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相逢泪湿枕(一)

海阔天空

<p class="ql-block">这几天,不知是咋回事,晚饭后,什么也懒得做,书,翻不几页,就恹恹欲睡,昏昏沉沉地睁不开眼。躺下,又迟迟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梦,又好像早就伺候着了,一个个地轮番上演了!</p><p class="ql-block">昨晚上又和母亲相见了。</p><p class="ql-block">天明以后,梦里的情境却又隐隐约约记不真切了,可是记忆中母亲的身影却是依然历历在目,清晰如昨。</p><p class="ql-block">母亲56岁就被疾病夺去了生命。那天我吃了早饭就开会去了,散了会,去医院找着医生,跟他陈述了病情,拿上药,就匆匆往家赶。到了父母的房间,姐就泪眼婆娑地说:“咱娘走了!”我看到家人们也都泪眼汪汪的。只见母亲平静地躺在炕上,就像劳累过后才睡着了一样。我愣愣地站在炕前,看着慈祥和蔼的母亲,心如刀绞,心里想:娘啊,你怎么走得这么急,难道就不想和我说几句话吗?</p><p class="ql-block">我的母亲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她和母亲、哥嫂住在一个屋檐下。一个姐姐出了嫁,不知什么原因猛火攻心,患上了神经病。无时无刻不在揪着外婆的心。在那贫穷的岁月里,外婆饱受着身心的痛苦和精神的折磨,她挂牵着大女儿拖着大小五六个孩子,一旦犯了病会出现什么后果?整日价惴惴不安如坐针毡!姨父小商人,年年跑青岛贩卖海鲜,长年累月不在家,家里出了事该怎么办?一个个的问号像拳头攥紧了她滴血的心!我的母亲年龄尚小,自己又无力帮她成人,内外交困像是一幅沉重的担子,压得外婆喘不动气,没几年也抑郁而死!外婆的去世,对母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她感到天塌地陷自己掉进了生活的漩涡里,再也没有了关心呵护自己的人了!自从没了外婆,母亲就天天以泪洗面。出殡的那天,寒风凛冽,天上还飘零着雪花,帮忙的人都穿着棉衣棉裤还冻得浑身发抖,母亲没有厚衣服,穿着几年了的破棉衣难以抵御数九严寒的侵袭,已是感冒多天的母亲跟随着送葬队伍边哭边咳嗽。下葬后,她趴在坟墓上哭得死去活来。咳嗽一阵,哭一阵,在寒风呼啸中泣不成声,喉咙哭哑得说不了话。回家后,生了一场大病,因无钱医治,也无人问津,从此,就留下了咳嗽的病根。母亲跟着哥嫂过生活,天长日久,她深刻体会到了失去母爱的痛苦,寄人篱下的难处,时时刻刻要看别人的脸色诚惶诚恐,时时刻刻都在提心吊胆如履薄冰,唯恐自己做错了什么!哥嫂的一句话,甚至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往往使得母亲砰砰心跳,大惊失色。时常大半宿大半宿睡不着,想这想那,眼泪、啜泣常常陪伴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眠的夜!</p><p class="ql-block">跟了父亲后,也没有过上好日子。父亲当兵转业安排在上海工作 ,父亲和母亲在上海待的时间不长,由于奶奶独自一人在家,父亲放心不下,兼以当时生活条件大环境不好,不得已而回了老家,组织上又安排父亲去坊子煤矿,他又婉言谢绝,铁了心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据说,当时城里很多人都跑回了农村,就是因为农村地里长庄稼,能吃上饭。农村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得母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一咳就是一大顿,一咳就是大半天。但并不妨碍她白天参加生产劳动,晚上准备一家人的饭食。咳嗽伴随了她一生!母亲也打听过,听医生说,这属于风呛咳嗽,很难医治。</p><p class="ql-block">我们长大了,也尽心尽力地陪她去过几家医院,但收效甚微,后来,病情越来越严重了,发展到了肺气肿,肺气肿又压迫了心脏,导致肺心病。每年的春冬季节,空气干燥,咳得格外厉害,我们都害怕。后来她拒绝去医院,我们就只好找村里的医生打打小针、挂挂瓶,以至于臀部形成硬块、褥疮,不能肌肉注射。</p> <p class="ql-block">母亲不但患有严重的咳嗽,而且脖颈、脊背经常板得厉害,今天说来应该是肌肉劳损,或者是风寒所致。母亲操劳一天,到了晚上浑身不舒服,自己经常用手掐脖颈(geng)子,有时候也叫我们弟兄几个轮流用拳头砸她的脖子和后背,得已缓解。天长日久,我们也有些倦怠,砸不几下子就表现出厌烦的情态。母亲觉得出来,就说停下来吧,好了!不疼了,歇歇吧!她说着好了,但接着自己又用手抓来抓去,有时侯拿起炕苕帚自己敲,有时候就用剪刀把儿压。</p><p class="ql-block">当我们都 不愿再去捶打母亲的脖颈与脊背,但又“板疼”得厉害的时候,母亲就叫我们用脚给她踩。她趴在炕的墙边下,我们就手扶着墙,用脚在她的脊梁上踩过来踩过去。虽然这样,白天该下地干活还干活,晚上该推磨还推磨。不管是推磨碾碾还是摊煎饼办饭食,都少不下她。那时候,我们小,奶奶虽然是小脚,走路不方便,但她也和母亲极力配合,做着家里家外的一切!</p><p class="ql-block">母亲虽然身体多病,但当别人需要她帮忙的时候,从不推辞。有人感冒发烧了,找她拾掇拾掇,她总是尽心尽力。那时候,小病小灾,谁家舍得打针买药?都是手里没钱逼的!一旦身体不舒服了,就找到我母亲给她捏捏头、捏捏脖子,搓巴搓巴脊梁。我们小时候,经常看到母亲给别人解除病痛,但就是看不到谁能解除母亲的病痛!</p><p class="ql-block">母亲对待别人总是尽心竭力,不计得失地帮助别人。在农村责任制初期,庄稼成熟后,生产队就分到每家每户去收获。不论是收割小麦、玉米,还是刨红薯、切瓜干,母亲干完自己的不管自己累不累,就去帮附近的邻居。她在村里有口皆碑,每当提及到母亲的为人处事,无不交口称赞!</p><p class="ql-block">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心里想着的是别人,唯独没有她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