深刻的人才观与为政理念。</p><p class="ql-block"> 季康子向孔子询问仲由(子路)、端木赐(子贡)和冉求(冉有)能否从政,孔子对三位弟子的特点了然于心并给出了肯定回答。他认为子路果敢决断,在处理政务时,面对复杂的情况能迅速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这种果断的特质对于从政至关重要,很多时候,政策的推行、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当机立断,不能犹豫不决;子贡通达事理,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无论是与百姓交流还是与其他诸侯国的外交活动,都能做到游刃有余,理解各方需求,化解矛盾冲突,为国家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冉有多才多艺,在政务工作中,无论是经济事务、文化建设还是工程规划等,都能凭借其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推动各项事务顺利开展。</p><p class="ql-block"> 从孔子的回答中,我们能看出他对人才的评判标准并非要求全才,而是强调发挥个人的优势。这也启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企业招聘还是政府选拔人才,都不应过度苛求一个人在所有方面都完美无缺,而是要善于发现和挖掘个体的长处,让每个人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例如在一个企业中,有的人擅长策划,有的人精于执行,有的人善于协调关系,只有将这些不同才能的人合理组合,才能使企业高效运转。</p><p class="ql-block"> 同时,对于个人而言,我们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不断培养和发展它。不要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有所不足而妄自菲薄,而是要专注于提升自己的长处,以长补短。就像子路、子贡和冉有,他们没有因为自身的局限性而放弃从政,而是凭借各自突出的才能在政治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此外,这段对话也反映出从政所需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果敢、通达、才艺等都是从政者应具备的品质,这也提醒我们若有志于从政,就要从多方面提升自己,为服务社会做好准备 。</p> <p class="ql-block"><b>13、55387-黑龙江-清秋</b></p><p class="ql-block">6章学完这章使我们懂得,我们当代学习论语和孔子思想的人不要去和他人比,要努力把自己的特长尽量发挥到极致。那么将来。也会有所成就,天生我才必有用。</p><p class="ql-block">7章学习这一章后让我们明白,在生活当中,身边若有一些品德不好的人。或者他有一些不良嗜好,那么我们要把持住自己的操守,不能让他的恶劣品行影响到自己,要远离他们。</p><p class="ql-block">8章夫子看到自己的弟子有恶疾,不久于人世,非常哀伤痛苦,表现了夫子和弟子的深厚感情。</p><p class="ql-block">9章这一章夫子赞叹颜回,心中有道,即使生活处于困苦之中,也能自得其乐,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就是要有理想,有信念,有坚持,即使生活在困苦中,也要努力拼搏,绝不放弃,并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10章这一章夫子告诉我们,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不要说自己不行,要开动自己的大脑,什么困难都能解决,什么事情都能做好。</p><p class="ql-block">11章这一章夫子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德才学兼备的人,不能做只有学问,没有道德修养的人。</p><p class="ql-block">12章这一章通过夫子和子游的对话可知,夫子极为重视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他问子游的这段话,反映出他对举荐贤才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b>14、55659~黑龙江~春光明媚</b></p><p class="ql-block">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p><p class="ql-block"> 这一章不仅描述了颜回的生活状态,更揭示了儒家对“乐”的定义,真正的快乐源于内在修养而非外在物质条件。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丰富自己的内在修养,不追求高质量的物质生活。</p> <p class="ql-block"><b>15、51008~辽宁~福星</b></p><p class="ql-block"> 在老师的引领下用句读方式已掌握并熟练句读原文。</p><p class="ql-block"> 义理也有一些体悟,如第六章对于真正有贤德之人,必礼贤下士,亲自登门拜访,以一颗真诚心去求贤。而非着于形相,轻慢他人,使真正的人才被埋没!</p><p class="ql-block"> 同时第七章中闵子骞与颜子同科,坚决辞掉季氏的明招。也表现出不违权势所牢笼的高尚品德。</p><p class="ql-block"> 第九章夫子对颜回的安贫乐道表示赞叹,也告诫后世贫能有志非真贫,应志向远大,不可画地为牢,能效法圣贤在平常中踏实去行中庸之道,久久功成自能恢复光明本性圆满人生。</p> <p class="ql-block"><b>16、55646-河北-蒲公英</b></p><p class="ql-block">6.6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才能与优势,应善于发现自身和他人的长处,想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还需不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p><p class="ql-block">6.7 要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不做违背本心之事,面对不合理要求要坚定立场,不被外界压力所裹挟,勇敢追求契合自己价值观的人生道路。</p><p class="ql-block">6.8 面对命运无常,应该保持敬畏之心,学会接受意外与挫折,同时珍惜当下。</p><p class="ql-block">6.9 真正的快乐,源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不要被外界诱惑迷失方向。</p><p class="ql-block">6.10 面对困难时,不要找借口逃避,要直面问题本质,不要自我设限,更不能“中道而废”。</p><p class="ql-block">6.11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学习何种知识,不要只关注个人利益得失,要树立远大理想,提升道德境界,以宽广胸怀和崇高的理想,指引行动。</p><p class="ql-block">6.12 做人要品行端正,坚守原则,明确公私界限的重要性,无论面对何种处境,应保持内心的正直,恪守正道。</p> <p class="ql-block"><b>17、55621~鹤岗~守心</b></p><p class="ql-block">第六章通过季康子和夫子的对话,让我懂得夫子的弟子仲由有决策力,可以从政,端木赐心里通达,做官也没问题,冉求也是可以做官,他有才能。同时也想到在学习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之处,不和别人攀比,学习他人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p><p class="ql-block">第七章敬佩闵子骞的见不善能退。想自己生活中这一点有欠缺,交过不善的朋友,也曾经下流,好在接触了圣贤教育,明白了道理,及时止住了自己的错误思想。这里要感谢文宣老师,让我对人生有了正确认知。</p><p class="ql-block">第八章这一章让我懂得每个人所禀赋的命是不一样的,也知道了能找到从无常走向安乐的道路是多么重要,同时也要感恩先祖德行的庇佑。</p><p class="ql-block">第九章夫子这一章夫子赞叹颜回。我们要学习简朴,无论吃穿,生活中的一切,俭养德。</p><p class="ql-block">第十章这一章说冉求不是不欢喜夫子的道,是力量不足。让我想到自己也时常给自己画界限,觉得自己不行,通过这一章,要让自己有所改变,不否定自己,做事不能半途而废。</p><p class="ql-block">第十一章励志做圣贤,不做小人儒。</p><p class="ql-block">第十二章这一章子游在武城做官,发现了的人才,澹台灭明的人品受到子游的赏识。我们生活中也要做正直有礼的人,提升自己的能力,具备了真才实学,能为大众贡献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的光照亮更多人。</p> <p class="ql-block"><b>18、55423~河北~袁金胜</b></p><p class="ql-block"><b> </b>通过这几章的学习,感触颇深,与大家分享。孔夫子说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夫子对各个学生的优点了如指掌,知人善任是领导用人的艺术,同时,作为我们普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要拿自己的短处去跟别人的长处比,气馁颓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努力弥补不足之处,做出属于自己的成绩,跟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现在比过去好,明天比今天更好,这就是我们个人的奋斗目标。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贤人颜回,安贫乐道,不虚荣不追求物质享受,一心追随孔夫子之道。这也给今人以启示,精神比物质更重要,无数先辈隐姓埋名,舍生忘死,为了祖国的强大不计个人得失,使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们才是中国最闪耀的明星,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作为读书人,我们更应该立志为君子儒,不为小人儒,一切以大局为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不计个人得失,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p> <p class="ql-block"><b>19、55409~辽宁~知足常乐</b></p><p class="ql-block"><b> </b>学习《雍也第六》6~12章感悟如下:6.11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去做个君子似的儒者,不要去做那小人似的儒者。”在现实生活中我要时时刻刻对照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君子似的儒者。</p> <p class="ql-block"><b>20、55369~黑龙江~远洋</b></p><p class="ql-block">第6章: 季康子問聖門高賢是否可以從政,孔子列舉他們的優點,以駁季康子蔑視寒門士子。</p><p class="ql-block">第7章: 季康子想拉攏閔子騫,他寧背井離鄉也不受。不屈權貴。</p><p class="ql-block">第8章: 孔子惜伯牛德行高賢,歎伯牛命不久矣。</p><p class="ql-block">第9章: 顏回不以己悲,在陋室不改其樂。克己復禮,復見天心,卓然自立,超出氣數以外。是孔門後代弟子追隨的榜樣。</p><p class="ql-block">第10章: 冉求好退,藉口力不足,不足的是半途而廢。</p><p class="ql-block">第11章: 孔子儆誡子夏聞性與天道,超出氣數,通權達變,禮義由自己出。</p><p class="ql-block">第12章: 澹臺滅明幸遇孔子賢徒子遊,以禮義自守得到重用。</p> <p class="ql-block"><b>21、55695-山西-木心</b></p><p class="ql-block"> 最有感触的一句话是“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你若不想做,总会找到借口,你若想做,总会找到办法。唯有热爱,才能坚持,唯有坚持,才能致远。</p><p class="ql-block"> 感谢各位老师的认真引领和辛苦付出,你们的大爱大德是我生命里的一道光。🙏🙏🙏</p> <p class="ql-block"><b>22、55400~山東~感恩</b></p><p class="ql-block"> 通過這周的学習,更堅定了緊跟隊伍,不掉隊的信心,夫子的偉願是天下為公,老安少懷,各盡其職,天下一家親。</p><p class="ql-block"> 儘管那个年代,階級分別非常嚴重,可夫子的弟子們,各盡其職,發揮自己的特長,不忘夫子的教誨,閔子騫做了最好的榜樣,不違背良心為官,不為自己的私利。</p><p class="ql-block"> 師生情,如父子,讓人感動心酸。</p><p class="ql-block"> 顔夫子心性圓明,不在外在的生活中尋找快樂,但是他的這种快樂不是一般人能體會到的。這也是自己的目標,早日開智慧!</p><p class="ql-block"> 夫子的學生冉求對老師説,不是老師教的道不好,是感覺到自己的能力有限,有的事情不敢去做。其實本人从一開始就是這樣子,通過的学習,知道了,其實夫子的道,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先从孝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們開始,如果能在家把這些事,盡心盡责的做好了,那恭敬友愛的心充足,自然會延伸到其他人身上,家和萬事興,小家興旺,大家必興旺發达。真的非常感謝感恩聖賢祖先,感恩老師的引領,能在自己晚年再給補上人生該学的一課,天天接受聖賢祖先們的教誨和薰陶,既然有緣成為夫子的學生,就要反思自己的不足,不要給自己貼負面的標籤,就像孟夫子説: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深受啟發,願為君子儒,不為小人儒。緊跟文宣團隊,永不掉隊!!!</p><p class="ql-block"> 再次感恩所有的遇見感恩所有付出的人,您們辛苦了!!!</p> <p class="ql-block"><b>23、55609~山西~静心</b></p><p class="ql-block"> 冉求说:不是不喜欢夫子的道,是力量不足,夫子说力量不足,是在道的中间止住不走,自画界限不前进了,夫子的道就是仁道,仁是人的良心,是日用平常的道,人人能行,推讬家贫,才力不及或误认为仁人是损己利人,就不敢行,或认为仁人必得大大施恩给人怕作不到,其实仁是人的良心,良心是天赋于人的性,就是极贫穷愚钝的人也不能无性,颜子一单食一瓢饮住在荒僻的巷里极贫了,也不为境困改其快乐,所以我们不自暴自弃,认为自己力不足,做事说话念念做到推已及人,用爱己之心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在大道上了。</p> <p class="ql-block"><b>24、55639~河北~学仁</b></p><p class="ql-block"> 本周的学习收获:在生活中,要学会看对方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常有感恩之心,感恩祖先的恩德,感恩祖先的屁佑, 在成长中要立志,立 利她人的,励志做圣贤,不做小人儒,感恩圣贤教育。</p> <p class="ql-block"><b>25、55395~鹤岗~雲雪</b></p><p class="ql-block"> 季康子询问夫子三位弟子是否适合从政,孔子给予了不同评价,仲由作事果断,端木赐通达事理,冉求有才能,对他们有较高的评价,认为他们己经具备担任重要职务的能力,我们要学习他人长处弥补自己不足,不要总说自己不行,大胆突破自我,提升自我,不要半徒而废,不做小人儒,立志做圣贤。</p> <p class="ql-block"><b>26、55687~成都~蕾雷</b></p><p class="ql-block">1、想要做一件事,可以从多个维度的能力入手。但是要想做好一件事,一定要一项优秀的才能。</p><p class="ql-block"> 2、一个人得什么样的病有可能源自于内心情绪、感觉的映射。保持自己的精神和感受的良好状态,也是必备的技能。</p><p class="ql-block">3、精神世界的丰富是我们应该拥有的,不要轻易被外界名利左右。快乐是一种本真、自然的东西。</p><p class="ql-block">4、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要通过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做和不做是态度问题,不是能力问题。</p><p class="ql-block">5、澹台灭明只走正路不走捷径小路。启示我们行为做事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以及判断标准。这样不会犯其他人同样犯的错误,也不会误入歧途。</p> <p class="ql-block"><b>27、55582~黑龙江~赵萍</b></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才能舆优势,要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無論從事何种职业,學習何种知䛊,不要关注个人利益德失,要树立遠大理想,提升道德境界以,以宽广胸怀和崇高的理想,指引行动,做人要品行端正,坚守原則明,明确公私的重要性,無論面對何种處境应保持内心的正直。</p><p class="ql-block"> 感恩🙏🙏🙏🌹🌹🌹各位老师的认真引领和辛苦付出,你们的大爱大德是我生命里的一道光🙏🙏🙏🌹🌹🌹</p> <p class="ql-block"><b>28、55595~广东~风雨中的宁静</b></p><p class="ql-block">第6章:通过季康子询问夫子三位贤士分别是仲由,端木赐,冉求是否可以从政的事,夫子说仲由有决断,赐心里通达,冉求有才能,他们从政有何难!季康子语气傲慢轻视,想求贤又看不起贫贱的贤士,当时的阶级之分十分残酷。</p><p class="ql-block">第7章:季氏想闵子骞作他费县的官,以闵子骞的孝名远扬来收复人心,闵子骞辞了,对使者说要是再来,就往上游齐国去。可以看出贤士不为利禄名利所笼络,保持自己的初心,不与其合流同污。</p><p class="ql-block">第8章:冉伯牛为夫子的十大弟子德行科,有不可挽回的不治之症,夫子叹息,他必定是身心无愧,正命而死。当我们身不由己的时候,要坦然面对,以积极的心态去行动。</p><p class="ql-block">第9章:讲颜回不管食宿简陋,家里如何的贫困,也不改他的一心向道的乐,其心不违仁,克己复礼。我们要学习颜回的圣贤之道,不为功名利禄挺而走险,要实事求是,知行合一。</p><p class="ql-block">第10章:冉求与夫子的对话,说不是不喜欢你的道,而是力不从心,夫子说而是你自己限制了自己,半途而废止步不前。夫子的道是日用平常的,行道不难,难得是天天行。就像我们现在学经典一样,天天学,坚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废,自己没有意志坚定,容易泄气,肯定是不行的。</p><p class="ql-block">第11章:子谓子夏曰:“女( rǔ)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里说的小人不是贪利为己的小人,是读书中的小人,笃信好学,道德品质没有问题,但是没有远大志向,得过且过。夫子对弟子的教导因人施教,有时候做事学习要懂得变通,不要死脑筋,做到圆通无碍。</p><p class="ql-block">第12章:讲夫子问子游在鲁国武城做县官时有没有得个人才?答有个叫澹台灭明的人做事公正无私,从不谄媚逢迎上司,因为在当时社会做官不巴结上司,处处遭刁难,派到偏僻的地方,没有出头之日,而子游恰为夫子十大弟子之一的文学科,所以子游赞澹台灭明做事合乎义,是个人才。这章告戒后辈们做人做事或取或给要合乎义才不会偏。</p> <p class="ql-block"><b>29、5519~山西五台~效平</b></p><p class="ql-block"> 《論語》雍也第六至十二章收获作业:首先感恩天地萬物!感恩祖国培養護估!感恩圣啟迪心智!感恩文宣老师精讲!感恩各位义工老師辛苦付出!感恩各位同学在此群相遇!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夫子説:由也果,赐也達,求也艺。夫子对每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都心理象明镜似的,但是夫子不明指出,事事、日日、时时、想引导学生走到正确的道路上,让每位学生都想成为国家的动梁之才、有用之人,对代学生象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知人善任是为老师用人的本领,但是每个学生都有长处,学长处增加正能量,努力弥补不足之处。用一面镜子来反照自己,夜以继日的学习,来完成圣人的指导思想,而奋斗终身,努力前进!</p> <p class="ql-block"><b>30、55698~河北廊坊~幸运儿</b></p><p class="ql-block"> 学习《论语》雍也第六6~12章心得:本周跟随文宣老师通过诵读《论语》中的这几则内容,我深刻感受到儒家思想中蕴含的修身、处世与为政智慧,这些经典言论跨越千年,依然能为我们的人生提供宝贵指引。文中的这些内容,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们如同一面镜子,让我审视自己的言行;又如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以这些思想为指导,不断修身养性,提升自我,在为人处世和工作中践行这些智慧,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31、55472~辽宁~飔飔</p><p class="ql-block"> 冉求日“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p><p class="ql-block"> 一件事不想做总会找出各种理由,若想去做总会克服各种困难去实现。学习论语是我心中一直的愿望,面对被称《东方圣典》的论语终于有机会在文宣老师的精心引领下得以学习,此时年已奔六,虽记不住,但每每听到老师的讲解就激动,都认真反复听二遍,想来自已也很惭愧曾经在年轻时浪费了那多的时光,眼下只有抓住当下跟住老师队伍努力学习圣人思想,因为孟子说人人皆可成为尧舜,我必努力之。</p><p class="ql-block"> 感谢各位老师的引领和辛苦付出,老师们的大爱大德是学生的镜子用以反观自照,学习圣人,用圣人思想来生活修身,努力前进活成一束光照亮有缘人,传承圣人教诲。</p><p class="ql-block"> 感恩天地萬物!感恩祖国培養護估!感恩圣啟迪心智!感恩文宣老师精讲!感恩各位义工老師辛苦付出!</p> <p class="ql-block"><b>32、55510~大连~少华</b></p><p class="ql-block"> 季康子问这几个人能不能从政,夫子告诉他每个人的情况,你作为领导,能不能用,你自己判断即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观,我们不能期盼每个人都是圣人,即便是圣人如夫子,我们也不能总是去代替别人看这个世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长和优点,我们可以告诉别人我们了解的情况,可以告诉别人我们探寻世界的方法,但是我们不要替别人做决定。</p><p class="ql-block"> 夫子说:颜回真是太贤德了!每天只有一碗饭,一盆水,身居陋巷之中,任何人可能都无法忍受这样清苦的生活,而颜回却乐天知命,安贫乐道。颜回确实是太贤德了,颜回的贤德不是谁都能做到的。</p><p class="ql-block"> 真正力不足的人,应该是努力为学,身体力行,真的做不到再停下来,不要还没做就告诉自己做不到!</p><p class="ql-block">我们要以君子为目标而为圣人之学,不要以小人为目标而为圣人之学。</p><p class="ql-block"> 澹台灭明的行为:走路不抄不合规矩的近道,说明这个人心中是有规矩的,你可以说他不懂权变,但至少他有规矩,小事儿上都这么有规矩,自然不容易去犯大错误;没有公事不去领导家,说明他没有私欲,不需要通过去领导家拉关系去给自己办私事满足私意。能做到这两点的人,那肯定就是个贤德的人了。</p> <p class="ql-block"><b>33、55606~四川~如</b></p><p class="ql-block"> 听了文宣老师的早课,受益匪浅,感恩一切相遇!!!</p><p class="ql-block"> 学习孔夫子的思想,不和人攀比,远离身边品德不让人尊重的人。学习好圣贤文化落实其中,把握好圣人之道,通过自己的行为体现出来,建立一个好的家道家风来引领子孙后代。人生无常,遇到不好的事不要怨天尤人,把握好当下,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和后悔。</p> <p class="ql-block"><b>34、55497~河北保定~曦蔓</b></p><p class="ql-block"> 学习《论语》雍也第六收获分享:发扬自己的优点,要远离不善之人,生活不如意的时候不怨天尤人,管好自己的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过好当下,做事要有信心,积极,让圣人的思想落地在生活中。</p> <p class="ql-block"><b>35、55703~河北~静心</b></p><p class="ql-block">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p><p class="ql-block"> 这一章不仅描述了颜回的生活状态,更揭示了儒家对“乐”的定义,真正的快乐源于内在修养而非外在物质条件。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丰富自己的内在修养,退休后的生活一切从简,坚持学习,乐观助人,传承中华文脉!</p> <p class="ql-block"><b>36、55704~河北~花舞琉璃</b></p><p class="ql-block">6.季康子问:“仲由这个人可以教他从政作官吗?”夫子说:“仲由他有决断,对于从政有何难呢?”季康子说:“端木赐可以教他从政作官吗?”夫子说:“赐他心里通达,对于从政有何难呢?”季康子说:“冉求可以教他从政作官吗?”夫子说:“冉求他有才能,对于从政有何难呢?”</p><p class="ql-block">7、季氏教闵子骞作他费(mì)县的宰官。闵子骞对使人说:“你好好的给我辞了,要是有再招我的,我就必在汶( wèn)水上头齐地里去了”</p><p class="ql-block">8、此章是讲夫子非常优秀的学生冉伯牛有了病,夫子去看望问候。伯牛躲在屋里不肯开门,因为他病得实在太重了,怕夫子见到难过。夫子只好绕到窗前,让伯牛把手伸出来看看。伯牛从窗户里面伸出手来,夫子拿着他的手说:“你怎么病得这么重啊,是要死亡了吗?是你所秉的命薄弱啊!像你这样的人竟然有这样的病!像你这样的人,怎么竟然有这样的病呢!</p><p class="ql-block">11、孔夫子对子夏说:“你要为( wéi)个君子读书人,不要为( wéi)个小人读书人</p> <p class="ql-block"><b>37、55657~北京~明</b></p><p class="ql-block"> 6.在这一章中夫子说: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可以看出夫子对自己的每个学生的优点都有准确的评价,认为他们已经具备担任重要职务的能力。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就要学人之长,补己之短。</p><p class="ql-block"> 7.从闵子骞拒绝出任费县宰官,可以看出圣门弟子坚持操守,不被物欲所牵,见不善而退的品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要把握好自己,不受品行恶劣的小人的影响,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p><p class="ql-block"> 8.夫子看到自己的弟子有恶疾离世,悲痛哀伤,可见夫子与弟子的深厚情感。</p><p class="ql-block"> 9.夫子赞颜回:心中有道,虽在困苦之中,也能自得其乐。学习这章我们要学先人的这种精神。</p><p class="ql-block"> 10.学习这一章,使我们认识到:人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只要有信心、有勇气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11.夫子告诉我们要做才德兼备的人,不做只有学问没有道德修养的人。</p><p class="ql-block"> 12.通过夫子和子游的对话,看出夫子极为重视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反映出他对举贤荐能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b>38、55629~黑龙江省~玥玥</b></p><p class="ql-block">我们生活中也要做正直有礼的人,提升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之处,不和别人攀比,学习他(她)人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应该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不断培养和发展</p><p class="ql-block">感恩[合十][合十][合十][玫瑰][玫瑰][玫瑰]文宣老师和所有义工老师们的辛苦付出,让我在学习圣贤文化中领悟到心中有爱,天地自然宽广,感恩[合十][合十][合十][玫瑰][玫瑰][玫瑰]</p> <p class="ql-block"><b>39、55639~河北~学仁</b></p><p class="ql-block"> 本周的学习收获 在生活中,要学会看对方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常有感恩之心,感恩祖先的恩德,感恩祖先的屁佑, 在成长中要立志,立 利她人的,励志做圣贤,不做小人儒,感恩圣贤教育</p> <p class="ql-block"><b>40、55477-黑龙江~鑫鑫</b></p><p class="ql-block"><b> </b>学习《论语》雍也第六的收获:本章夫子对优秀学生的认可,才能承担的重要职务。圣门弟子坚持操手,不被物欲所牵。见不善而退,警醒我们做一个有品德的人。夫子夸赞颜回,只要有道,有困苦,也要自得其乐。要做才德兼悖的 ,要做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夫子举贤存能的重要。</p> <p class="ql-block"><b>41、55614~句读明星~金籽含</b></p><p class="ql-block"><b></b>《论语·雍也》第六至十二章展现了孔子对从政者品格与儒者精神的深刻思考。</p><ul><li>季康子询问仲由、子贡、冉求是否适合从政时,孔子分别以"果"、"达"、"艺"评价三人,揭示了一个优秀的从政者需要决断力、通达事理和多才多艺的综合素质。这三种品质不是简单的技能叠加,而是人格修养的外在表现。</li><li>闵子骞拒绝季氏任命时表现出的清高气节,与颜回"一箪食,一瓢饮"的安贫乐道相呼应,构成了儒家精神中最为珍贵的部分——在物质匮乏中保持精神富足。这种超脱物欲的生命态度,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对更高价值的坚守。</li><li>冉求以"力不足"为由推脱实践孔子之道时,孔子尖锐指出"今女画"——不是能力不够,而是自我设限。这提醒我们,真正的障碍往往不是外在条件,而是内心的畏难与懈怠。子夏被嘱咐要做"君子儒"而非"小人儒",进一步区分了儒学实践者的境界差异。</li><li>“澹台灭明"行不由径"的细节,看似微小,却体现了一个人正直不阿的品格。这些篇章共同勾勒出儒家理想中的人格图景:既有经世致用的才能,又有超然物外的气节;既积极进取,又有所不为。这种完整的人格修养,对今天的我们仍具深刻的启示意义。</li></ul> <p class="ql-block"><b>42、55456~黑龙江~乐乐妈</b></p><p class="ql-block"> 学习体会:孔子的学生生病了 他去看望 非常悲痛的安慰学生 像一位父亲一样亲切。孔子看人特别透彻,优点缺点都看的非常明了。</p> <p class="ql-block"><b>43、55706~山东~静默如初</b></p><p class="ql-block"> 同样是孔子的学生,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优点,不要攀比任何人,年轻人都要好好学习,要让别人学习自己的优点,要建立好自家的家风</p><ul><li>结合神童的演说</li></ul><p class="ql-block"> 在生活当中有一些品德不让人尊重或不良习惯,我们要认清对错,与人交往的一个标准</p><p class="ql-block"> 要有无常观,做好无常准备,当无常来到时,要能有准备的接受无常的到来,把握住当下遇到的事情,不要说自己不行,凡事要大胆的突破自己</p><p class="ql-block"> 不要做读书当中的小人汝,要立志做圣贤,要做一个有志向的人</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的让自己做一个正直的人,是金子到任何地方都会发光发热,要做一个足够优秀的人。</p> <p class="ql-block"><b>44、55388-黑龍江-丁香</b></p><p class="ql-block">6 通過這一章的學習,了解到季氏對聖門高賢 寒賤士子的輕賤和古時從政的基本標準:果敢 通達 才能!</p><p class="ql-block">7 閔子騫對季氏的聘用,不為所動,體現了他不諂媚 不趨炎附勢,我們後世人應學習閔子高尚風格</p><p class="ql-block">8 伯牛列德行科,病死,是因他氣質薄弱,正命而死</p><p class="ql-block">9 夫子讚歎顏回 居陋巷 一單食 一瓢飲,卻樂在其中,說明貧富是身外的境遇 與心性沒有關係</p><p class="ql-block">10 冉求走在中道上就停止不前 夫子說他自己給自己畫上界限不往前進了</p><p class="ql-block">11 因子夏為人拘守小禮 所以夫子叫他做個君子儒</p><p class="ql-block">12 澹臺㓕明在子遊手下做事,從不對子遊逢迎諂媚,所以子遊說他是個人才</p> <p class="ql-block"><b>45、55702~河北廊坊~解悦娜</b></p><p class="ql-block"> 本周论语感悟分享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我们需要有好学的品质,生活中可以忍受清苦、孤独,但更要懂得知足常乐。</p> <p class="ql-block"><b>46、55471~山西~红霞</b></p><p class="ql-block">6章:季康子向夫子询问仲由,端木赐,冉求可以从政吗,夫子说明了这几位高徒的长处,说了他们可以具体做哪方面的事情,夫子对学生们特别了解。圣贤们只求用心做事,只是他们生活的年代贵族当权,贫贱之人是没有办法实现才能报效国家。</p><p class="ql-block">7章:闵子骞素有孝名,季氏想让他去做费县的宰官。借他的名誉收服费县的民心,闵子骞不从他。</p><p class="ql-block">8章:伯牛病了,夫子去看望他,非常痛心,叹息到,这个人怎么会有这样的病呀!足见夫子惜才。</p><p class="ql-block">9章:夫子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颜回乐在其中。现下我们生活在这个伟大的国度,定要带着感恩之心,学好圣贤文化,为普及圣贤文化做力所能及的事。</p><p class="ql-block">10章:冉求说夫子的道好的很呀,只是我的能力不够,不明白其中的真奥。夫子说是他自己止步不前了,也是鼓励他学到要勇猛精进,不可懈怠。</p><p class="ql-block">11章:夫子告诉子夏要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也是告诉后学者要立大志向。与天道合一,超出气数,通权达变。</p><p class="ql-block">12章:子游在做武城宰时,夫子问他有没有好的苗子可以引荐给夫子学道,子游推荐了澹台灭明。</p> <p class="ql-block"><b>47、55709-河北-夏日冰红茶</b></p><p class="ql-block"><b> </b>本周学习心得《论语.雍也第六》</p><p class="ql-block">夫子关爱每位学生,了解每位学生的特长,给予客观评价。践行中庸之道。</p> <p class="ql-block"><b>48、55373-河北-鹿莹</b></p><p class="ql-block">6.6鲁国权臣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子路、端木赐和冉求能否从政,孔子分别指出了这三个人的才能,并表明了让他们从政不会有什么困难的态度。说明孔子对自己的学生非常了解。</p><p class="ql-block">6.7闵子骞因为季氏僭越犯上,不仁不义,不愿意到季氏手下做官,说明孔子重视“仁”、“德”的教育思想在学生身上得到了体现。</p><p class="ql-block">6.8孔子看望冉伯牛时一方面安慰、鼓励他,另一方面对他身患重病又十分难过。对于好人不能健康平安而身患重病,孔子只好归之于命运,也是在无奈时发出的感慨。</p><p class="ql-block">6.9颜回身处陋巷,过着贫困的生活,却不改变自己的乐趣。这告诉我们一生追求的人生境界,不应该是物质的富裕,而是内性的修养。</p><p class="ql-block">6.10冉求说:“不是不喜欢先生的学说,是我能力不够。”孔子对冉求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畏难情绪,没有简单地批评,而是为他分析原因,这体现了孔子对学生的教导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p><p class="ql-block">6.11孔子对子夏的告诫,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体现了长者对晚辈的希望和要求,也是对所有人的提醒。</p><p class="ql-block">6.12子游在孔子问有没有发现人才时,称赞澹台灭明不走捷径、不拉关系,说明他能从人的品德、才干上考察人。“孔子对自己曾经收过这么一位学生有了重新认识,他“状貌甚恶”,曾被误以为没有才能,因而未受重视;但此人“退而修行”,后来成为了七十二贤之一。</p><p class="ql-block">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学习《论语》了,一方面跟随老师练习句读,非常欢喜,另一方面听老师讲解义理,力求对经典内容有一些深入理解。感恩各位老师的支持和付出。</p> <p class="ql-block"><b>49、55527~黑龙江~王红梅</b></p><p class="ql-block"> 《雍也第六》学习感悟:这几章的学习到孔夫子对弟子的认可和态度,各自的能力不一样,都能为国家做贡献!我们也要学习他们那种严谨好学,胸怀天下的所做所为!还要学习颜回高尚的品质,在那艰苦的年代里,精神状态依然那样快乐的生活!做个真实的自己,不虚荣!</p> <p class="ql-block"><b>50、52124~山东~喜乐</b></p><p class="ql-block">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p><p class="ql-block">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之区别,“君子儒”是指懂得大道,有仁德,有高尚人格的人;“小人儒”则指只知眼前利益,不懂大道,品格平庸的人。</p><p class="ql-block">儒家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p><p class="ql-block">君子儒者,为治国平天下而学,以利天下人为己任,有着大器和大胸襟。小人儒者,为一己之私利而学习,器量狭小。</p><p class="ql-block">如今学习圣贤文化,落实日常行动中,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p> <p class="ql-block"><b>51、55542~黑龙江~优雅</b></p><p class="ql-block">6章孔夫子对他三个弟子的评价,说仲由办事果断,端木赐通情达理。冉求多才多艺,他们都能参与政事。</p><p class="ql-block">7章季氏派人通知闵子骞,让他当季费城的长官。闵子骞告诉来人,说好好的为我推辞,再有人来找我,我就逃到汶水那边去。</p><p class="ql-block">8章冉牛病了,孔夫子去探望他,说到没办法,这样的人竟然得这样的病!</p><p class="ql-block">9孔夫子说,颜回真是大贤人,用一个竹筐盛饭,一只瓢喝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却能照样快活!</p><p class="ql-block">10章冉求说自己的能量不够,孔夫子说,如果真的力量不够,你就半途而废,如今你却画地为牢,不肯前进。</p><p class="ql-block">11章孔夫子对子夏说,你要做个君子式的儒人,不要做小人式的儒人。</p><p class="ql-block">12章孔夫子问子游担任武城的长官,发现优秀人才了吗?子游回答,有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不是公事,从不到我这里来。</p> <p class="ql-block"><b>52、55493~天津~杨宗文</b></p><p class="ql-block"> 学习论语知耻辱,通过圣人看到自己小人一面,看到(见)自以为是的自己。利人者昌(达),修为自己者明。知自己为小人者是为自知之明也(圣贤也)。</p> <p class="ql-block"><b>53、55564~兰州~琰茹 </b></p><p class="ql-block">6.6 仲由果敢,端木赐通达,冉求有才华,都是人才。对人才的评价应该多元,实现路径也是多元的。日常培养孩子也应该多看到孩子优点。</p><p class="ql-block">6.7 闵子骞做人做事有节操,且尊重老师的立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也会面临不符合道义的诱惑,要学习闵子骞坚持原则,坚守节操。</p><p class="ql-block">6.8 生命无常,我们要尽量接纳无常,珍惜当下。</p><p class="ql-block">6.9 内心越丰盈,对外在的物质追求越简单。尽可能丰富自己的内在,降低物欲。</p><p class="ql-block">6.10 我们做不成事,常常不是力不足而是自我设限、画地为牢,裹足不前根本没有出发。</p><p class="ql-block">6.11 读书人的境界也有高低,有的人只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做有大义的儒。</p><p class="ql-block">6.12 今天有太多事都追求快速见效,没有遵循大道,投机取巧虽然可以快速达成目标,却有可能误入歧途。</p> <p class="ql-block"><b>54、55567~河南~石金凤</b></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圣贤文化,让我在生活中遇事不慌,做事有分寸,能换位思考,多找优点,遇事不再怨天尤人,而是学会接受!</p> <p class="ql-block"><b>55、55534-太原-静-学习</b></p><p class="ql-block"> 收获感悟:季氏对于圣门高贤轻慢骄傲,夫子不禁下泪;闵子不愿为季氏所收复,所以不为他所用;伯牛有病夫子认为是正命而死,感叹道咋么就被先儒认为是恶疾呢?人要能心性无亏,完全了性体其中的乐不是世俗人所知道的;夫子的道就是日用平常,但是能坚持难啊小人儒不是世俗没有人格的小人是儒中的小人,凡以礼义自首,不会逢迎的皆被遗弃,子游能得人才,是圣人为正家发,无足为奇。</p> <p class="ql-block"><b>56、55653~河北~水中花</b></p><p class="ql-block"> 感悟:孔子对弟子的谆谆教诲,展现了他作为教育家的殷切期望和温暖情怀。例如:“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不仅体现了颜回的安贫乐道,更展现了孔子对弟子精神世界的重视。孔子认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远比物质条件更重要,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尤其是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如何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正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b>57、55391~黑龙江~付英芝</b></p><p class="ql-block"> 本周学习了《雍也第六》6—12章,孔门的十哲先贤除了宰我未被列入,另外九位全部整理其中。</p><p class="ql-block">6.6章 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看似各有其才,各有所长,但是对于从政,子曰:“于从政乎何有?”这也说明众弟子虽各有专长,但对于道却是已升堂入室守中道而不出其位,对于从政则游刃有余。</p><p class="ql-block">6.7章 闵子骞为费宰之辞,其中既有果决、亦有通达,明白季氏请为宰之为何,辞却之心、辞却之言之坚定,以德行为重不可偏费。义正言辞——不畏权、不贪官、绝不沾染污浊。</p><p class="ql-block">6.8章 伯牛有疾章。伯牛亦列入德行科,得了重疾,不能再将圣学广而行之,所以夫子连连感叹惋惜——“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p><p class="ql-block">6.9 贤哉回也章。颜回夫子虽英年早逝却已经和夫子之德同,被后世尊崇为复圣。其德行的成就就在本章,“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对世俗人所追求的不屑一顾,亦乐在其中。反思己心功名利禄虽可看淡,然未能做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颜回夫子的“箪食瓢饮”之淡泊,全然的无畏怎可同日而语啊!</p><p class="ql-block">6.10 冉求之非不说子之道章,前面我们学过,夫子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与此章的“子之道”皆为一理,冉求说“力不足者”是舍去了中道,不能久久功存于本体,自己为自己设限所以不能做到。</p><p class="ql-block">反思自己:自己畏难时经常说“我不行”、见人做事感叹自己“做不了”不如别人,内心懊恼,内心减损自己的能量遇事就退。就如——冉子的力不足也。学习本章后明白了,不思只恒信坚定守中而行就是。</p><p class="ql-block">6.11章 子夏之为小人儒。</p><p class="ql-block">思己:之前学习就注重字意,侃侃而谈己之意,认为自己想的就是理,就如同夫子说的,未能明理怎能达时,圆通无碍呢?所以子夏列入文学科,执着于文字未能力行实践,吾之鉴也。</p><p class="ql-block">6.12章 子游为武城宰得一贤士,是吾学习榜样——“澹台灭明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公正无私、以义而行事。</p> <p class="ql-block"><b>58、55623~黑龙江~阳光</b></p><p class="ql-block">孔子的学生众多,他们各有自己的有点,我们生活中,不要和别人攀比,我们要好好学习,让别人学习自己的有点,实践良好的家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生活有一些品德不让人尊重或不良习惯,我们要认清对与错,与人交往要有一个标准和底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有无常心,做好无常准备,当无常来到时,要有准备的接受无常的到来,珍惜当下的所有人和事,不要说自己不行,凡事要大胆的去做,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要做书中当中的小人汝,要立志做圣贤,要做一个有志向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活自己做一个正直正念的人,努力做一个优秀的人,活成一束光!</p> <p class="ql-block"><b>59、55593~齐齐哈尔~李忠华</b></p><p class="ql-block"> 孔夫子对待弟子的认可态度,都能为國家做贡献。胸怀天下的所做所为,给了客观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b>60、55560-河北廊坊-凌韵</b></p><p class="ql-block">《論語.雍也第六》6-12學習體會:孔子与弟子的几千年前对话,“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儒是运用道的精神,做有仁德品格高尚的人,心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要有大胸襟大气度的人格的人,让我深刻体会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在颜回身上看到在艰难的生活中,依然坚持追求精神生活,并乐在其中的乐观主义精神。今天我们的生活虽以富足,但不能铺张浪费,认真的对待生活。在学习伯牛有疾这章提醒自己,善待当下的自己,健康的生活,用无常观随时准备未来的道路,不怨天不由人,坦然的面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61、55375~齐齐哈尔~好运来</b></p><p class="ql-block">《论语》雍边篇第六,6一12,孔子对三个学生给予较高评价,能担任重要的职务,果断,通达,多才多艺等能力,闵子骞,乱事不想当官,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会跑到汶水那边,,孔子对恶病遭遇归之于命,无可奈何,可见有些事,是人力无所无法挽回的,颜回品质高尚,不讲究吃住有多好,精神世界充实,冉求讲,认为自己能力不够,孔子讲,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思想有问题,孔子对他提出批评,孔子对子夏说,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君子式的学者,不要做缺少道德修养的小人式的学者,总结孔子不思想做君子式学者,不做小人学者,孔子培养的学生,有能力和水平,能担任重要职务。感谢文宣老师,感谢所有义工老师辛苦付出,感谢所有同学们,有你真幸福呀[抱拳][调皮][玫瑰]</p> <p class="ql-block"><b>62、55520~河北~叶子</b></p><p class="ql-block">6.6,孔子以“果”(果断)、“达”(通达)、“艺”(多才)分别评价弟子,说明为政需不同才能。领导者应知人善任,根据个人特质安排职位,发挥各自优势,用人重才更重德,自身还需正直。 </p><p class="ql-block">6.7,闵子骞宁隐退也不屈从权势,展现独立人格。启示我们坚守原则,不因利益妥协,在污浊环境中保持精神高洁。</p><p class="ql-block">6.8,孔子痛惜贤者遭厄运,体现对弟子的深情与对命运的无奈。提醒我们坦然接受人生无常,珍视情谊与当下。</p><p class="ql-block">6.9,颜回安贫乐道,在困苦中不改其志。强调精神富足高于物质享受,启示我们应追求内在充实,不为外物所累。</p><p class="ql-block">6.10,孔子批评冉求“自我设限”,指出失败多因半途而废,而非能力不足。启示我们需突破心理障碍,勇于实践,而非预先否定自己。</p><p class="ql-block">6.11,孔子区分“君子儒”(德才兼备)与“小人儒”(功利虚伪),强调学问须以修德为本。告诉我们为学做人当内外兼修,以道德为根基。</p><p class="ql-block">6.12,澹台灭明行事正直、公私分明,子游以此说明选才首重德行。为政者应任人唯贤,倡导公正廉洁,杜绝私心与捷径,坦然接受无常,但求问心无愧。</p><p class="ql-block">[图片]</p> <p class="ql-block"><b>63、55552~山西~感恩</b></p><p class="ql-block">6.夫子与三位弟子对话说仲由有决断,端木赐心里通达,冉求有才能他们对于从政有何难。</p><p class="ql-block">7.季氏教闵子骞做他的费县的宰官,闵子骞对使人说,你好好的给我辞了,要是有再招我的,我就必在汶水上头齐地里去了。</p><p class="ql-block">8.伯牛有了病夫子去问的,自从窗户间拿着他的手说要死亡了是他所秉的命薄弱啊,这个人竟然有这样病呢。</p><p class="ql-block">9.颜回使一个竹箪盛饭,使瓢喝湯,在僻陋的巷住,人不能挡了这忧愁。颜回他不改他的快乐,夫子说好的很啊,颜回。</p><p class="ql-block">贫富是身外的境遇,于心性没有关系,心性不因外界的所增减。孟子曾说,君子所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人要能心性无亏完全了性体,其中的乐不是世俗人能以知道的。</p><p class="ql-block">10.冉求说不是不欢喜夫子的道,力量不足呢,夫子说力量不足的是走在道的中间就废了,止住不走,现今你就是自己画住界限不往前进了。</p><p class="ql-block">夫子的道,就是日用平常的道,不仅平年长行,还要下学上达踏实去做,非健强不息合天同体不容易做到,冉子天性好退无怪乎自画不前。</p><p class="ql-block">11.夫子告诫子夏你要为个君子读书人,别为个小人读书人。</p><p class="ql-block">12.子游为武城的县官,夫子说,你得着个人才了么,子游说,有个姓澹台名灭明的,他走道不从小路,不是有公事没有曾到我偃的屋里来奔走呢。</p> <p class="ql-block"><b>64、55393~河北~平安吉福</b></p><p class="ql-block"> 第6章:用人之道:人的德行重于门第。</p><p class="ql-block">选贤举能,看重人品,不因寒门子弟,而错失人才。</p><p class="ql-block"> 依照圣贤弟子的品行去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7章:闵子骞孝道,孝悌之典范。</p><p class="ql-block">见善则行,不善而退。不贪图富贵,改变天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8章:夫子告诫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夫子叹息伯牛品行高尚,得病而死。使我们明白无常无处不在,不怨天尤人,坦然面对。思考人生意义何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9章:颜回安贫乐道</p><p class="ql-block">颜回不因外境而心性有亏,丧身辱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0章:中庸之道,不可半途而废。</p><p class="ql-block">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笃定前行不可止。</p><p class="ql-block">夫子劝诫冉求一生行道不止。不给自己人生设限,突破自己,人生有无限可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1章:为君子儒,不为小人儒。</p><p class="ql-block">夫子警戒弟子子夏,不能为己私利而生,要为天下苍生行天道谋福祉。人人皆为尧舜,佛说</p><p class="ql-block">人人皆具有佛性。神仙本是凡人做,只因凡人意不坚。坚定自信我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2章:用人选贤举能。</p><p class="ql-block">子游用人交友,选择结交品行高贵的君子,避开阿谀奉承,爱攀缘的小人。</p><p class="ql-block">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p><p class="ql-block">别担心没位置,要担心能值得;别怕没人懂,要让自己值得懂,提升自己价值,变为更优秀的人。</p> <p class="ql-block"><b>65、55445~累龍江~于泓潔</b></p><p class="ql-block">第六章:仲由的做事果斷,端木賜的心體通達,冉求的才藝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學聖人之道,從自身做起,改變自己,帶動家人,影響更多人。</p><p class="ql-block">第七章:閔子騫在家盡孝,在國盡忠。</p><p class="ql-block">第八章:珍愛生命,注重健康。一旦有病或離開,從容淡定去面對,留厚德淡明利。</p><p class="ql-block">第九章:學習聖賢文化多年,無形改變了自己在吃穿用等方面的奢侈。生活越來越簡樸簡單了。</p><p class="ql-block">第十章:做事既不能半途而廢,又不能給自己圈了界限不前進。</p><p class="ql-block">第十一章:讀書志在聖賢,我要立志做聖賢。</p> <p class="ql-block"><b>66、55607~黑龙江~娟</b></p><p class="ql-block">学习《雍也第六》6~12章的感悟:</p><p class="ql-block">第6章孔老夫好的哲理是都在生没中体现的。他的弟子各有所长,能够从政做事儿。在我们现在生活中的人们也是各有长处各有所短,取长补短,互相助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7章从闵子骞的身上告诉我的要与好的环境溶合,不好的要学会拒绝。也就是随心而行,不勉强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8章感受到要珍惜当下,要爱惜身体,身体健康最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9章让我懂得居住简陋,粗茶淡饭也能过得有滋有味,关键在于快乐源于内心深处的丰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10章感悟</p><p class="ql-block">1.是做事情没能全力以赴就找其他的借口认输了。就那我刚刚退休那会儿,单位要留用我,自己也想去工作是。但是当时也不知道怎么的了就是不能安时出门,就找理由去不了了。现在想想不就是自身没做努力还找其他的理由放弃了。</p><p class="ql-block">2是我女儿在中考时候的事儿,当时她的成绩说实话不够好,还得努努力也就能够我们地区的二级重点高中(铁一),可是她听一级重点高中(实验)老师来做动员她就有想法了,可是班主任说让她报铁一,不让她报实验。她就认为为什么不让我报呀,最起码得让我试一试吗?也是这鼓劲到中考结束她还真的如愿以偿考上了实验高中。只要全力以赴坚持住不放弃就没有"力不足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11章立志不做小人儒,要做圣贤儒。</p><p class="ql-block">感恩所有的义工老师为我们付出,特别是文宣老师我也是让您担忧的同学之一了,我在此向您说以后不要让您担心了,有事儿提前向您告知。就分享到这了再次感恩感谢所有的义工老师人辛苦啦🙏</p> 繁体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