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来即墨东关街寻幽,见到2017年即墨棚户区改造后在原遗址复建的一座“即墨古城”。厚重的青砖,堆砌起巍峨的即墨古城墙,古城东西长608米,南北宽492米。由雉堞(垛墙)、墩台(马面)等组成,东、西城门所建瓮城再现防御功能。登上城墙一览无余:古城的建筑、牌坊鳞次栉比,来来往往的人群,构成一幅满有生活诗意的画卷。 自然国地在此遐想,若邀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共同于此,他们又会怎样来推演这座古城的历史呢?商、周时期,即墨属于莱夷。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实行封邦建国,市域西部为夷国封地;公元前722年“纪人伐夷”(纪国在今寿光市东南,夷国古城址在今蓝村镇古城村)至公元前567年,齐国灭了莱国后,齐大夫朱毛始建“即墨”城。 “即墨”文字,始载于《战国策》、《史记》等典籍。当年的即墨故城,位于今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一带,即燕国大将乐毅率军连破齐国70城而被仅剩下的孤城守将田单破燕处。原城池因地临墨水(源出平度市古墨山,今之猪洞河)而得名。古时城邑大都因山、河而取名,即墨也不例外:“即”是指临近、靠近,“墨”便是指墨水河了。 从秦汉到南北朝的700多年间,虽然朝代变换不断、战乱不断,但即墨县的编制一直没变。南北朝的宋时,壮武县被废并入即墨县。南北朝末期的公元556年,即墨县、不其县县制被废除,一同并入长广县(今平度市)。又过了25年后,才由北周外戚杨坚建立了隋朝,公元596年,即墨县制恢复并易地于盟旺山下(现址)重建城邑。 新即墨县版图,包括了原壮武、皋虞、不其三县故地(也包括了现在青岛的市南、市北、李沧和崂山、城阳、即墨区)的广袤地域。迁址后的即墨县城,自隋末至清末的千余年延续未变,城南的淮涉河呈元宝状环绕其城。原发源于平度市马兰岭的小河 ,在石棚水库之北向南注入淮涉河,而即墨县城的后人,便将淮涉河改名成为了墨水河。 清朝末年,德国以山东曹州教案为借口,占领了即墨县南部海域和部分陆地,1898年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将胶州湾海面 、潮平周边 100华里、陆海总面积 1128.25平方公里区域划归为“胶澳租界”,即墨从此失去了她的“南乡”——包括白沙河以南的仁化乡大部、里仁乡和福海乡的一部,这块最具发展前景的宝地,就是后来做大了的青岛市。 1935年,国民政府又将当时隶属于即墨县海润乡的崂山东部地区(王哥庄乡)划归青岛市。1949年5月26日,即墨县全境获得解放,并于1957年10月划归青岛市;1961年,将即墨县的城阳、棘洪滩、马哥庄、河套、阴岛(今红岛)5个公社划归崂山县(现属城阳区地儿);1989年,即墨撤县建市;2021年,即墨撤市成为即墨区。 古城内所展示的即墨本土文化,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据《即墨县志》记载,即墨境内的各种功德牌坊原有113座,至清末民初尚存31座。现在的即墨古城布局,呈“一城、两街、十景、十三坊”,有儒家传统文化承载地即墨文庙,有记载功德显著的人和事的牌坊街,还有学宫、县衙、鸭绿池戏台等。文化、商业、旅游融合发展,是一座有生活温度的古城。 著名的牌坊(一)“琅琊王氏祖脉”坊,即:史上著名的王吉、王羲之家族牌坊。琅琊王氏是长期生活于琅琊区域内的王姓望族,奠基者王吉,由琅琊高虞(今即墨区温泉镇西高虞)迁徙至琅琊国临沂县都乡南仁里(今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孝友村)后,其子孙在郡治临沂繁衍生息长达400余年,遂以王氏郡望为名,称“琅琊王氏”,王家自是人才辈出。 著名的牌坊(二)“四世一品”坊,为“诰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曾祖黄昭、祖黄正、父黄作圣、加授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黄嘉善”; 黄氏是明清即墨五大望族之一,在这个人才济济的家族中,黄嘉善是重要的代表性人物。明万历五年中进士,历任叶县知县、大同知府、宁夏巡抚、陕西三边总督等职,官至兵部尚书,其父、祖、曾祖连带中奖。 著名的牌坊(三)“父子御史”坊,矗立于古城西门里大街,在默默传诵着蓝氏父子的廉吏清风。其父蓝章官至山西巡抚、刑部右侍郎,不畏强权。其子蓝田官至监察御史、陕西巡按,同样不畏强权。即墨蓝氏家族忠诚爱国、刚正不阿的家风世代相传。即墨蓝氏家族,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十四位举人和进士,五十多个贡生和百余监生,蓝家确是诗书传世。 即墨周、黄、蓝、杨、郭五大显姓望族,可谓人才辈出,或以名宦显赫,或以“勋绩”昭著,或以文学闻达,或以忠义流誉,先后有近百位传诸史志的人物。他们大多起家于科举,扬名于官场,古城中都立牌坊记之。另“棂星门”坊,是一座三间四柱三楼式,题额“棂星门”仿曲阜孔庙,系乾隆手书。文庙,是奉祀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庙堂。 即墨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厚的历史积淀。历史上“即墨县的青岛”和现在“青岛市的即墨”,这场史诗般的大剧帷幕已经徐徐落下:2017年10月30日撤消即墨市,设为青岛市即墨区。“即墨”两字,令人遐思:即墨人、青岛人习惯都将“即墨”念土话“即密”或者“即魅”;熟悉的外地朋友见面,也常常故意学念错别字以显示相互的亲密。那么,到底该如何称呼“即墨”呢?! 2022.05.18.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