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镇江旅游不能不去金山风景区,去金山风景区不能不进金山寺,这不仅仅在于金山寺这座千年古刹依山而建金碧辉煌的建筑,更在于围绕这座江南名寺流传下来的水漫金山那众所周知的优美传说。 五月五日是我在镇江游览的第二天,早上起来下楼看到外面正在下雨且雨势较大,但这并不妨碍我去金山风景区游览的计划,在宾馆隔壁的饭馆用过早餐后,双肩包里背上相机冒着雨跑向火车站北广场公交站点,好在从饭馆门口到公交车上,只有不到五十米的距离。 远处为慈寿塔 金山寺距市中心三公里,位于镇江市区西北的金山上,坐公交很快即到,公交车在景区对面的场区院内停下,下车后我的第一件事是花十元钱买把雨伞,过路去景区南门,此时,雨还在有条不紊的下着,我看到景区大门的建筑上“金山”两个金色大字赫然醒目。进景区内看到游人不多,这肯定是和这场雨有关,这样也好,能让我集中精力安安稳稳的以慢节奏游览,金山风景区可不仅仅是金山寺,占地面积40余公顷,景点分布较多,但是我还是把游览的重点放在金山寺上。 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明帝时期(公元323—325年),原名泽心寺,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到了南朝和隋唐时期改名金山寺,到了北宋时期,因真宗梦游金山遂赐名龙游寺,宋徽宗时期因其崇尚道教竟然改名神霄玉清万寿宫,宋代元丰年间(公元1084—1085年)名僧佛印在此住持,佛印是苏东坡的莫逆之交,二人坐谈对诗以及其他趣闻雅事就发生在这里,到了元代又改名金山寺,清康熙南巡时,给金山寺题写了"江天禅寺"的匾额和“江天一览”题字,现在还供立在江天一览亭内,1983年金山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寺院布局依山就势,殿宇栉比,亭台相连,遍山布满金碧辉煌的建筑,使山与寺融为一体,有“寺裹山”之说,自创建以来,经历代修葺,古迹甚多,其中主要有慈寿塔、法海洞、妙高台、楞伽台(又名苏经楼)、留云亭(又名"江天一览亭")等,寺院的主要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方丈室等。金山是江南佛教圣地,梁武帝在金山设立了庄严隆重的水陆道场,诵经设斋、礼佛拜忏、追荐亡灵。全盛时期金山寺有和尚3000多人,僧侣数万人。清朝时期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名寺,金山寺和其他众多寺院不同的是,寺门并非面南而是门向西开。 雨还在下着,我寻着常规的游览路线步步高升的游览着,并不时的回望和俯拍,但见层层建筑,飞檐斗拱,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着实令人不禁为之赞叹,走走拍拍,兴致盎然,襟怀舒畅,一个人的旅游和行摄,果是自有一番妙处。 法海洞 慈寿塔 来金山寺让人第一想到的是什么?是水漫金山的传说,是白娘子鏖战老法海,故事是这样的:白蛇精经过千年修炼成为凡间女子白素贞,一天她和青蛇修炼成人的妹妹小青在杭州西湖游玩,在断桥上遇到许仙,二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金山寺的法海和尚闻到许仙身上沾有妖气,并看出白娘子是妖精,就将许仙骗到金山寺藏匿起来,白素贞为了救出许仙,与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导致洪水淹没了金山寺。虽然白素贞为救许仙,但是因水漫金山祸及无辜百姓触犯了天条,最终她被法海借助天兵天将之力,用法器收入钵内镇压在雷峰塔下。直到他们的儿子长大后考中状元,并在塔前祭母,才将白素贞救出,一家人得以团圆。白娘子水漫金山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版本也很多,上述故事是民间相传最为普遍的一个版本,这也是现在文学、戏曲、影视、歌曲等体裁作品的主要梗概。白娘子是神话传说中的艺术角色,但是,法海和尚历史上真有其人,他是唐朝名相裴休之子,俗名裴文德,出家后先后在湖南、江西等第修行,最后到镇江泽心寺(金山寺)参禅,在当地民众的帮助下修葺金山寺,并成为该寺第一人住持,他是一位得道高僧。我在金山寺后面的法海洞前驻足很久,看到墙上文字介绍说法海洞又名裴公洞,所以说,我们不能将文艺作品和历史事实完全等同起来。 在游览过法海洞后我又去了白龙洞,这是传说中白蟒修炼的洞府,洞口石碑对白龙洞是这样介绍的:“宋朝《高僧转》载,此洞内原有白蟒,吐毒气如言蕴,人过则亡。唐高僧灵坦入洞参禅,大蟒归海而去。民间传说由此可通杭州西湖断桥”。这段文字前面的介绍和我们心目中美丽善良的白娘子形象多有违和,但最后一句倒是能将此洞和杭州西湖的断桥联系起来,这也就让人想到了白娘子。我在白龙洞口停留许久,有《白龙洞》诗一首:“白龙洞口久无言,/思绪悠悠几万端。/修炼千年今弃却,/何时能到断桥边?”离开白龙洞,继续游览。<br><br> 白娘子和小青雕像 白龙洞 雨不知什么时间停了,收起雨伞挂在双肩包背带上,在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间游览,不禁为这精巧的建筑而赞叹,这些建筑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凝聚和体现,现在城市建设好像以高楼大厦为建设成就的象征,以钢筋水泥为不二的手段,其实,民族古建才是体现中华民族智慧、民族文化的所在,不说对那些砖瓦木料的组合和构建,单说砖瓦和木件,本身就凝聚了文化内涵,可惜,这些已经很少为人们尤其是有权人们的关注了。 在边下山边游览拍照的时间段就显得比较轻松了,因为还要游览寺外的景区其他景点,就加快了脚步,咔嚓咔嚓拍了不少建筑照片,就出了寺院。 <p class="ql-block"> 在金山寺的现实和传说中游走和畅想,情思绵绵,联想多多,那些优美的民间传说,虽知其乃虚构,也总是掀起情感世界的波澜。归来后,在金山寺里那悠悠情思,总是挥之不去,遂有诗《游金山寺》,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细雨霏霏去旅尘,</p><p class="ql-block">钟声磬语洗凡心。</p><p class="ql-block">裴公洞口沉思久,</p><p class="ql-block">慈寿塔前联想频。</p><p class="ql-block">法界入深凭励志。</p><p class="ql-block">厄劫度尽靠功勤,</p><p class="ql-block">台阶迎面拾级上,</p><p class="ql-block">步步虔诚步步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