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幸走进北大,要感谢我的女儿,如果不是她当初放弃本校的保研资格,孤注一掷的非考北大不可,我们此生注定与北大无缘。北大,中国的最高学府,读书人梦想。托女儿的福,我曾四次走进北大,每次走进北大校园,都像一个虔诚的朝圣者,心怀敬畏,“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是2012年9月送女儿研究生报到,学校里人来人往,加上人生地不熟,只在红楼旅游区简单逛了逛,未名湖前留了个影,和北大打了照面,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中间两次,适逢假期时间,校园里人不是很多,但都来去匆匆,没有人大声喧哗,即使在餐厅说话都是小声,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北大的标志性景点,西校门、博雅塔、未名湖。西校门原名校友门,是原燕京大学校友于1926年集资修建的,此校门门牌号是篓斗桥一号,篓斗桥在明清时期是著名的风景区,是诗人留恋唱咏的地方,现在是北大的标志性建筑。博雅塔建于1924年7月,是燕京大学为解决全校生活用水,由美国人博氏捐资兴建,塔型仿北周时代的通州燃灯塔。</p><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底我去北大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六月是北大收获的季节,未名湖畔到处是穿着黑袍、蓝袍和红袍拍照的学生,有的还拖家带口,不论年长还是年幼,不论高矮还是胖瘦,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骄傲。也许是要离开了,女儿这次领我们逛的比较仔细,我能感觉出女儿的不舍,女儿告诉我北大的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北大校园里的狮子都是成对的,公狮子脚下踩球,母狮子怀抱小狮子。蔡元培纪念碑前摆满了鲜花,这是毕业生对先贤表达的敬意。在静园流连,看到了一只猫,女儿告诉我,那是季羡林老先生的,季老去世以后,他儿子一直忙着打官司,季老的猫没人管成了野猫,在校园里流浪,是一批爱心学生主动承担起喂猫的任务,这些猫才得以存活下来,且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女儿带我们参观了学校图书馆,北大的图书馆号称世界最大的图书馆,本来图书馆是不对外开放的,女儿向管理员说明了情况,管理员替我们刷了卡,放了我们进去。虽然已经放假,可是各层的自习室、阅览室都座无虚席,每人都在埋头苦读,静的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响,学生们学累了,还可以到音乐室戴上耳机听音乐放松一下,我们生怕打搅了他们,赶紧离开了。</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女儿白天把ipad忘在了自习室,晚上才想起来,去找还在,要在其他地方早被人拿走了,这就是北大人的素质。北大的管理富有人性化,注重细节,每层楼都有茶水炉,开水是免费的,每个卫生间都有手纸,学生毕业时都能领到通讯录和校友卡,校友卡有效期是十年,可以随意进出校园,借阅图书,图书馆里看到的一句话印象深刻,“北大永远是你的背景”。我猜这可能是针对现在流行的“别人有的是背景,我有的是背影”来说的吧。</p><p class="ql-block">在百年大讲堂我们观看了学生的毕业晚会,当《燕园情》在会场上空响起的时候,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仿佛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正像歌里唱的那样,“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 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 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这在别人只是口号,而在他们可能真的能做到,正像环境科学院的毕业口号那样:“二十年后还你一个碧水蓝天”。这才是真的天之骄子。我私底下在想,如果人生可以重新选择,我的人生会不会有另一番精彩?学生表演的所有节目都是原创,超专业水平。</p><p class="ql-block">晚会上还设置了一个抽奖环节,女儿的新疆同学幸运的抽到了价值1700元的机票。外语学院的毕业典礼是六月三十日上午进行的,地点设在刚刚落成的外语学院教学楼礼堂,基本程序是先拍照,毕业典礼有副院长主持,教师代表讲话,优秀毕业生讲话,院长程朝翔讲话,感谢师恩,毕业生给老师鲜花,老师给学生拨穗,仪式结束表示学生毕业,最后齐唱《燕园情》。重头戏是本科生毕业典礼,七月一日学校的本科生毕业典礼在北大体育馆举行,北大最值钱的是本科生,那都是全国各地的高考状元,那年本科毕业生3112人。前来观礼的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家长,还有全国一百所著名中学的校长,学校还邀请了毕业三十年的校友和毕业五十年的校友前来观礼,除了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就是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是对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学术界大佬,而不是各部委的领导。聆听他们的讲话,灵魂仿佛得到了一次洗礼。刚刚在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获“晨兴数学卓越成就奖”的美籍华人数学家、北京大学七八级校友张益唐代表校友讲话,他告诫同学们,北大人要敢于做大学问,要忍受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要淡泊名利,有梦想就要坚持。感谢师恩环节,上台接受毕业生献花的不仅有老师,还有宿管阿姨、保安小哥。</p><p class="ql-block">校长科学院院士王恩哥寄语毕业生:北大永远是你们的家,欢迎你们回母校拍婚纱照,希望你们记住的不仅是北大一塌(塔)糊(湖)涂(图),更要记住的是北大精神,希望你们要像蒲公英的种子,把北大精神带到祖国各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回报社会,报效国家。北大永远是你身后的背景。研究生的毕业典礼七月二日上午举行,那年北大毕业的博士1100多名,研究生5800多名,近几年北大扩招,扩招的只是博士生和研究生,本科生依然是每年三千多人。典礼在齐唱《燕园情》中开始,哈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波士顿麻省总医院基因敲除中心主任李恩代表校友讲话,他送给毕业生四个词:包容、感恩、坚韧、坚持。校长王恩哥的开场白是这样的:蒋梦麟,生于1886年,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p><p class="ql-block">傅斯年生于1896年,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他们上个世纪的80后和90后,在中国历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你们也是80后和90后,该怎样书写自己的历史?……振聋发聩,激人奋进,对毕业生寄予厚望。典礼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结束。</p><p class="ql-block">下午女儿办完了所有毕业手续,晚上她去和同学告别,我一个人呆在宾馆里,看着满床的毕业证、学位证书、通讯录、毕业照,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此时此刻,以前所有的艰难困苦都是浮云,所有的忍耐与坚持都变得如此有意义。想想女儿先是南下读大学,后是北上读研究生,然后再南下参加工作。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这是一笔人生多么可贵的精神财富啊!我更希望女儿借着北大这个平台,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效力,活出自己的精彩。</p><p class="ql-block">七月三号,我们娘俩坐上了南下的列车,与北大渐行渐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