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邯郸道之名,早在《汉书》卷五十《张释之传》中便有记载。汉文帝刘恒曾指着新丰道,告知慎夫人,此路便是通往她家乡的邯郸道。邯郸道贯穿邯郸古城中心,作为重要的进京通道,又被称为御道。它北起沁河学步桥,南至带河门,绵延十里。</p> <p class="ql-block"> 岁月沉淀,精心修缮,邯郸道如今以全新的姿态焕发生机,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千年画卷。作为邯郸人,我深感骄傲;作为生活在邯郸道起点学步桥的邯郸人,我倍感自豪。😊</p> <p class="ql-block"> 今天清晨,天朗气清,微风轻拂,我陪伴母亲从人民路向南漫步于邯郸古道之上。阳光洒在石雕的镂空图案上,光影交错之间,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沿着古道前行,我们来到了君子楼。据说君子楼被认为与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有关,可能是他礼贤下士、结交宾客的处所,或与其他君子往来的落脚点。楼阁与红色牌坊相连,气势恢宏。母亲站在楼阁前,微笑着拍照留念。天空湛蓝无云,她脸上的笑容恰似这明媚的阳光,温暖而明亮。</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一盏巨大的红灯笼映入眼帘,母亲站在灯笼旁,背后是古老的城墙。城墙上的砖瓦仿佛镌刻着岁月的痕迹,而母亲的身影与这古老的一切融为一体,令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转。福星高赵谐音“福星高照”,愿母亲永远福星高照,福寿安康!</p> <p class="ql-block">穿过小巷,我们来到了一座传统建筑前。建筑旁的石狮子威严而庄重,红色灯笼随风轻摆,为这古色古香的小巷增添了几分喜庆。母亲站在建筑前,细细欣赏着精美的窗户设计,我则默默记录下这一刻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一扇木质大门前,上面悬挂着“恩褒三世”的匾额。这是明朝万历年为重臣张国彦祖父张腾所立的青石牌坊。母亲站在雕刻精美的石狮子旁,与这充满文化底蕴的建筑合影。砖瓦材质的建筑散发着历史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一片历史文化街区中,我们发现了一辆古老的木制手推车。母亲站在车旁,车旁的招牌上写着“古城有礼”。远处,现代高楼大厦与传统建筑形成鲜明对比,母亲的身影在这新旧交融的环境中显得格外亲切。</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邯郸城有四座城门,其中南门名为带河门。因护城河如一条美丽的飘带环绕着古老的邯郸城,故而得名。带河门是邯郸道的终点。至此我们返程向北继续溜达。</p> <p class="ql-block">回车巷也称蔺相如回车巷,是战国时期蔺相如为大将军廉颇回车让路之处。</p> <p class="ql-block">邯郸成语</p> <p class="ql-block">人民路邯郸道天桥上。</p> <p class="ql-block">黄金屋</p> <p class="ql-block">从人民路北行,邯郸道的北段。这里毗邻丛台公园,是一条现代化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丛台公园西门</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邯郸道的诗词长廊,母亲坐在长椅上休息。母亲的身影与刻满古诗文的墙壁相映成趣,仿佛在诉说着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这历史与现代交织的邯郸道上,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这次短暂的邯郸古道之行,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历史的韵味,更让我珍惜与母亲相伴的每一刻时光。愿时光不老,健康平安快乐常伴母亲左右。</p> <p class="ql-block">图文:阿庞</p><p class="ql-block">于2025年5月18日周日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