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史之法国沦陷

郭争鸣

<p class="ql-block">  1940年5月10日,德国军队绕过马奇诺防线,执行“黄色方案”。德军装甲部队穿越阿登山区,迅速突破了法国军队的防线。荷兰、比利时等低地国家在德军的攻击下迅速投降,为德军进攻法国创造了有利条件。面对德军的迅猛攻势,英法联军被分割包围,大量部队被压缩至敦刻尔克地区。从5月26日至6月4日,英国实施“发电机计划”,成功从敦刻尔克撤离了大量英国和法国士兵,但仍有众多法军未来得及撤离,且法国的军事力量遭受了重大打击。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德军继续向法国腹地推进。6月14日,德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巴黎。6月22日,法国政府宣布投降,与德国签订了停战协定。根据协定,法国北部和西部约占全国五分之三的领土被德国直接占领,南部由贝当政府统治,首都设在维希,史称“维希法国”。法国过分依赖马奇诺防线,将大量兵力部署在防线附近,而忽视了阿登山区等其他可能的进攻路线。这种静态防御的战略思想无法适应德军的闪电战战术,使得德军能够迅速突破防线,打乱了法国的军事部署。尽管法国在一战后拥有一定的军事力量,但在军事装备的更新和士兵的训练方面存在不足。德国在二战前大力发展军事工业,装备了先进的坦克、飞机等武器,而法国的军事装备相对落后。同时,法国士兵的训练水平和战斗经验也不如德国军队。法国国内政治局势不稳定,各政治派别之间存在严重的分歧和矛盾。在战争爆发前,法国政府未能形成统一的战略决策和应对措施,导致在战争初期无法有效地组织抵抗。英法等同盟国在战争中的协调和配合存在问题。在德军进攻时,各国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无法形成统一的作战力量,使得德国能够各个击破。</p> <p class="ql-block">  1940年6月10日,法国政府撤离巴黎,迁往图尔。6月14日,德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巴黎。随着德军的持续推进,法国政府内部主和派占据上风。6月16日,雷诺总理辞职,贝当出任新总理。贝当上台后,立即向德国请求停战。6月22日,法国代表在贡比涅森林的一节火车车厢里(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签署投降书的地方)与德国签署了停战协定。协定规定,法国北部和西部约占全国五分之三的领土由德国直接占领,南部由贝当政府统治,首都设在维希,史称“维希法国” 。6月24日,法国又与意大利签订了停战协定。法国在军事战略上犯了严重错误。过度依赖马奇诺防线,将大量兵力部署在防线附近,忽视了阿登山区等其他可能的进攻路线。而德国军队绕过马奇诺防线,通过阿登山区迅速突破法国防线,使法国的军事部署瞬间陷入混乱。德国在二战前大力发展军事工业,装备了先进的坦克、飞机等武器,采用闪电战战术。相比之下,法国的军事装备更新缓慢,战术思想陈旧,士兵训练不足,难以与德军抗衡。</p> <p class="ql-block">亨利·菲利浦·贝当(Henri Philippe Pétain)是法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贝当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1916 年凡尔登战役爆发,这是一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德军志在必得,法国局势危急。贝当临危受命指挥作战,他提出“他们不会通过”的口号激励士气,精心组织防御和后勤保障,成功抵挡住德军的猛烈进攻,为法国最终取得战役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法国的英雄,被晋升为元帅。此后,他还担任法军总司令等重要职务,为协约国最终战胜同盟国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战爆发后,法国在德国的闪电战面前节节败退。1940 年 6 月,年逾八旬的贝当出任法国总理。面对德军的强大攻势,他丧失了抵抗的信心,主张停战投降。6 月 22 日,法国与德国签订停战协定,法国北部和西部</p> <p class="ql-block">  巴塔耶B型坦克(Char B1)是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研制的一款重型步兵坦克,在二战初期发挥了一定作用,一战结束后,法国鉴于一战中坦克支援步兵作战的经验,意识到需要一款能突破敌方防线、支援步兵作战的重型坦克。于是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研发巴塔耶B型坦克,旨在应对未来可能的战争威胁,为步兵提供强大的火力和防护支持。巴塔耶B型坦克装备了一门75毫米短身管火炮,安装在车体右前部,主要用于攻击敌方工事、碉堡和步兵等目标。此外,在炮塔上还配备了一门47毫米火炮,可用于对付敌方坦克等装甲目标。这种独特的火力配置使它在面对不同类型的目标时都有一定的杀伤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