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算卦特别准

深层心理疗愈师-DONY

<p class="ql-block">01—河图洛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人将易经作为算命的手段时,河图洛书往往占有重要位置。王东岳结合古史层累(疑古派)的学说,认为河图洛书来自星象的可能性较大。 疑古派(古史辨派)介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史辨派,是以顾颉刚、钱玄同、胡适等为代表,在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论题的史学、经学研究的学术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史辨派这个说法并非顾颉刚等学人的自称,20世纪著作《古史辨》中收录的观点庞杂,就算是赞同疑古辨伪方法的学人之间也有分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史辨派将传世文献中的早期历史视之为编造的谎言的看法受到部分学者批评和质疑,古史辨派的部分推论后来被出土文献推翻,而古史层累说作为一种史学研究方法不再一概视历史文献为编造的谎言,只是怀疑后世的文献对早期历史记录的真实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顾颉刚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即层累造成说,顾氏认为传统古史有三个特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如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如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尧典〉就成为一个“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就成为一个孝子的模范。在这样的状况下,人们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准确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状况。如我们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但可以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维基百科) 河图洛书或许也存在古史层累的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研究认为,河图洛书可能是在文字发明以前、巫觋自称受自天神的图画,从最初宝玉或奇石上的纹路或图象,圣人(伏羲氏、大禹等人)能从中理解天意,后来才演变为有文字注解、在简牍或帛上的图书,但在具体形式与意义,后世则众说纷纭。其中有好古,也有疑古的说法。有人认为可能是易经的根源、中华文化的重要资产,也有人认为神话出现在信史之前、文献不足采信而加以排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易经作为一种最初的符号,被后人施加了太多具象化的定义,以致于其内容高度糅杂,累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2—算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代人类为什么要算卦去对事件进行预测?因为在远古时代,辅助决策的信息量极低。比如两个部落要发生战事之时,作为部落的首领,是战是和还是逃?你很难派一个间谍去对方的氏族部落去了解情况,于是必须进行占卜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随着信息量的增长,如《孙子兵法》中即写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p><p class="ql-block">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敌之情者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感觉算卦是很准的呢? 也许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或者可以表示为以下四类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概率预测:算卦的人根据事件之表象,进行大概率的推测,如见人面黄肌瘦,则说你吃不好饭,黑眼圈严重则说睡不好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虔信暗示:被算卦者笃信其是对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模糊表述:卦辞通常表述的模糊,使事件总可以向其靠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定向联想:卦辞会将事件产生定向的联想,如吉卦,一年中或许发生了一百件好事,一百件坏事,于是其让被卜者定向挑出某件事与卦辞进行联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种则或许可以表示为以下三类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异功能。</p><p class="ql-block">极少数的人类保留了元祖的一些五感功能,比如他可以看到除可见光外的其他光源,于是其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结合占卜可以给出更加合理的解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卦辞背后的原理理解的极为清晰。如对气候的占卜,是对过去气候数据的熟稔,对人生事件的占卜则是出于对卦辞的理解(卦辞本身即来源于书写者对人生的总结和感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联遗传基因。</p><p class="ql-block">人的行为被我们的基因规定着,卦辞背后的人生经验或许是从现象推导基因特性的一种密钥,比如面相,手相等,常常和某种基因现象相关联,而这一基因又常常和人的性格甚至是疾病特征关联(如遗传病)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如果一个人可以从各类经验中,通过科学进行筛选,那么极有可能真的能一眼看出事件之本质然后进行预测。举例,林园用4万元在四年时间赚取数亿元,记者采访时,他表示,自己对K线图有一种独特的“悟性”,背后或许是经验与理论的一种深层次结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种,或许冥冥中自有定数。</p><p class="ql-block">易经中的经验代表了人类数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历和经验,这一种积累的经验的总结,在人类生存环境没有发生颠覆性变化之前,即是一种“定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