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学习 拓宽自我

笑对人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回首过往感慨万千。作为一名基层组织的成员,自担任村监委主任以来,我始终将学习视为提升自我、服务群众的重要途径,不断汲取知识养分,努力在基层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发光发热。</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在基层工作的征程中,我深知纪律与法规的重要性。我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时刻提醒自己“哪些事不能做,哪些饭不能吃,千万不能踩到红线!”这不仅是对自已的严格要求,更是对群众负责的体现。只有自身行得正、坐得端,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职责,为村子的发展贡献力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在担任龙储村村监委主任以来,在党建工作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党日活动。我们组织全体党员前往县内的花园、大郑、下畈、许家山、海头、胡陈等党建先进村进行考察学习,让大家亲身感受先进村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拓宽视野,激发干劲。同时,联村领导、“第一书记”、村党支部成员轮流上党课,将党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深入浅出地讲解,让普通党员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这些活动把党员教育融入了日常,抓在了经常,极大地扩展和丰富了村党员组织生活的内容,提高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党日活动,有力助推了2018年开展的“龙潭自然村内聚外迁”工作。在项目开展前期,为了推行农房工业化模式,我与联村干部及“第一书记”带领党员和村民代表先后实地考察了江北区、奉化区等地的农房工业化建成项目。在考察过程中,大家亲眼目睹农房工业化的高效、环保保和美观,深受启发。这不仅开拓了党员们的眼界,更为他们走村入户做村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村后,他们积极宣传农房工业化的优势,耐心解答村民的疑问,为项目的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的氛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在推行旧村改造项目建设中,村党员们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他们走街串巷,深入走访每一户村民,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顾虑,架起了一座与群众沟通的连心桥。在突破征地难题时,我与党员干部一班人,不辞辛劳,一次次上门做工作,用真心和耐心打动了村民;在协调施工秩序方面,积极与施工方沟通,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在处理施工方与村民的矛盾时,做到公正公平,以理服人,及时化解矛盾与纠纷。在龙潭自然村改造项目宅基地预排安置选位中,我和全村当时的33名党员干部一起带头抽签,以实际行动为村民们做出了表率,为龙潭自然村改造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如今,龙潭新村已初具雏形,那整齐的房屋,宽敞的道路、优美的环境,无不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努力也得到了认可,并受到了国务院住建部领导的重度重视,派住建司司长到龙潭小山村临莅指导,这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鼓舞。同时,我个人也连续六年获得优秀村监委主任称号,并有幸荣获2019年“学习强国”标兵称号,这是对我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更是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动力。</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2019年7月,那是一个让我难以忘怀的日子。宁波市宁海县桥头胡街道办事处会议室内气氛紧张又热闹,主题为“比学赶超提本领 不忘初心向前进”的宁海县四街道村监会村务监督擂台赛在这里举行,我代表桥头胡街道队参赛。赛场上,各位选手都展现出了扎实的业务知识和出色的工作能力。我怀着忐忑而又激动的心情,全力以赴地展示着我们在村务监督工作中的经验和成果。最终,我有幸获得了一等奖。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我们桥头胡街道全体村监会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这次比赛,我不仅与其他街道的同行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学习,还发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2021年2月,我被桥头胡街道聘请为“为人民调解员”。这是我人生中的又一个重要角色,我深知这份责任的分量。刚上任不久,我就碰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杨某在2020年9月13日在桥头胡某企业上班时意外受伤,造成右手多根手指被截。他向企业索赔医药费及误工费,却一直未得到有效处理,多方联系也均无效果。2021年6月25日,杨某夫妻心急如焚地来到桥头胡街道矛调中心找到了我。看着他们焦急的眼神和无奈的神情,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他们解决这个难题。我立即展开多方对接,第一时间与企业负责人沟通,了解情况,同时向法律顾问咨询赔偿标准,确保自己的调解工作有理有据。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多次组织双方进行沟通,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协商调处。经过不懈的努力,7月2日,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该企业负责人同意支付医院费、误工费、工伤补偿费,并在当日一次性结清。当看到杨某夫妇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时,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7月6日,外来务工人员杨某夫妻顶着炙热的太阳,将一面印有“秉持公正 和谐大家”的锦旗送到了桥头胡街道矛调中心,并连声向我道谢。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和意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如今,我担任桥头胡街道人民调解员一职已有五年。五年来,在桥头胡司法所和街道矛调中心采取区域扁平联动治理模式下,运用多部门联动+人民调解等手段解决各类矛盾纠纷48件,打通了矛盾纠纷化解“最后一公里”,让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幸福,已然成为桥头胡街道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一项特色创建工程。我也将继续在这个岗位上努力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光阴似箭,岁月如歌。一晃我已到了“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之年,但我依然保持着奋力拼搏的热情和笔耕不辍的劲头。2024年6月,我成为黄墩诗社一员,年底被吸收为宁海县跃龙诗社会员。在文学的道路上,我不断探索和追求,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滴,抒发内心的情感。2024年4月,参加粤港《当代诗歌》首届杜甫杯征文荣获“锐星”奖。7月参加现代名家书画网“卓越诗词家”大赛人气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自去年以来,我在当地公众号【乡土宁海】刊出1篇作品,【海燕文化工作室】刊出16篇,【春轩听雨】刊出16篇,【乡韵宁海】刊出44篇。同时,我的作品还被【看宁海APP】采用14篇、16次。今年1月10日,《又见霜花飞》首次在当地纸质媒体《今日宁海》发表,2月7日《海苔,新年第一鲜》、2月28日《春雪辞》、3月21日《梅知春意情似海》也陆续见报。4月11日,《一轮红日》与读者见面。我深知,文学创作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但我愿意不断努力,力争今年成为宁海作协一员,用更多的优秀作品传递正能量,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回顾近年来的工作和学习经历,我深感收获颇丰。在基层工作中,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素质,更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文学创作中,我找到了心灵的寄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我相信,只要我们心怀群众,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够在基层这片土地上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自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曲:模板音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