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石斋杂记(四十八)梅舒适钓台书碑

蓝银坤

<p class="ql-block">兰石斋杂记(四十八)</p><p class="ql-block"> 梅舒适钓台书碑</p><p class="ql-block"> 蓝银坤</p><p class="ql-block"> 桐庐严子陵钓台碑园的书法征集,当时即考虑将中国台湾省、香港、澳门以及受汉文化影响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代表书法家也作为征集对象。征集委员会通过各种渠道,取得以上地区颇负盛名的书法家的作品。日本篆刻开宗立派的篆刻家梅舒适先生的作品,是通过笔者的老师西泠印社老社员林乾良先生从中联系征集的。</p><p class="ql-block"> 梅舒适出生于日本大阪(1916—2008年),本名稻田文一,雅号老梅,曾就读于大阪外国语学校(现大阪大学外国语学部),主修中文。他专注于篆刻艺术,创立了书法篆刻学术研究团体“篆社”,深入研究中国古印和吴昌硕篆刻等印风,并以其丰富的创造力和高雅的审美趣味,确立了独具一格的新印风。曾先后担任日本篆刻家协会理事长,日本书艺院理事长,日展评议员等职务。当时他在中国受聘为上海交通大学顾问教授,西泠印社名誉理事(后为名誉副社长)。</p><p class="ql-block"> 梅舒适先生为严子陵钓台碑林书写的是宋代元绛“桐江晚景”诗,以印章形式篆书“桐江晚景”四字醒目为题,主题行书传统功力深厚,如跋文形式布局,潇洒自如又不失规整,这种书写格式在九十年代初的书法界可谓耳目一新,也足以说明梅舒适先生的书艺水平和对书碑一事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1993年10月,严子陵钓台碑林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梅舒适先生的作品也刻制完成,梅舒适先生在率团参加西泠印社建社九十周年纪念活动之后,于10月21日带领日本篆刻家协会访中团一行94人来桐庐,参加严子陵钓台碑林揭幕仪式。在钓台碑廊,梅先生与夫人非常高兴的为自己书写的这方碑揭幕,并将随身携带的自动铅笔回赠予为他和夫人献花的两位花童。他对碑石的选择、碑文的镌刻十分满意,当即表示愿意自己出资购买此碑拓片一百份,分赠此次随团人员,引来团员们一片欢呼声。在团员们登严子陵钓台游览观光后,来到“醉亭”休息的时候,严子陵钓台管理处邀请梅舒适先生和团员签名留念,笔者为梅舒适先生递笔理册,只见先生以三指执笔,笔管并不垂直于纸面,而是侧笔入纸,行笔随意,流畅地在册页上用篆书写下了“严子陵钓台,天下第一观”并落款“癸酉冬十月廿一日老梅”,观者无不欢欣赞叹。学习书法篆刻的笔者,第一次看到篆书也可以这么写,真的是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梅先生说:“桐庐之行使我终生难忘。桐庐山美、水美,桐庐是我到过的中国第一个好地方”。随后立花龙栖、小朴圃等四十余名团员在签名册上签名。县领导、旅游局领导当即表示要将梅舒适先生的题字、团员签名再次刻石立于钓台,以纪念中日友好艺术交流的这段佳话。这就是后来的严子陵钓台游船码头气势磅礴的“严子陵钓台,天下第一观”的标志性大型书法影壁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在桐庐富春江大酒店的招待会结束后,梅舒适先生将一部四册《近代中国名人小印选集》赠予笔者留念,这是他收藏的吴昌硕、王福厂、徐新周、来楚生、方介堪等几十位近代中国篆刻名家原作的手拓印谱,函封题签为梅先生亲题手迹,限量发行,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 梅舒适先生一行归国后,将此行活动详细发布于篆社社刊《篆美》第80期,对桐庐、富春江的风景名胜评价颇高,对当时的接待工作十分感激。同时来访的立花龙栖先生来信对此次访问十分满意、表示感谢:“作为日本篆刻家协会的一员,受邀参加钓台碑林的揭幕仪式时,承蒙关照,非常感谢!当时有一群漂亮的女孩子来迎接我,作为八十多的老人来说,荣幸喜悦之至。附上当时的纪念照片以表谢意。祈愿将来一切顺利幸福!</p><p class="ql-block">致 漂亮美丽的女孩子们。</p><p class="ql-block">日本国兵库县 立花龙栖(一九一一辛亥年生,时年八十三)”</p><p class="ql-block"> 梅舒适先生除了书画篆刻家、收藏家身份外,还担任中日友好协会全国本部顾问等职务,致力于中日文化交流,推动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友好关系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愿中日友好地久天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