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香港路百空间进行的《敬你是一个汉字——朱敬一可持续性艺术展》上,八个展示空间代表了八种情绪,南门书法创始人、立体的墨创始人,当代跨媒体艺术家朱敬一认为,这也正是他个人心路历程的写照。本次展览以“敬”为逻辑,寻找传统汉字与当代青年文化的连接的情绪解法。</p><p class="ql-block">踏入“敬你是一个汉字——朱敬一可持续性艺术展”,仿佛开启了一场跨越文字与环保理念的奇幻之旅。八个风格迥异的空间,以汉字为引,将可持续发展的命题融入艺术表达,在视觉与思想的冲击中,引导参观者探寻文字背后更深层的生态哲思。</p> <p class="ql-block">第一空间:潜龙勿用——蛰伏中的力量觉醒</p><p class="ql-block">潜龙勿用,是人在成长和发展的初始阶段时所采取的策略。初始状态的人常常过度自信,以自我为超凡的存在,然而在时机不成熟或能力尚且不足时,应当暗中积蓄力量,以一个较低的姿态去发现和探索世界。在展览的第一空间,艺术家回收若干鞋子组成龙尾装置,暗示事物本身存在着巨大潜能,同时提醒观众将自我视角放低,潜藏积蓄,从而见龙在田,抵达人生的下一阶段。</p> <p class="ql-block">其实该条龙的龙头是在展厅楼下的一层,而龙尾却是在三层楼展厅。</p> <p class="ql-block">第二空间:暗黑通道——直面困境的深邃思索</p><p class="ql-block">穿过第一空间,便踏入了第二空间“暗黑通道”。通道内漆黑一片,仅靠零星的冷色光源照亮脚下蜿蜒的路径,墙壁上投影着扭曲变形的汉字,如“污”“废”“竭”等,伴随着低沉压抑的音效,营造出一种令人窒息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凡成长和探索,皆伴随混沌。这是一个婴儿逐渐与母体分离的过程,害怕、不解,迷茫皆为常态。在此空间,艺术家开诚布公地探讨尚未明晰的心境,身体在黑暗中摸不到前进的方向,精神却始终向光明求索。</p> <p class="ql-block">第三空间:临时抱大腿——对短视行为的辛辣讽刺</p><p class="ql-block">当人的精神处于婴儿状态的时候,是柔弱的、渴望庇护的,会在下意识中寻求一个强有力的支撑。临时抱大腿,常被视为一种投机者心态,艺术家却反其道而行之,邀请观众作为共创者参与其中,将自我的欲望合理化、正当化,从迷茫中超脱,获得内心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第四空间:金榜题名——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愿景</p><p class="ql-block">经历过迷茫和无助后,人逐渐触及到世界的纷杂,感受到知识和讯息的不断输入,在此过程中定气凝神,进入积极且稳定的自我成长期。艺术家以巨大的毛笔表达这种心无旁骛的持续上升状态,同时暗示着下一阶段的认知峰值即将到来。</p> <p class="ql-block">第五空间:永无纸境——科技赋能下的环保变革</p><p class="ql-block">随着知识边界的不断拓宽,人的认识和白我效能感将短暂地抵达一个峰值,即“愚昧之峰”,然而殊不知,由此前进一步便是绝望之谷。艺术家用纷杂的书法表达知识过剩的状态,拥有越来越多的知识,反而会造成认知上的混油、迷茫和不解。</p> <p class="ql-block">第六空间:心灵钢湾——钢铁与心灵的温柔对话</p><p class="ql-block">进入社会后,人的认知才真正打开。我们在生活的泥泞中摸爬滚打,也见证过远方壮阔的大海和山川,发现生活并非当初想象的那般一帆风顺,而是辛苦的、耗费体力的。但是与之相反,人的精神是柔韧的,在生活中积攒的困惑和愤怒,将被打磨成自洽的茧,铸造心灵的钢湾。</p> <p class="ql-block">第七空间:化愤池——情绪转化为行动的力量</p><p class="ql-block">艺术家在此空间打造了一座“化愤池”,邀请观众从生活的压抑中暂且逃离,去宣泄内心的压力与愤怒。肢体打开的同时,人不知不觉进入一个豁然开朗、游戏人生的状态,肢体上的愉悦同时造就精神上的明朗。</p> <p class="ql-block">第八空间:来来去去——循环永续的生态真谛</p><p class="ql-block">展览的最后一个空问呈现出一种阅尽繁杂后归于平和的状态,艺术家引用汪普祺的句子,将视线转向生活琐碎和人间烟火。人的一生反反复复、来来去去,最珍贵的东西恰是最简单的东西,淡然和闲适恰是最好的滋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艺术家的话</b></p><p class="ql-block">没想到,2024年竟然是我从事汉字书写的第30年了。</p><p class="ql-block">我是一个比较分裂的人,一边深深迷态着中华传统文化,一边执着于书写当代人的情感,感谢各 位把我的这种“四不像”在网络中传播,不管是批评、赞扬、指点或吐槽,零零种种都是对于我生命的滋养。</p><p class="ql-block">汉字的传承,使得中华民族统一且延续至今,而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汉字绝不是老古董,交错生长的文化使其萌发出了新的意义和表达。遂时至今日,有心要做一个综合又好玩的文字展,让新一代年轻人喜欢并热爱中国的文字。</p><p class="ql-block">自2005年从家乡来到上海,我已做过不少大大小小的展览,目前阶段的趣味偏向于使用旧物组合完成作品,一是出于经济和环保方面上的考虑;二是沉迷于各种组合带来的意外惊喜。</p><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是既是一次自我认知之旅,又是一次跌宕起伏的情绪之旅。展览的动线始于迷茫、混沌、焦虑的黑暗阶段,经历过下意识“抱大腿”,许愿祭拜“毛笔之神”,定气凝神开启文字之旅,刻意练习发现自我,爬钢铁丛林冒险反思,人文字池释放情绪等必经阶段后,终于一场“平凡”的顿悟。“抱大腿”只是生活中美好的误区,回归日常、回归自我,去感受看似平庸的美好,才是人间正道。</p><p class="ql-block">最后,我和我的策展团队希望大家能玩得愉快,谢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朱敬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