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岁半百(1975—2025)

龚著梅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螺丝坪上少年志五十年风雨兼程 忆往昔书声琅琅老区精神摧人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黄港中学豪情迈半世纪岁月如歌 看今朝笑语盈盈军旗故里笃于行</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值黄港区中学七五届高中同学毕业50周年之际,在会长瞿永忠同学的操持、在全体组委会同学辛苦努力下,同学们从四面八方赶赴桑梓,于2025年5月17日团聚在修水县君豪大酒店,18日游览在宜春明月山。五十年弹指一挥间,蓦然回首已将古稀年,在经意与不经意中走过努力走过艰辛走过拼搏,在收获中有过无奈有过泪水有过喜悦。但在这激动人心的日子里当年的青涩仿佛就在昨天,快捷的交通绝对赶不及心中的期盼,发达的网络也没有见面的亲切,两天的相聚永久的回味,同学情情深似海,祈向苍天再借500年,做回曾经少年郎!</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瞿永忠同学担任会长多年,他始终热心为同学服务,无论是组织同学活动,还是在同学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他都毫无怨言。没有薪水没有奖励,唯有出工出力出(吃)亏,他这种无欲无求的朴素情感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与赞誉。特别是这次庆典聚会取得圆满成功,他所承受的各方压力是我们无法分担的,无冕之王的无私付出,恰似春天的暖阳,温暖而深沉,我衷心感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向为这次活动付出无数心血的会长及组委会全体同学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你们从准备、策划、协调、统筹都亲力亲为,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你们的智慧和汗水。因为有你们的引领,我们的活动才能如此顺利和成功;因为有你们的付出,我们的活动,才如此丰富多彩;因为有你们的真情善爱,我们才有温暖如家的相聚;因为有你们的精心设计,我们才享受(吃上)集听、看、游高品质的精神大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李红玲徐建华同学主持黄港区中"七五"届高中同学毕业50年庆典会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曾加余同学报告庆典活动筹备全过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瞿永忠会长为聚会庆典致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十聚首续华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十年风雨兼程,半个世纪情谊如初,转眼间我们已经毕业 50周年了。今天 我们跨越山河岁月,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再次相聚,感慨万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让我代表组委会,向每一位前来参加庆典活动的同学致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热烈的欢迎!同时向为这次庆典活动付出辛勤劳动与乐意赞助的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学表示衷心的感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3 年 9 月 1 日,我们满怀憧憬,朝气蓬勃,分别从上奉、何市、黄沙港、黄沙、汤桥、黄坳,翻山越岭,步行数十里,汇集到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港区中吸取知识乳汁。两年后,我们又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母校,步入社会,开启了各自不平凡的人生里程。回首过去,尽管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但那份同学之间的纯真情谊始终铭记在心中。</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 50 年来,我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拼搏。为家庭,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们或许有过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功的喜悦,也或许有过失意的时段,但这些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50 年过去了。今天,我们依存意气风发,相聚修城,重温同窗点滴,畅叙挚友之情,把大家带回到那青春洋溢的年代,相互欢声笑语,打闹嬉戏仿佛就在昨天。岁月虽然给我们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也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充实而坚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50 年的分别,让我们倍加珍惜本次相聚的时光。尽情地享受这难得的重逢。愿同学情谊相守如初,历久弥坚。愿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期待下次的相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谢谢大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瞿 永 忠</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5.17</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周江宁同学代钟好立同学致贺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賀 信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尊敬的黄港区中七五届高中毕业同学联谊会组委会及全体老同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家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欣闻我们七五届高中毕业同学近日将举行联欢盛会,本应亲临现场与大家共叙同窗之谊,因本人在外地,无法参加,深感遗憾。特发此信,以表达我对活动的热烈祝贺!并向各位恩师及全体老同学致以最诚挚的问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黄港区中是我们的母校,在我们求学历程中她算不上名牌学府,但在我们青春年少时期早已镌刻成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首往昔,青葱岁月恍如昨日,同学间,学友情深,同窗轶事,记忆犹新;校园里,琅琅书声,欢歌笑语,犹言在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曾记得:黄港区中文化渊源之长。学校依托黄沙港集镇“沙莴里”而建,座落在青山连绵,峰峦叠翠的五梅山下,周边群山环抱,碧水荡漾。清澈激荡的安溪河绕镇而过,安溪河的源头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晚期“山背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以来奉乡安乡文化教育薪火相传,清、明时期尤为鼎盛,帝师“文恪”万承风就是黄港汤桥人。“崇德重教,耕读传家”既是这里客家人祖传家训,也是后来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曾记得:黄港区中教学条件之艰。学校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依靠附近几个公社广大农民投工投劳建成的,光秃的黄土岗上几幢砖瓦房就是学校的全部建筑,操场尚未完工,是后来全体师生利用劳动日修整好的。劳动成了我们的必修课程,校园修路、上山砍柴、基地种田到处都洒下了我们辛勤的汗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曾记得:黄港区中学习风气之好。当年学校教学条件很差,非常幸运的是教我们的老师都是一批德才双馨功底深厚的优秀教师(后来大部分成为全国知名大学的资深教授)。当时尽管受政治运动因素影响,我们如饥似渴求知欲望却丝毫没有减退;崇德守正为人初心半点没有寝灭。筒陋的砖瓦教室里,同学们秉烛达旦,孜孜以求,刻苦钻研精神永放异彩;不足三尺的思辨讲台上,同学们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意气风发的青春豪迈气贯山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那个火红的年代赋予了我们时代的历史责任,也正是那份守正初心,使我们不畏艰难,坚持信念,它如同璀璨星光,照耀我们人生旅途毅勇前行。我们风雨兼程五十年,各自在不同岗位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付出了艰辛努力,作出了非凡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五十年,弹指一挥。当年青涊懵懂的少年(少女),如今已是满头鬓霜白发,我们虽已老了,然而,我们正逢国家老龄事业、银发经济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之期,老骥伏枥,不移白首之心,“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让我们好好珍惜余生,多多保重身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值此欢聚之际,衷心祝愿联欢活动圆满成功!祝福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喜乐安康!友谊长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同学:钟好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5月16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一献给黄港区中一九七五届高中同学毕业50周年庆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周江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瞬间,我们这群曾在黄港区中校园里一同追逐梦想、绽放青春的同窗,走向社会已经走过整整 50个春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5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人生中却是漫长的半个世纪。在这50载的岁月长河中,我们各自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然而坚守在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纯真的同窗情谊,却始终如同一盏明灯,在心底熠熠生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首当年,学校的物质条件是那样的艰苦,教室是简陋的砖瓦房、破旧的桌椅,寝室是几十人的房间、上下统铺床,点的是昏暗的煤油灯,吃的是就着梅菜干的薯丝饭。但是,我们又是幸运儿,当时学校有一批就现在来看高中老师也要引颈注目的教育大师:张述严、朱宝慈、勒元、刘琪、钟策群、杨吉洲、鲁微星、瞿汉民等先生,正是这一批教育大家,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也传授给了我们应对人生和社会的文化知识和技巧。同学,你还会唱朱宝慈老师教唱的那首《 I love Tianan Men In Peking》的英文歌吗?!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农村高中有老师能教授英文歌曲,恐怕只有我们才亨受到了如此之福。学习条件虽然艰苦,大环境也不利于教学,但同学们都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虚心求教,埋头苦读,课堂上总见同学们认真提问和激烈讨论。课余间,我们青春的笑声充满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操场的排球赛和互相追逐的打闹、暮色中校园东边山埂上茶树花下的卿卿我我,还是男生宿舍里的高声侃谈和女生寝室里窃窃私语,还有农场劳动中的汗水与笑容,无一不成为了我们青春岁月中最珍贵的回忆!那时候,我们在一起有过读书学习的快乐,有过参加劳动的欢乐;也有过上课无课本的苦恼,有过难以忍受的疥疮奇痒的痛苦!两年的高中学习生活,我们日夜相伴、风雨同舟,互帮互学、互相关心,结下了铭刻在心的深厚友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毕业之后,我们各奔东西。有的扎根农村,辛勤劳动,历尽艰难,为家庭的幸福和家乡的建设默默奉献,颇有成就;有的走进城市,忍辱负重,努力拼愽,在各行各业中崭露头角,多有建树,同学们都无愧于学校的培养和老师的教诲!半个世纪以来岁月的磨砺,让我们的容颜渐渐老去,但那份老同学之间的牵挂与思念,却从未消减,还与日俱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在毕业 50 周年之际,我们再次相聚。曾经青涩的少男少女,如今已成白发苍苍的老者,而当我们的目光交汇那一瞬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青葱年代。有多少知心的话要对你讲,有多少热情的歌要对你唱,又有多少梦萦的牵挂要对你倾诉!岁月可以改变我们的容颜,却无法改变我们之间的深情厚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同学相聚欢乐的时候,却有一丝凉意从我心底掠过,悲悯的情绪油然而生。这就是想起了我们几位逝去的同学:张桂香、雷玲玲、徐火旺、徐盛西、张元浩、瞿奇志、黄良建、龚卫东,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容貌、他们的过往、他们的真情和善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庆典将制作电子视频、音频文档(电子版纪念册),它是我们写给岁月的情书,它珍藏着50年前的星光,也收录了重逢时的热泪和欢乐;它承载着我们 50 年的回忆与思念,也蕴涵着同学们半个世纪的挂念牵情!让我们轻轻点开它,它的每一桢视频,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是我们共同走过的难忘岁月的见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套电子纪念册成为我们心灵的纽带,让我们的同窗情谊永远延续下去。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世事如何变迁,我们永远是那个团结友爱、充满朝气的班集体。愿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依然象当年那样,手挽手、心贴心地走过乡间曲折的小路,把夕阳红走成永恒的华丽篇章!</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毕业五十周年感悟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陈新宇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足可沧海桑田,但于我而言只觉短暂一瞬。毕业后如何把握人生改变命运,我在这里与同学们分享几点个人感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是,离校五十年,我们难以忘怀那段特殊(文革)的学生时代,十年学习中道德素养没毛病,但求知缺乏方向,且非常茫然,从小学到高中有欣喜也有伤感。欣喜的是,虽然学校条件非常简陋,学习环境非常艰苦,但有一群专家教授级的老师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让我们在那里吸取营养求得真知,挥洒激情时,奠定了理想,度过了学生时代纯真的金色年华。伤感的是,特殊年代,也耽误了我们不少学业,记得有一本数学书根本没有翻阅过(特别是参加体育训练同学,还可以免学),拼音零基础,英语也被“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语。”这句话给误导,所以我们学到的文化知识是相当有限的,以至于后来恢复高考(特别是我们黄港籍)能考上大学的寥寥无几,我们这一代人虽然不笨,但时局给我们开了个大玩笑,好在我们凭着那点底子在往后的工作中积极进取,才有今天这个样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是离校五十年来,我们自强不息。古人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不言而喻,我们七五届的同学,没有自暴自弃,干中学学中干,没让自己掉队落伍,靠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厚德载道的品行主宰命运,才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业绩,为国家、为社会交出比较满意的答卷。特别是这次聚会中,有生动感人的文采、有婀娜多姿的舞蹈、有苍劲有力的书法、有悠扬悦耳的歌声。这就充分表现了我们这一代人不甘沉沦不甘庸俗,以扬鞭摧马自奋蹄的精神展示今天的你我,我为每一位同学点赞!这五十年我们无愧于青春,无愧于人生,无愧于时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是离校五十年,经过岁月的沉淀,同学情谊更加历久弥坚,无论走在天涯海角,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职位高低,无论贫穷富贵,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张共同的名片,上面标示着两个大字——同学,我认为是人世间最纯真的感情,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好的缘分,愿我们的同学情天长地久地久天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5.19</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黄先国同学代表同学讲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亲爱的同学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美好时节,黄港区中七五届高中毕业五十周年庆典活动,今天如期在修城君豪大酒店隆重地拉开了帷幕。此时此刻的心情难以言表,五十年风雨,弹指一挥间,我们从一群活泼可爱的青少年,时至今日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今天老同学相聚,一张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心中涌动的情谊,那份久违的亲切与激动久久难以平静。受组委会安排我代表同学们作个发言,我就谈两点感受一个祝愿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感谢:首先感谢组委会对这次五十年庆典活动的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周密安排,为同学们相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要感谢为这次活动康慨解囊捐资的钟好立,瞿永忠,张以贵等同学,是他们的鼎力支持为庆典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再次是要感谢远在北京,上海,福洲,深圳,南昌,上饶,九江等地同学千里迢迢,不辞辛劳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来参加活动,是他的到来为活动添彩争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感慨:一日同窗,一生情缘。七五年七月黄港区中一别,风雨五十年转眼过去,今天我们再相聚感慨万千,那时我们同怀梦想,跨入高中我们一起同窗遨游知识海洋,一起膳宿,一起劳动,一起玩耍,校园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同窗二年时间虽不长,但我们同窗这份情谊终身不忘,希望各位老同学珍惜这短暂的相逢机会,尽情回味过去,畅想未来,让同窗情谊历久弥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祝愿:劳燕分飞五十载,魂牵梦绕重聚首,岁月无痕人生度,流年有意情长留,老来难忘同窗乐,相逢更尽一杯酒。相聚时短,情谊久长,我们赶上了一伟大的好时代,让我们珍惜余生,牵手夕阳,活好当下,开心每一天,潇洒度余生,祝愿我每一位老同学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让我们携手下一个十周年(即60年)再相聚。祝庆典活动取得园满成功!谢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黄 先 国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5月17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50年风雨50年历程50年岁月,通过这几天来的互通了解,情更深意更浓,得同学们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不同家庭都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今天展现在眼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文精神及过往对社会的奉献,是一笔笔宝贵的财富,可喜可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的公务员同学廉洁奉公,他们不忘初心坚守底线为国家的行政管理工作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他们运筹帷幄,确保了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他们披荆斩棘,推动了社会的有序发展。一生尽理山河事是他们的风采。我们的教师同学秉持着诲人不倦的教育理念,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心血;我们的医生同学,将医德仁心贯穿于日常的点滴之中,承载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患者的尊重;我们的商企精英同学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拼搏进取精神,创办企业创造可观的税利,不仅为地方经济建设添砖加瓦,还带动了一方百姓致富,促进了区域经济繁荣,解决了就业难题;我们的农民同学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勤劳致富,紧跟时代步伐,将知识转化为农业技能来提高生产效益,同时还注重教育培养,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后辈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是乡村振兴的践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这些同学虽然职业不同,但都以自己的方式在为社会作贡献,以上缩影充分体现了毕业50年来大家在各自岗位上的努力拼搏和积极进取。我们的成绩汇聚在一起,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一份子,让我们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年的帅哥如今的俊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年的靓妹如今的女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十年的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却改变不了我们对老师的怀念。看到中晶同学,想起了为我们讲解抛物线的教授级老师勒源先生。他清晰生动的讲解,描绘知识的轨迹,满是对我们的期许,师恩铭记!</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与同学们共情,对此次聚会感慨万分。五十年来的同学情,是岁月沉淀下来的瑰宝,他没有利益、没有牵伴、没有世俗的纷扰。有的只是真诚的关怀与温暖的陪伴。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继续维护好这份情谊,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记得在人生旅途中,有这样一群知心伙伴,携手同行,见证国家的发展。期待60年周庆时我们全体同学如数再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黄㘭:龚 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5.19</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0年庆典忙碌的报到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黄帝英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亲——两姑一叔一兄皆同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4月24日,我接到会长的电话,让我代表女同学发言。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的内心满是惊讶,甚至有些不知所措。反复思量,我既没有出众的才华,也没有卓越的能力,更谈不上贤良淑德,又怎能担当此任呢?虽然毕业后我有39年的教书经历,但实际上,那并不是在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只是尽本分、养家糊口而已。能不被家长和学生责备,就是极大的幸运了。哪能与大家在工作中的努力,生活中的坚韧相提并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过毕业50年后的岁月长河,人间冷暖尽收眼底,酸甜苦辣皆记心中。无论荣华富贵还是平庸无奇,经历的往事,走过的泥泞,作过的努力,践过的挚爱都是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命运对我们眷顾也好,不公也罢,只要能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便是对过往岁月最好的交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我们儿孙绕膝,家庭和和美美,这已是莫大的幸福。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话家常,共叙友情,共忆往昔,这更是福中之福。然而,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些已经离我们而去的同学。他们曾经和我们一起走过那段难忘的青春岁月,他们的笑容、他们的故事,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虽然他们已经不在,但他们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依然激励着我们前行。此时此刻只能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和敬爱,愿他们在天堂一切安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这些即将迈入古稀之年的老人,有幸赶上了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新鲜事物层出不穷。A1、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新名词,乍一看似乎与我们毫不相干,但实际上,它们早已悄然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虽然我们对新科技的了解可能不如年轻人那般深入,但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它给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目前,我们使用的智能手机,不仅能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还给我们脑补了不少新的知识。我们虽然年纪大了,但老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80岁还学吹鼓手,我们也要努力跟上时代的节拍,接受并参与其中,与儿女孙辈一起成长。让科技为我们平淡的生活增添无限的乐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携手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珍惜当下,珍惜美好的生活,珍惜纯真的同学情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论身在何处,情总相随,我们虽然韶华已去青春不再,但心要年轻,我们一群50年代中末,60年代初的不老老人,趟河探险历经了生活的洗礼,今天不讲金钱不讲地位只为前世今生的同学缘分,期待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为社会为家庭尽绵薄之力,健健康康,合家幸福,永远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诗书继世,忠厚传家,我们是伴着良善、本份、厚道走过来的,“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读书高″,愿下辈子我们还做同学,共同接受老师传道、授业、解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是家長非家長,亲人般的爱值得心记,辛苦了,张小琴同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5月19日早在君豪大酒店临别前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感谢每一位同学几天来的真诚陪伴,感谢大家的辛苦付出!庆典的结束将是下一个团聚的开始,共同期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