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蓉城聚 拜访王阿姨

山水世家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初夏的蓉城,格外美丽。1979忠心卫国对越作战好战友,2025满怀深情成都拜访王阿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岁月鎏金,战友情深。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那些曾在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战场上和在四川内江谢家坝的军政训练中的峥嵘岁月已悄然远去。然而,战友情谊却如陈酿的美酒,在岁月的流转中愈发醇厚绵长。2025年5月15日,一场充满温情与感动的聚会,在成都悄然上演,让这份历久弥坚的战友情再次绽放出耀眼的光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原陆军第13军39师师直属炮兵指挥连(1978年12月在云南边境前线,为对越作战而诞生的英雄连队)的首任连长丁友明战友,怀着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故人的牵挂,来到了魂牵梦绕的成都。一同前来的,还有1979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参战老兵、丁友明同志的好战友熊小峰和车勇等战友。同时,战时与之朝夕相处的原师司令部作训科参谋邓兴华(后任师司令部副参谋长)战友也一起参加拜访和聚会。此行的目的,是专程拜访在1979年2月17日打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的39师老师长、后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王汉亭(已故)老首长的老伴王秀荣阿姨(山东曹县人,1945年在山东东明县与王汉亭结婚,1949年2月在河南界首参军,跟随18军妇女学校进军四川乐山,在妇校三中队三区队任副区队长。1952年7月从成都出发进藏,进藏后在154团俱乐部做管理工作。)和子女王建平、胡荣 。身在雅安的王汉亭师长曾经的警卫员康辉战友,听闻此次相聚和拜访王阿姨,便迅速专程赶来,共同参与这场意义非凡的重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战友们踏入房门,见到97岁高龄的王秀荣阿姨时,眼中满是喜悦与敬重。岁月虽然在阿姨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但那份和蔼与坚韧依旧如初。而对于战友们来说,拜访和看望王阿姨,不仅是对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英明指挥39师连打胜仗、立下赫赫战功,被评定为对越自卫反击战十大王牌师长之一的王汉亭老师长(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十大王牌师长,主要根据歼敌数量,战术贡献及战略影响力综合评定。整合权威性较高的搜索结果,按歼敌数量和对东西两线作战的战果、影响力及贡献,王汉亭师长排列第7位)的敬仰和缅怀,更是对曾经那段共同战斗时光的致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围坐在一起,大家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了1978年12月部队那开赴云南边境前线、临战训练、突破红河对越进行自卫还击作战,以及搬师凯旋内江谢家坝的岁岁年年。那时,我们正值青春年华,怀揣着保家卫国的热血与豪情,在艰苦的环境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浴血奋战,不怕流血牺牲,英勇杀敌,勇猛向前,克敌制胜,攻如猛虎,守如泰山,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圆满完成各项战斗任务。在训练场上,我们摸爬滚打,汗水湿透衣衫。执行任务时,彼此相互扶持、生死与共。那些日子里,有欢笑,有泪水,有挫折,更有成长。每一个回忆,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我们的生命中闪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今,再看彼此,曾经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都已两鬓斑白。但岁月改变的只是容颜,不变的是心中那份深厚的战友情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讲述着分别后的经历,分享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说到动情处,不禁热泪盈眶;谈到有趣的往事,又开怀大笑,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四射,豪情满怀,无所畏惧,不顾生死而又无忧无虑的岁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酒桌上,战友们开怀畅饮,杯盏交错间,满满的都是对彼此的祝福。我们共同祝愿王阿姨健康长寿,希望老人能够继续享受美好的生活,见证更多的幸福时刻。同时,也互相叮嘱着要保重身体,愿这份珍贵的战友情、兄弟谊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家都能幸福安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岁月流转,带走了青春,却带不走战友情深。这场聚会,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重逢,更是一场心灵的慰藉。它让战友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情感的寄托,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刻。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这份战友情谊将继续陪伴着我们,成为他们生命中最温暖、最坚实的力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