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07年7月和2020年9月,从赣东北老家出发到青海旅游了两次。</p> <p class="ql-block">2007年7月26日,我与两位老友从上海飞到了青海省会城市西宁。</p><p class="ql-block">青海这片位于中国西北内陆的神奇土地,有着“世界屋脊”的美称,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源” 。</p><p class="ql-block">青海省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和重要源头之一,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贯穿青海省,融合了多元的民族文化,藏族、回族、土族等多个民族在此聚居,形成了独特的人文风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p><p class="ql-block">7月29日,我们参观了西宁东关清真大寺。</p><p class="ql-block">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宁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之一,是中国伊斯兰教五大主麻清真寺之一。</p><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便能看到宏伟的建筑屹立在东关大街旁。大寺的正门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圆拱形建筑,两旁的宣礼塔直插云霄,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气息。还未走进,便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宗教氛围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走进大寺,仿佛踏入了另一个世界。内部是几座汉式宫殿,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彰显着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然而,宫殿顶端藏传佛教样式的屋顶,又增添了几分神秘的异域风情。这种多元风格的融合,不仅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反而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让人不禁感叹文化交融的魅力。</p><p class="ql-block">礼拜大殿内宽敞明亮,装饰精美,墙壁上的经文和图案诉说着伊斯兰教的历史与文化。讲解员用生动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伊斯兰教的信仰内容、东关清真大寺的历史变迁。在他的讲解下,得知这座大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历经多次破坏与重建,现存建筑是1913年重建后的模样,每一块砖石、每一处雕刻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讲解过程中,还穿插着诗经吟唱,那空灵悠扬的声音在寺内回荡,仿佛穿越时空,将我们带入了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宗教世界。</p><p class="ql-block">参观完大寺的建筑,我们来到了广场上。此时,阳光正好,洒在青石板上,泛出柔和的光芒。广场上有许多信徒在交流,他们脸上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广场外,是热闹的集市,各种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我们穿梭在人群中,品尝着当地的美食,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p><p class="ql-block">离开东关清真大寺时,夕阳的余晖洒在建筑上,整个大寺被染成了金黄色,显得更加神圣而庄严。</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p><p class="ql-block">7月30日,我们来到青海湖。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湖面东西最长106千米,南北最宽63千米,周长约360千米。青海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湖面海拔3196米;亦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内陆咸水湖,湖水面积4625.6平方千米,湖水容量743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当那片湛蓝的湖水映入眼帘时,我被眼前的美景彻底征服了。而此时正值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大片金黄的油菜花沿着湖岸肆意绽放,与湛蓝的湖水、洁白的云朵、远处的雪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唐蕃古道</p><p class="ql-block">唐番古道,即今日的214国道。这条有着1300年历史的古道,承载着无数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交流;它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唐蕃古道起自陕西西安(即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即逻些),全长3千余公里,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内。整个古道横贯中国西部,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在古道上,我们仿佛能听到当年商队的驼铃声,感受到古人的艰辛与坚韧。</p> <p class="ql-block"> 日月山</p><p class="ql-block">在青海的广袤大地上,日月山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座位于西宁市湟源县西南40公里处的山脉,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虽没有泰山的雄伟磅礴,也没有黄山的奇松怪石,但它却凭借着动人的传说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p><p class="ql-block">日月山,因山体呈现红色,古代被称为“赤岭”。它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分界线,是我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分界线,也是青海省内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分界线,是进入青藏高原的必经之地。</p><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日月山顶,听导游动情地讲解日月山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而哀伤的传说,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唐太宗心疼女儿,赐予她一面黄金打造的日月宝镜,据说通过这面宝镜,公主能看到长安城的景色和家中的亲人。和亲队伍行至赤岭,即将离开唐朝国境,公主站在山巅,向东望去,是良田千顷、杨柳成行、炊烟袅袅的故乡景象;而向西眺望,则是茫茫草原,牛羊星星点点,天空高远辽阔。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公主潸然泪下,泪水汇聚成了倒淌河,由东向西汇入碧波万顷的青海湖。公主深知自己肩负着唐蕃和亲的重任,为了断绝思乡之念,她毅然将日月宝镜摔碎,宝镜的碎片化为日山和月山,赤岭从此便被人们称为日月山 。这个传说为日月山增添了一抹浪漫而悲壮的色彩,也让这座山成为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山上经幡随风飘动,五彩斑斓的经幡上印满了经文,每飘动一次,就仿佛在向天地诉说着人们的祈愿。风在我的耳边呼呼作响,仿佛也在讲述着千年前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让人不禁沉浸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p><p class="ql-block">在日月山上,当我骑在牦牛背上,踏上唐蕃古道时,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时代。牛蹄踏在古道的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每一步都像是在与历史对话。我轻轻抚摸着牦牛的鬃毛,感受着它的力量和温暖,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在这条古道上,曾经有多少人怀揣着梦想和希望,背井离乡,踏上未知的旅程;又有多少人在这里经历了艰难险阻,却依然坚定地前行。他们的故事,如同这古道上的石板一样,被深深地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p><p class="ql-block">骑在牛上,我看着周围的山峦和草原,思绪万千。日月山不仅是一道自然的分界线,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交融之地。它见证了唐蕃之间的和亲与交流,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和融合;它承载了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辉煌,推动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在这里,自然的壮美与历史的厚重相互交织,让我们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和热爱之情。</p> <p class="ql-block"> 青海原子城</p><p class="ql-block">2007年7月30日,我们来到了青海原子城,原子城纪念馆正在破土动工。</p><p class="ql-block">原子城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这片广袤无垠的草原总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 ,如今看起来宁静祥和,可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核心区域,见证了无数科研工作者的热血与汗水,承载着共和国崛起的希望。</p><p class="ql-block">1958年,为了打破核垄断,增强国防实力,中国核武器研制工程正式启动,金银滩草原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四面环山、地广人稀,既能满足保密需求,又距省会西宁仅100多公里,物资补充便利,被确定为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代号国营二二一厂。从此,这里成为了神秘的禁区,与世隔绝。数万名建设者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以“3顶帐篷”起家,忍受着高寒缺氧,克服重重困难,逐步建立起集科研、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基地。王淦昌、郭永怀、彭桓武、邓稼先等一大批顶尖科学家隐姓埋名,扎根于此。没有先进的设备,他们就用手摇计算机和算盘进行复杂的计算;缺乏资料,就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智慧摸索前行。终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也在这里诞生,这一声声巨响震惊世界,让中国挺直了脊梁,而原子城也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然而,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1987年,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撤销国营二二一厂的决定。1995年5月15日,基地全面退役,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实现了从“铸剑”到“犁”的转变。完整移交给青海地方政府后,原子城更名西海镇,成为海北州州府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原子城的周边,金银滩草原风景如画,盛夏时节,金露梅和银露梅竞相绽放,与原子城的红色历史相互映衬。当地的牧民们过着宁静祥和的生活,他们热情好客,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浓的生活气息。</p><p class="ql-block">原子城,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两弹一星”精神,时刻激励着前来参观的人们,不断努力前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月31日,我们乘坐火车来到了格尔木,告别青海,前往西藏。</p> <p class="ql-block">2020年9月20日,再次来到美丽的青海。</p> <p class="ql-block"> 邂逅天空之镜,探秘茶卡盐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0年9月21日一大早从西宁出发,慕名前往心心念念的青海茶卡盐湖,这个被誉为“天空之镜”的梦幻之地。</p><p class="ql-block">一路的风景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车窗外,广袤的草原一望无际,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吃草,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山顶上还残留着些许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经过大约4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了茶卡盐湖景区,然后乘坐游船,来到茶卡盐湖码头。</p><p class="ql-block">一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穆瑶洛桑玛女神像。女神面容慈祥,静静地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再往里走,便是那一座座令人震撼的巨型盐雕。这些盐雕以各种传说、人物为主题,每一座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穿梭在盐雕之间,不禁为工匠们的精湛技艺所折服。</p><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一片广阔无垠的盐湖出现在眼前。此时,正值午后,阳光正好,盐湖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远处的雪山也清晰地映在湖面上,形成了水天相交、盐湖与雪峰交相辉映的壮美景观。我迫不及待地穿上鞋套,走进盐湖。脚下是洁白如雪的盐粒,发出细微的“咯吱”声,仿佛在欢迎我的到来。湖水清澈见底,能看到自己的倒影在水中摇曳,那种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让人分不清现实与虚幻。</p><p class="ql-block">为了更好地欣赏盐湖的美景,我花了100元坐上了复古小火车。小火车缓缓地行驶在盐湖上,微风拂面,带来阵阵凉意。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我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盐湖不断向后退去,心中的烦恼也渐渐消散。小火车共设有5个站,每一站都有不同的风景。我在最后一站下了车,然后沿着湖边慢慢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欣赏着这如梦如幻的美景。</p><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天边泛起了绚丽的晚霞。盐湖在晚霞的映照下,变得更加如梦似幻,仿佛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我静静地坐在湖边,看着眼前的美景,心中感慨万千。茶卡盐湖,这个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瑰宝,用它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我们。在这里,我们不仅能欣赏到绝美的风景,还能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