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4月17日晨8点出发游平遥古城,11:30出城。午饭后游览乔家大院。后向太原,约3时到达晋祠。游毕晚饭,当晚住太原。</p><p class="ql-block"> 今日全天几乎都是在历史遗留下来的老房子里进进出出,虽略显单调,但也各有特色。平遥主要体现当年市井生活的方方面面,乔家大院是旧日富人生活的一角,唯古老而精致、使人流连忘返的当属晋祠无疑。</p> <p class="ql-block">一 平遥古城</p><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修城池,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在建筑、宗教、商业、民俗、民间艺术上具有丰富且独特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1977年8月5日,平遥古城遭受特大洪水灾害,古城被淹,大批房屋倒塌,古城墙垮塌34处,共计长950米。1979年,平遥县委、县革委准备拆除城墙进行旧城改造,中国古建保护专家柴泽俊面见山西省主要领导要求留下平遥古城,省、地、县采纳其意见。同年,国家文物局开始投资修葺平遥城墙。</p><p class="ql-block"> 1990年,平遥城市布局划分为古城保护区、新城发展区。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云南丽江古城、四川阆中古城、安徽歙县古城并称为中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p><p class="ql-block"> 2000年底,平遥古城基本恢复明清时期县级古城池的建筑风格、历史风韵。</p> 1 城墙 <p class="ql-block">平遥共有六座城门</p> <p class="ql-block">完整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城楼夜景</p> 2 街道 <p class="ql-block">鸟瞰主干道</p> <p class="ql-block">平遥市楼</p><p class="ql-block"> 位于平遥古城内南大街,贯通南大街南北,始建年代不详。平遥古城的整座城池,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称布局。</span>平遥市楼是古城内唯一的楼阁式高层建筑,风格别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卖醋的不少</p> <p class="ql-block">这种烧饼没见过</p> 3 民宿 <p class="ql-block">小巷子里有不少民宿</p> <p class="ql-block">院内颇有特色</p> 4 冀家老宅 <p class="ql-block"> 平遥冀家大院(冀氏老宅),位于平遥城内站马道街8号,是元代晋商冀友贤故居。冀友贤是平遥梁村冀氏家族的始迁祖,元朝末年曾任防治吏,后从商在菲律宾以造船为业。元至正九年(1349),冀友贤重金购置此地,至正十一年(1351)修院建楼,取名“栖凤楼”。大院坐东朝西,为四进院。</p><p class="ql-block"> 这座始建于元末的古民居,是平遥现存最大、最古老且保存完整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最早建成的主楼——栖凤楼</p> <p class="ql-block">老宅里有一个醋的销售点,院子里常看到大醋缸</p> <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建筑都有“房子半边盖”的特色,流传最广的说法为“四水归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其实还有其他因地制宜的用处:山西地处干旱、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而且临街墙面不开窗户,则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沙和提高安全系数。这个屋顶就显示了它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老宅内处处用宫灯装饰,更增加了几分不凡</p> 5 县衙 <p class="ql-block">衙门里正有审案表演,吸引了不少游客</p> <p class="ql-block">衙门大院里的小院落</p> <p class="ql-block">小花园里樱花正盛</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土地祠</p> 6 钱庄 <p class="ql-block"> 平遥城内有不少钱庄,协同庆钱庄<span style="font-size:18px;">(票号)</span>是其中的佼佼者,现改成中国钱庄博物馆。博物馆内保藏有当时流通过、发行过的上千种钱币。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188号,是中国票号业中一家独具特色的票号。它创办于清代1856年,初创时资本仅有3.6万两,后跻身平遥十大票号,一共创办33家分号。它是平遥古城规模最大的钱庄院落,前后共有相互独立又联系的七进院落,是平遥古城内重要的旅游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处处是账房先生</p> <p class="ql-block"> 协同庆票号五进院下面有平遥古城最大的地下金库,当年用来存储黄金、白银。</p> <p class="ql-block">金山银海</p> <p class="ql-block">神龙宝柱</p><p class="ql-block"> 在地库里的平遥城龙脉位置上,立着一根樟木雕刻的神龙宝柱,它是平遥城的镇城之宝,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文物。据称,这根龙柱正好立在整个平遥古城的正中心位置。</p> <p class="ql-block">二 乔家大院</p><p class="ql-block">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乔家大院为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坐西朝东,占地面积8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共由6座大院,20进小院,313间房屋组成。</p><p class="ql-block">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6年),以后有两次扩建,一次增修。</p><p class="ql-block"> 日军侵占时期,乔家全家外逃,剩下空院一处,只留部分家人看护。此后,乔家直系人员均在全国各地安家立业,没有再回到大院。</p><p class="ql-block"> 1985年,祁县人民政府与乔家后人谈妥,利用这所古老的宅院成立了祁县民俗博物馆。2019年,祁县政府成立了乔家大院景区管理中心,负责对乔旅公司的指导和管理。并在2019年5月,先后完成了乔家大院院门景区建设、民俗博物馆展室的调整和布展。到此,乔家大院呈现出现在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景区大门</p><p class="ql-block"> 这里离乔家大院还有相当的距离,其间都是建立景区扩充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慈禧太后赏赐的木雕灯座</p> <p class="ql-block">客厅里的摆设,福禄寿三星</p> <p class="ql-block">三 晋祠</p><p class="ql-block">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是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的祠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p><p class="ql-block"> 西周时(距今3000余年),周成王姬诵封胞弟姬虞于唐,称唐叔虞。其封地在今山西翼城,后来叔虞宗族的一支迁至晋阳,在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建祭祀唐叔虞的祠宇,最初称唐叔虞祠。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晋。</p><p class="ql-block"> 随着历史的推进,晋祠经历了多个朝代的修缮和扩建,逐渐形成了今日的规模。其中宋代是晋祠大规模扩建的重要时期。其间,唐叔虞退居二线,而其母亲姜太公的女儿邑姜被加封为圣母,并建起了宏大的圣母殿。圣母殿遂成晋祠的主殿,殿内供奉着圣母邑姜像,四周环列着43尊栩栩如生的彩塑,展现了宋代皇室生活的缩影。圣母殿的建筑风格和审美意识体现了北宋的建筑特点,是我国古建筑中的国宝。</p><p class="ql-block"> 现存宋代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三大国宝建筑,并拥有宋塑侍女像、周柏、难老泉三绝景观。</p> 1 公园 <p class="ql-block">晋祠外围公园面积不小</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柳树很多,随风摇曳,风度翩翩</p> <p class="ql-block">古建筑集中在晋祠博物馆中</p> <p class="ql-block">水镜台</p> <p class="ql-block">会仙桥</p> 2 三大国宝建筑 <p class="ql-block">(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p> <p class="ql-block">献殿前的大牌坊</p> <p class="ql-block">献殿</p><p class="ql-block"> 献殿位于对越牌坊之西,是给圣母邑姜供奉祭品的享堂。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重修。1955年,依原样翻修,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献殿高9.75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后当心间敞门,四周宽厚的槛墙上安直棂栅栏,单檐歇山顶,出檐深远。<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榫卯结构无钉连接,兼具通风功能,体现古代冷藏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献殿的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献殿连接鱼沼飞梁</p> <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p><p class="ql-block"> 鱼沼飞梁西依圣母殿,东邻献殿,是介于两座殿宇之间的桥梁,位于鱼沼之上。鱼沼原为晋祠第二泉,流量很大,游鱼众多。古人以圆形为池,方形为沼,且水中多鱼,故名鱼沼,沼上十字形桥梁为“飞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既有此桥的记载,可见飞梁应建于北魏以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此桥为十字形立交桥,采用34根石柱支撑,结构兼具北朝石雕与宋代木构特征,被梁思成誉为"古画中仅见之孤例"。</span>桥东西长19.6米,宽5米;南北长18.55米,宽4.91米。此桥高出地面1.3米,两侧做成坡桥下斜,与地面相接,形如鸟之两翼。</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p><p class="ql-block"> 圣母殿位于祠内中轴线西端,坐西朝东,冠于全祠。圣母殿在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中价值最高,其价值主要体现于大殿的建筑形制、规格和构造方法,堪称北宋建筑的典范。建于北宋天圣年间,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殿内43尊宋代彩塑侍女像形态各异,廊前木雕盘龙柱为宋代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 圣母殿是晋祠建筑群的主体,是奉祀唐叔虞的母亲邑姜的殿堂,也是祠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前檐廊柱上饰有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雕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柱。</p> <p class="ql-block">圣母雕像</p> 3 三绝 <p class="ql-block">(宋塑侍女像、周柏、难老泉)</p> <p class="ql-block">宋代彩塑</p><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内43座侍女像面部表情细腻,服饰纹理生动,展现北宋社会风貌</p> <p class="ql-block">周柏</p><p class="ql-block"> 晋祠内现存千年以上古树29株,其中周柏树龄达3000年,与圣母殿构成"古建筑活化石"景观</p> <p class="ql-block">周柏虽靠邻树扶持,却仍然枝叶繁茂</p> <p class="ql-block">侧柏,树龄1500年</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p><p class="ql-block"> 晋水源头之一,流量常年稳定,与善利泉并称"晋阳第一泉"</p> <p class="ql-block">晋水从这里流出</p> <p class="ql-block">正是春花烂漫时</p> <p class="ql-block">太原夜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