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的忠告:知足

宁永勤

<p class="ql-block">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很形象地反映了我们人类和动物都是有贪欲的,这种贪欲会导致行为过分执着,过分执着则会招致屈辱灾祸。因此,处世必要克制贪欲,必要知足,像人一样柔弱地向低处流,保持一份较低的心态,收拢自己的欲望,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唯其如此,才能避免灾祸,才能得到永久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谆谆告诫:“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身外的声名,和自己的生命比起来,哪一样亲切?身外的财货,和自己的生命比起来,哪一样贵重?得到名利,与失掉生命,哪一样对我有害呢?由此可知:过分地爱名,就必要付出重大的损耗;要收藏喜爱的东西,将来亡失的也多。只有知足知止,才可不受大辱,不遭危险,而生命也必能得以久存。</p> <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庄周到雕陵果园游玩,看见一只从南方飞来的鹊鸟,翅膀有七尺宽,眼睛的直径有一寸长。这只鸟从庄子的头顶掠过,停在不远的栗林里。庄子自语道:“这是什么鸟?翅膀大却不高飞,眼睛大却不看人。”</p> <p class="ql-block">  于是庄子提起衣角追了过去,手里还拿着弹弓准备射它。就在这时,一幕景象从他眼前闪过:一只躲在树阴下的蝉,贪图舒适,没有注意到在它身后正要举起臂膀来捉它的螳螂;螳螂只顾着捕蝉,却没有察觉到鹊鸟的窥伺;而鹊鸟为了贪利,也忽视了藏于一侧正要捕捉它的庄子。</p> <p class="ql-block">  这一刹那,庄子蓦地心惊道:“物类本是只顾眼前的利欲,而忽略了身后的祸害啊!有心谋害他物的,又何尝不会为自己带来灾祸呢?”因此,抛掉弹弓,掉头就走。管果园的人以为他要偷果子,就追在后面大声斥骂着。</p> <p class="ql-block">  庄子回来后,接连三天,心情都不愉快,他的弟子蔺且问他说:“这几天老师您为什么不愉快?”庄子回答:“我只顾和外物接触,竟忘掉了自身所处的环境,好缘看惯了浊水,突然看到清渊,反倒迷糊起来一样。我曾听先生(老子)说过:‘到那个地方,就要守那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前日我到雕陵玩,忘了身处的环境,跟着一只怪鹊到栗林里,没想到竟受到管果人的侮辱,把我当做小偷看待,这就是我不愉快的原因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