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回顾东纵第五支队挺进粤北的情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叶昌</span></p><p class="ql-block"> 东江纵队第五支队原活动于惠阳、博罗一带,打击日本侵略者。一九四五年,形势起了根本变化,我八路军、新四军从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反攻。中共中央为了开创华南抗日战争的新局面,更有力地打击侵华日军,派遣王震、王首道率领八路军三五九旅从延安南下,配合我华南抗日武装在粤赣湘三省边界建立根据地。广东区党委根据中央指示,决定由东江纵队、珠江纵队派出部队北上粤北,迎接王震部队。由东纵副司令员王作尧、政治部主任杨康华、珠纵司令员林锵云等同志组成粤北指挥部率队北上。</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五年八月中旬,东纵抽调五支队及干校全部学员以及司政机关部分人员共约一千二百多人,从博罗横河出发,经龙门、从化、新丰、翁源到达始兴。与我党领导的始兴抗日武装风度大队在青化隘子会师。部队稍作休息又由风度大队带路,爬过瑶山,绕过始兴城,横渡浈江,到达下北山宝丰。指挥部派人联系王震部队,群众说红军(指王震部队)由江西大余到了南雄横水,后经百顺向仁化长江、城口过湖南去了,派去联系的同志未能会见王震部队。随后指挥部也接到了广东区党委转来中央的电报,说王震部队抵粤北后,因情况变化,已北返执行新任务。来电要指挥部依靠群众,独立作战,开辟五岭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b></p><p class="ql-block"> 部队到达始兴,虽然已与风度大队取得了联系,但未能与王震部队联络上,对原来北上的意图未能实现,部队的思想亦受影响,指挥部根据区党委指示精神和当时的情况,决定加强部队的思想教育。在宝丰召开了动员大会,由杨康华亲自动员,表彰了一批在行军作战中的模范干部和战士,提出了新的任务和布置。为了适应当时的斗争,部队进行了适当的整顿和精简,把部分机关非武装人员及一些新参加的战士,安排到广州、韶关等城市参加地下工作或动员回乡。部队和指挥部继续向粤赣边的南雄前进,以大余岭帽子峰和油山地区为基地,开展粤北武装斗争,并向赣南湘南发展。</p><p class="ql-block"> 部队在宝丰休整了五六天,就兵分三路向粤赣边大余岭腹地挺进。由刘建华、高固同志率一支七十多人的武工队,作为先遣队,直插南雄,大余边界油山。刘建华是江西人,参加土地革命,红军长征,他留下与陈毅在赣南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开始,新四军成立,陈毅部队整编为新四军,他又留下在赣南工作,以后他到了东江纵队政治部,他对赣南及南雄情况都很熟识。指挥部要他先去摸清情况和联系地方党。五支则分成两路,一路由支队长刘培率曾春连、肖德青两个大队随指挥部从宝丰过奇心洞经苦竹到白云,向帽子峰横水前进,另一路由支队政委黄亚率叶昌大队绕道经仁化闻韶、扶溪、长江到白云帽子峰横水与指挥部会师。</p><p class="ql-block"> 大部队因连日行军,气候炎热,雨水又多,加上不时战斗,伤病员不断增加,部队在在丰和经过奇心洞时,不得不分别留下了一批伤病员,隐蔽在山上和村庄留下在宝丰的伤病员有三十多人,由曾炎医生和麦雅贞负责。他们隐蔽在离村子五、六里路的大山的一间纸厂,白天离开纸厂到山上树林里隐蔽,晚上才回纸厂。他们在敌人搜山“清剿”和缺粮缺药的情况下,最后除了几名重病员逝世外,其余都保存了下来。而奇心洞留下的一批病员,是在部队前进中留在村子里,又是病情比较严重的非武装人员,许多已不能走动。还没有来得及安排到山上隐蔽,国民党反动军队“追剿”我部到了奇心洞,发现了这批病员就疯狂地进行杀害,惨遭杀害的有二、三十人。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亦暴露了国民党的凶残面目。</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个大队,由风度大队一个班带路,沿着山间小路向仁化闻韶方向前进,我们在新庄水至闻韶之间的一个山村袭击了伪军的护路队。这里四周环山,是一个盘地,有几十户人家,护路队住在村里的一座炮楼。我们部队包围村子后,突击队摸到炮楼门先捉住了哨兵,敌人还在睡觉就当上了我们的俘虏,共俘获人枪二十多和一批物资。随后又派出邬振强中队,由风度队派来的副中队长朱子奇带路,袭击新庄水乡公所自卫队,缴获步枪十多支。部队天亮前离开新庄到靠山边的一个村子休息、做饭,准备饭后返回大队部。饭还未做熟。驻在离新庄水十多里路的周围村国民党军队听到消息,很快就追上来了,中队长邬振强立即组织队伍阻击,一边向大队部方向撤,到晚上部队才退到下北山茶坪莫屋纸厂。这时朱子奇提出由他带人去找大队部联系和了解情况,要邬振强在纸厂隐蔽等候。因黑夜地形不熟,情况不了解,与大队部又失掉了联系,邬振强同意他的意见,立即要部队加强警戒,等待朱子奇的消息。</p><p class="ql-block"> 茶坪莫屋纸厂位于新庄水去闻韶之间的大山,离新庄水有三、四十华里,周围树水竹林茂密,敌人还在那一带“捷剿”。第二天凌晨二时左右,突然枪声大作,敌人包围了纸厂,邬振强知道发生情况,他临危不慌,沉着地组织队伍掩护突围。顿时机枪声、手榴弹暴炸声,喊冲声响作一团。敌人火力密集,队伍几次都未能冲出纸厂,邬振强在纸厂窗口指挥掩护,腹部中弹受伤,队伍也遭到一些伤亡。这时朱子奇在敢群中高声叫喊“邬振强听着,你们被包围了,赶快投降吧,国军保证你们生命安全”。同志们听到喊话,真相天白。朱子奇这个叛徒,带着国民党军队来包围我们,大家非常气愤。</p><p class="ql-block"> 朱子奇曾任过国民党挺进队的中队长,带有三十余人驻扎在曲江县,宁光山,日寇入侵始兴时,经我地下党做工作,率队接受我方改编,编入我风度大队任副中队长。日本投降后过不了艰苦生活,思想动摇,他提出去联系部队,实际上是借机投敌。</p><p class="ql-block"> 天快黎明,邬振强考虑到如黎明前突不出去,部队就有极大危险。他带着伤再次命令两个小队率队向外冲出,自己带一个小队集中火力作掩护。经过一番激战,大部分同志冲出了纸广,邬振强在同志们的掩护下也冲出了包围。但不幸他因伤势过重,又经过突围的剧烈跑动流血不止,走到不远的竹林里,就倒下牺牲了。牺性时年仅二十二岁,同志们将他的遗体就地掩埋,带着悲愤的心情返回大队部。</p><p class="ql-block"> 邬振强同志,是广东宝安县平湖山夏村人。一九三八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一九四一年参加东莞人民抗日武装。一九四三年转入东江纵队。部队北上粤北时,他是指挥警卫连连长,在宝丰分兵时指挥部将该连抽调归属我大队领导。他作战勇敢,立场坚定,与战士关系密切,善于指挥,在抗日战争中屡立战功,是党的优秀干部,也是我们部队优秀的年轻的连级指挥员,他的牺牲是我们部队的一个重大损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b></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个部队在黄业政委带领下,九月初,赶到帽子峰大小流坑与指挥部会合。那时上千人的队伍,集中在周围才有十多户的山坑里,吃粮确实成了大问题。几天都是靠南瓜野菜过日子,最后连南瓜野菜也吃光了。情况又不了解,本来,到南雄时,就要与南雄地下县委取得联系,可是,派去联络的同志没有回来,部队只好在原地等待。那时,大家饿得真是难受极,纷纷要求打出南雄平原去。指挥部为此要各级领导做好教育解释工作,稳定部队情绪。我们在帽子峰推过了几天,终于迎来了南雄地下县委特派员陈中夫。大家听说与地下党取得了联系,十分高兴地说:这就好办了,不会在这山沟里捱饿了,可以打出平原去,开创我们的天地。</p><p class="ql-block"> 陈中夫的到来,对稳定部队的情绪,增强部队战士斗争的信心,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部队从南到北,人地生疏,情况不熟。有了地下党我们就有了依靠。部队就不会象瞎子一样到处乱转乱碰。</p><p class="ql-block"> 陈中夫向指挥部汇报了南雄地下党和油山、北下地区情况;自从一九四二年粤北党组织遭到破坏后,南雄工委恢复工作还不到半年。党员还不到二十人,大多数都在县城及县城附近村庄。王震部队到过百顺区一带,因那里没有党员,部队走后,我们才知道,我们组织了以党员为骨干的三十多人的武装,编入南雄联防抗日自卫总队第十二中队(简称十二队),参加抗日宣传活动。群众在国民党统治下,因看不到我们的力量,许多群众不敢起来斗争。现在你们来到就好办了,陈中夫给我们谈了南雄北山的情况,还说:要在这里活动,首先要镇压当地反动势力和恶霸地主,群众才敢起来斗争。南雄北山的百顺区区长邬锡金是南雄有名的恶弱兼地主。是南雄县国民党参议员,是地方反动势力的头子。他组织是四十多人枪的武装,兼任区联防主任,横行四乡,鱼肉百姓。奸淫掳掠,无所不为。群众称我为“北山虎”,他说一不二,称霸一方,对共产党极端仇恨,王震部队经过百顺有几个落伍的伤病员,给他抓去杀害了。陈中夫指出部队要在这里坚持斗争,打开局面,首先要铲除这只“拦路虎”。最后他建议指挥部立即转移到油山去,那里是陈毅、项英活动过的地方,跨粤赣边界,地形复杂,群众基础好,很有利我们活动。</p><p class="ql-block"> 指挥部根据陈中夫提供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决定五支队除肖德青大队外,全部留下,以帽子峰为基点,在南雄与大余边界北山一带活动。先带叶昌大队到百顺官田解决邬锡金。指挥部带干校学员及肖德青大队去油山,以油山为指挥中心。另外,刘建华、高固这支武工队,则到大余至南雄的公路沿线活动,建立税站以解决部队的部分给养。</p><p class="ql-block"> 部队一听到要打邬锡金,高兴极了,忘记了饥饿和疲劳等着命令出发。将近黄昏,支队长刘培、政委黄业带着我大队及部分政工人员,由陈中夫派来的响导带路,从小流坑出发绕过白云圩向百顺官田前进。</p><p class="ql-block"> 联防队住在邬锡金老家官田村的炮楼里,在白云至百顺之间的路边,离百顺有十多华里。官田村有百多户人家。部队午夜抵达村傍的小山场,支队长和政委留在山场指挥,我带着部队迅速通过小河的石桥把村子包围起来。布置突击队带着炸药向炮楼运动。联防队还不知我们要来“收拾”他们,关紧大门在里面睡觉,门口周围也没有哨兵,突击队摸到了炮楼门口,放上炸药“轰隆”一声巨响,敌人从梦中惊醒,还未弄清是什么事,就听到我们突击队员大声喊着:“缴枪不杀,赶快投降”他们知道是共产党部队来了,抵抗只有死路,很快就投降了。这次突袭,缴获长短枪三十多支,在清查俘虏中没有邬锡金。原来,这个“北山虎”两天前就跑到南雄去了。</p><p class="ql-block"> 部队打进官田村后,立即清查邬锡金的家产,真是猪、鸡、鹅、鸭成群谷满仓,支队长刘培告诉军需李培好好的吃一顿,补回大家在小流坑受饿的帐。政委黄业则布置民运人员,开展群众工作,宣传我军宗旨,揭露邬锡金的各种罪行。没收邬锡金的粮食和财物分给群众。开始群众有顾虑,经过宣传教育,又看到我们同志一个个和气亲热,于是敢和我们接近,问我们是不是红军?还走不走?告诉他们:是共产党领导的部队,不来了。</p><p class="ql-block"> 部队吃过了早饭,雇了十多个群众将没收邬锡金的粮食和物资运回帽子峰住地。战士们扛着缴获的枪支兴高彩烈地返回营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b></p><p class="ql-block"> 五支队打完邬锡金,就根据指挥部的部署,立即向江西大余县的内良、河洞、崇义县的文英洛洞,广东南雄县的栏河、白云、百顺,仁化县的长江扶溪一带山区发展。这一带山区,山高林密,处于粤赣湘三省边界,地形复杂纵横几百里。对部队活动很有利,群众基础也较好,有的是过去陈毅、项英活动过的地方,有些地方曾经有过苏维埃和农会组织,对共产党有较深的了解。但受过国民党严重的摧残,仍有害怕和顾虑。</p><p class="ql-block"> 要开辟这一带山区工作,支队领导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对地方的反动武装和反动势力给予坚决的打击和镇压,调动群众起来参加斗争。我们在南雄百顺打了邬锡金后,北山的群众纷纷传说:红军回来了。为了扩大影响,当时选择了仁化长江圩为打击目标。长江有乡公所和联防队武装三十多人,为当地一个反动头子周文山所掌握。他任过国民党乡长、区长、民团团长、粤赣边区剿匪副指挥。对共产党极端仇视,是长江地区的统治者。长江位置也很重要,它处于粤赣湘三省边界,是粤北比较大的一个圩镇,店铺和居民就有二三百户,每逢三、六、九圩期,湖南、江西以及南雄边界的群众,都来这里赴圩,交流土特产品,人群拥挤,十分热闹。我们对它采取行动,有广泛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我们部队从江西河洞长岭向长江奔袭,包围乡公所和联防队,突击队迅速冲选敌营,敌人还在睡觉就当了俘虏,抓到乡长及联防队三十余人。周文山不在长江。而在离长江几里路的老家木溪头村,当他听到我们进了长江,立即跑到江西白溪他的兄弟周玉楷那里去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进了长江立即对群众开展宣传、张贴布告,召开各界群众大会,说明我党我军宗旨,揭露国民党的内战阴谋,号召大家起来反对打内战。</p><p class="ql-block"> 当时粤北的形势和广东各地以及全国一样,内战迫在眉睫。为了争取时间发展基地,对地方势力和武装,根据党的政策,除打击坚决与我为敌者外,其他都采取争取、团结、分化、瓦解的方针。对山区广大群众则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揭露囤民党挑起内战的阴谋。国民党当时为了进行内战,加紧实施“三征”(征兵、征粮、征税),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群众经我们宣传教育后,许多人解除了顾虑,提高了认识,他们行动起来,帮助部队采购粮食、探敌情。国民党在十一、二月间抽调了一六○师、一三一师各一个团,分别从南雄向白云、仁化长江我们部队进攻。在横河至白云山场遭到我军伏击,死伤十余人,只好退回南雄去了。向长江进攻的敌军,在扶溪附近遭到我军严重打击,也只好退回韶关。敌人进攻被粉碎了。山区群众的斗争情绪高涨起来。那时大会的内良、河洞、长芦、长岭、小岭背、黄金寮、天井洞、流洞、五洞,南雄的栏河、糟水、白云朱岸塘,仁化的凌溪、禾镰洞、曾洞等乡村已成为部队的主要基地,在部队和民运人员深入发动下,组织起民兵,并动员骨干分子沈发兰、孙启发等人参加部队。通过沈发兰提供情况,由黄业同志亲自出面争取了大余县国民党参议员罗景福的同情和支持。罗景福是河洞乡长芦村人,他为人正直,在河洞、内良一带山村和大余都很有威望。把他争取过来,对群众有很大影响。事实上,他给我们争取过来后,对我大部队北撤,留下小部队在他那地区活动起了很大作用。他一直与我们保持联系。一九四九年七月,他根据我们的布置,串联发动了河洞、内良、沙村、吉村等区乡政人员及武装三百多人起义,配合我们部队解放大余,迎接南下大军。</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六年二月春节期间,部队在长芦、长岭一带与群众共同欢度了一个有意义的春节,这是我们到粤北后最难忘的日子,这天,气氛非常热烈,军民关系密切。支队部发出号召,要求活动在各村的部队,利用春节期间以各种形式进行军民联欢,密切军队关系,加强军民团结。在长芦、长岭等村庄,开军民联欢晚会,演出反内战话剧,向群众拜年,邀请地方代表入场座谈。老百姓也纷纷邀请部队领导和战士到他们家里吃团年饭,喝团年酒。通过这些活动大大加深了部队与群众的关系。为我们部队北撤留下武装进行掩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群众基础。当部队北撤时,我们就留下了刘裕安带了十多人掩蔽在长芦这一地方。</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六年夏,广东区党委和东纵的领导,为了执行“双十协定”,广东抗日武装要撤出广东,北上山东烟台。第五支队为了执行粤北指挥部有关北撤的部署,在党员中传达,指出国民党当局,无意执行协议,限制北撤人数,实行清乡,迫害我复员人员和群众。为了应付内战再起,准备长期武装斗争,决定留下以黄业为首的一百多人的武装(包括风度队和珠纵南三队约共二百会人),分放掩藏,坚持等北的武装斗争。其余武装由支队长刘培率领,随指挥部南下沙鱼涌乘船北上。我留下带了三十多人在粤赢湘三省边界洛洞掩蔽。留下在粤北五龄坚持武装斗争的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发展为北江第二支队,一九四九年八月解放江西大余县城,在大余县城与南下大军会师,九月下旬,配合离下大军进军广东,解放南雄、始兴、韶关等城市。完成了它的历史史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