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潇贺古道起于道州(今湖南道县),终于临贺(今广西贺州八步区),是秦汉时期海陆丝绸之路重要的陆路和水路连接线,也是古代中原连通岭南地区的交通要道、岭南与岭北民间交往贸易和多民族迁徙交融的重要通道,多元文化在此汇聚交融。上甘棠村就坐落在这条重要通道上。</p> <p class="ql-block"> 这个建于唐代的古老村庄,一千多年来,村子的布局和建筑基本保持不变,全村435户居民中,除6户是外姓,其它全部为周姓。谢水与沐水在这里汇合,汉代时为了加强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管理,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县,就叫谢沐县。县治所在地就是今天的上甘棠。</p> <p class="ql-block"> 自从央视国际播出了《千年古村上甘棠》后,人们便逐渐记住了这个名字,虽然地处偏远,我们还是把它规划到了三湘行的行程中。</p><p class="ql-block"> 从零陵古城到上甘棠(4月12日),160多公里路程,没有直通的高速公路,走国道省道,迎着南方少有的狂风,开了三个半小时,到达村子。</p> <p class="ql-block"> 进村不远,就是我选定的住处—金堂雅居,直通村口的大路两侧全是至少两层的小楼,这哪里有古村的影子啊,经客栈老板解释,才知道原来上甘棠村是有新村和老村之分的,老村还要向里再走一公里。</p> <p class="ql-block"> 客栈的老人刚从竹林里采笋回来,鲜嫩的小竹笋一下子吸引了我们,晚饭一定要炒一盘。</p> <p class="ql-block"> 赶着时隐时现的夕阳,匆匆向老村走去。</p> <p class="ql-block"> 文昌阁,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这里文风厚重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步瀛桥,北宋时期建的,据说刚建成时就塌掉了一侧,如今更是塌了一半,但依旧屹立不倒,行人仍可安全通行。</p> <p class="ql-block"> 一桥一阁,倒映水中的景色,是上甘棠的名片,为人倾心。</p> <p class="ql-block"> 夕阳下的情侣。</p> <p class="ql-block"> 一群欢快的游人从桥上走过。</p> <p class="ql-block"> 偶尔拨开云雾的夕阳,映红了天空。</p> <p class="ql-block"> 牧牛晚归,古典诗文中的经典画面,我们站在村口看到了真实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上甘棠村依山傍水,民居建筑颇具江南持色,一条谢沐河弯曲着从村前流过,上甘棠村就卧居在谢沐河的怀抱之中。沿河修有石墙,既用于防洪、又可抵御外来的侵袭。每隔一段距离建有一个码头便于取水和出行。</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周教授站在自家祠堂前。</p> <p class="ql-block"> 千万不可忽略我们脚下萧贺古道穿村而过的这三尺青石板路,那可是两千多年前秦王朝开启的征服岭南两广地区的“国防高速公路”,是华夏大一统的实物见证!上甘棠村就如同今天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供往来军队、商帮驻足小憩。</p> <p class="ql-block"> 也许你没留意:上甘棠村古道旁的店铺都建在高台之上,据说那是为了方便往来骑马的客商在马背之上与店家交易,省去了下马再上马的时间,提高效率。古人的聪明绝不逊今人。</p> <p class="ql-block"> 今天来我们没马骑,所以,与“西施”老板娘交流,不可能“平等”了,不过仰视千年历史遗存,也不掉价。</p> <p class="ql-block"> 往事越千年,我们仿佛徜徉在一条时光隧道中。</p> <p class="ql-block"> 当天采挖的春笋,客栈老板娘给做了一份雪菜炒笋,鲜美可口。</p> <p class="ql-block"> 在上甘棠的第二天(4月13日),天还没有完全大亮,同伴们又一同来到老村河边,本来是想看看晨曦下的景致,可是天公不作美,没有明媚的阳光,也没有艳丽的色彩,但是我们很自在,走出寨门,走上步瀛桥,走到田间,走进桔园,尽情享受着古朴的民风和田野的清晰,这是只有在远离城市的大山里才有的专属。</p> <p class="ql-block"> 单门楼。</p> <p class="ql-block"> 晨起出耕,春天的水牛和人一样,是最忙碌的。</p> <p class="ql-block"> 走在潇贺古道上,去看寿萱亭。</p> <p class="ql-block"> 寿萱亭,建于光绪三十三年,是上甘棠村人周际隆因其曾祖母毛太夫人受到“五品宜人”的封诰而建。</p> <p class="ql-block"> 成熟落地的橘子,完好无损,捡起来就能吃。</p> <p class="ql-block"> 上甘棠博物馆,2021年建成开馆,我们没有时间进去看了。</p> <p class="ql-block"> 从黎明到天亮再到日上三竿,我们兴致盎然,往返走了很远,回到住处,客栈老板娘给做好了早餐,一碗简单的乡村清汤米粉下肚后,告别了上甘棠。</p> <p class="ql-block"> 勾栏瑶寨,也在潇贺古道上,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老村寨,离上甘棠只有十几公里,是江永县“四大民瑶”之一勾蓝瑶族的聚居地,整个村落为城堡式瑶寨,兼具防御功能和民族美学。</p><p class="ql-block"> 勾栏一名,源自寨子里的古老风俗,女子勾郎,寨中女子一般不会嫁到寨外,如果有男子看上了哪家的女儿,就得拿着礼物主动勾郎,意即长期在女方家中居住帮工,直至确立婚约,这样的习俗在本地已经流传了千年有余,勾栏瑶寨也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村口的古城墙,可以登上去。</p> <p class="ql-block"> 勾栏瑶寨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四周苍翠欲滴,比上甘棠更加古朴和僻静。散落在各处的城寨、风雨桥、祠堂、民居、碑刻和古树任你探访,虽然也在进行旅游设施的建设与开发,但是当下还没有变味,村里人质朴,过着完全属于自己的宁静生活。</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进瑶寨,表面上没有看出什么少数民族特色,和村里的一位长者聊了几句,他说农历五月十三是他们的洗泥节,人们会集中到一起搞庆祝活动,那时才会着民族服装,很热闹的。</p><p class="ql-block"> 后来百度了一下,洗泥节又叫苦瓜节,是在每年春耕忙种之后的农历五月十三,举办的农耕庆典活动,是瑶族尤其是勾蓝瑶支系传承千年的农耕庆典活动,起源于唐代,成形于明代洪武年间,主要流行于湖南、广西、广东交界处的平地瑶村寨,尤以湖南省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勾蓝瑶寨的庆祝活动最为完整和盛大。</p> <p class="ql-block"> 村口的风雨桥—培元桥。</p> <p class="ql-block"> 水上石林,大石头都是天然存在的,雾气是人造的。</p> <p class="ql-block"> 村中心的风雨桥。</p> <p class="ql-block"> 古戏台前搭T台,古朴与时尚的碰撞。</p> <p class="ql-block"> 村里的染坊。</p> <p class="ql-block"> 窗棂很特殊,都没有玻璃。</p> <p class="ql-block"> 喀斯特地貌,很有广西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湘南的这两个古村都很好,自然古朴,景美人少,没有明显的商业味道,却也吃住方便,旅行体验五颗星。周边还有很多历史人文的名胜可看,时间允许的话应该放慢速度,慢慢看,我们没有时间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