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此图为吾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 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日常居住地,前往其他地方进行短期游览、休闲或探索的活动。其意义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对于个人而言,主要在于以下方面:</p><p class="ql-block"> 一是放松身心,摆脱日常生活压力,享受自然或文化景观,促进心理健康。 </p><p class="ql-block"> 二是开阔视野,接触不同地域的风俗、历史和文化,增长见识,提升包容性思维。 </p><p class="ql-block"> 三是自我成长,旅行中的挑战(如语言障碍、陌生环境)能增强适应能力和独立性。</p><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p><p class="ql-block"> 此句出自明朝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卷二》或《画旨》。它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除了书本知识外,还需要注重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同时,这句话也启示我们,学习和成长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实践的过程,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新事物、接受新挑战,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认知。</p><p class="ql-block"> 旅游,对于读书之人而言,就是行路的问题,就是追寻书本之外的鲜活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 徜徉牯牛降</p><p class="ql-block"> ——徽州之旅系列散文之三</p><p class="ql-block"> 纪中惠</p><p class="ql-block"> 牯牛降风景区位于祁门与石台县交界处,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黄山、清凉峰、牯牛降)之一,距石台县城22公里,主峰海拔1727.6米,总面积为6700公顷。牯牛降共分五大景区:主峰景区、灵山景区、双龙谷景区、龙门景区、观音堂景区。其中前四个皆位于石台县境内,观音堂景区位于祁门县境内。牯牛降以雄、奇、险著称,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古称“西黄山”,山岳风光秀美绮丽。因其山形酷似一头牯牛从天而降,故名牯牛降。是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有"绿色基因库"的美誉。刚搞旅游开发时,我就与同事一道游过。记得,当时是盛夏,骄阳似火,由石台县两位局机关领导陪同游览,回家后还写了两首七律诗呢!</p><p class="ql-block"> 夏游牯牛降(二首)</p><p class="ql-block">其一</p><p class="ql-block">久闻胜境牯牛降,四友相邀夏日临。</p><p class="ql-block">漫赏碧岑思古木,当惊秀水礼清音。</p><p class="ql-block">龙门赫赫开天顶,怪石峥峥拔地襟。</p><p class="ql-block">一掬山泉驱暑气,凉风习习汗无侵。</p><p class="ql-block">其二</p><p class="ql-block">路转峰回化境排,子陵后裔古风开,</p><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绕村过,大树参天入画来。</p><p class="ql-block">四叠飞流声震耳,几多情侣梦盈台。</p><p class="ql-block">欣游忘却夏阳毒,漫步溪头人发呆。</p><p class="ql-block">这次来,可谓故地重游矣!</p> <p class="ql-block"> 离开西递,前往牯牛降,山高路险,蜿蜒曲折。儿子与儿媳轮番驾驶,小心翼翼。尤其是祁门与石台之间的赤岭(俗称“大红岭”),自古就是我们徽州西北边人“上徽州”的必经之道。民间有言:“一粒黄豆走过大红岭”,意即过去在这山道上遇人挨饿时,给人一粒黄豆就可以帮助别人翻过这大山岭,上得徽州。还有,相传,徽菜的一道名菜叫“臭鳜鱼”也与这大红岭有关。过去,我老家古镇生意人上徽州,赤脚草鞋,一根扁担两头高高翘起(便于山路挑担的一种特制扁担),挑着山里人需要的山外货,如秋浦河里的鳜魚(现叫"秋浦花鳜")等。夏天,长时间步行这大红岭山道,抵达徽州时,鳜魚就发臭了。谁知,这臭鳜魚经巧妇放入酢料烧熟后非当不臭,反而别样生香,可口无比,谓之"生臭熟香"。从此,成了徽州一道名菜,名扬四海。</p><p class="ql-block"> 大红岭盘山公路,九曲回肠。儿子驾龄不长,我很是捏一把汗。但儿子做事比较沉稳,性情平和,加之以前驾车走过类似山道,有点经验。时近中午,我们安全抵达石台牯牛降景区。</p> <p class="ql-block"> 牯牛降龙门峡景区,是整个牯牛降最早开发的景区。主要景点有:严家古村、龙门潭、四叠飞瀑、鸳鸯潭和情人谷等。</p><p class="ql-block"> 一家人进入景区,小孙子就拉着爸妈直奔严家村口桥下的小河,三口子在河边的滩上玩起水来。我与其奶奶在桥头看景,拍照。但见这严家村,小桥流水,村口溪边高高生长着一排银杏树,枝繁叶茂,树干粗直,华英若盖,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严家村的古老与沧桑。</p><p class="ql-block"> 等他们玩好水,我们一起步入严家村上。原来这“严家村”居住着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的后裔,典型的徽州民居古建筑保存完好。村中有老磨房、古祠堂和写着红军北上抗日、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各个时期标语的“标语墙”,自然人文景观俱佳。</p> <p class="ql-block"> 欣赏过古村,我们沿着河谷边上的木质栈道走近著名景点“四叠飞瀑”。一家人不远不近,坐于观景亭最佳观景处。但见,一匹硕大的四叠白练直挂崖壁,如雪似玉,曲折回环,似从天来,水声如琴,令人为之称奇。</p><p class="ql-block"> 四叠瀑是奇观,龙门潭更是牯牛降景中之最。只见两边巨岩直立,几近九十度,俨然敞开一道巨大的石门。又似巨龙之口,若遇山洪发泄,可以想见,那气势定如巨龙吐珠,壮观不已。</p><p class="ql-block"> 来到龙门潭景点,只见一潭清水澄碧,明若镜面,透亮如玉。数米深潭底的每一粒砂子都是那样的清淅可辨,难怪景区入口处立着一块牌子,上书:"亚洲第一水",虽为广告语,却也名副其实!</p><p class="ql-block"> 小孙子见到此水,先是有点畏惧,经我牵着其手走过水坝,他一下爱上了这水,并且极其主动(以前不太配合拍照)地要我为其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 艳羡过龙门潭一潭丽水,我们手扶潭边峭壁,行走峭壁腰间栈道,进入"龙门里”,经过惊心动魄的悬索桥,来到滚石滩。</p><p class="ql-block"> 嗬!这滚石滩,岂是一个"滚"字了得!说是滩,其实并非滩,而是一片斜坡河谷,满谷巨石乱布,大小不一,嶙峋怪样。大的恐成千上万吨,呈排山倒海之势,迎面滾滚而来。自然鬼斧,令人震撼!石间清泉汨汩,婉如丝竹,入目走心。一家人纷纷拍照不停,小孙子更是大长见识,这分明不是教科书的教科书。</p> <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较紧,还有许多景点,如百丈岩、栖贤洞、隐月池、南国小长城等景点,我们就没办法去游玩了。</p><p class="ql-block"> 这次来游牯牛降与我十几年前刚开发时来游,我的感觉大不一样!景区的景点增多了,服务设施齐全了,游客更多了,等等。更为不一样的,是一家三代人同游、同乐。看着孩子们那欢快的花儿一样的笑脸,我与老荆的幸福感自存心底。</p> <p class="ql-block">此照为吾近照,前不久留影于青岛。</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纪中惠,网名“秋浦河之子”,安徽池州贵池人,中华传统文化爱好并践行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