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还记得初入职场时,我曾与堂嫂携手奔赴教师资格证考场。那时的笔试全是选择题,当时迫切渴望从外地调回家乡工作的我,满心想着多考一个证书,就能多一份选择的机会。可惜那次考试,我以一分之差与成功失之交臂,此后便将考证一事搁置在了记忆的角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近几年,和同事闲聊时,考证的念头又悄然萌生。自大学起,心理学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底生根发芽,只是被工作与生活的琐碎牵绊,一直未能静下心来深入学习。在老师的鼓励下,我终于鼓起勇气再次报考教师资格证。幸运女神似乎格外眷顾,这一次,我顺利通过了笔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然而,毕业班繁重的教学任务,加上两个孩子需要照料,让我分身乏术,面试准备几乎成了奢望。昨晚,我才临时开启“抱佛脚”模式。在同事的推荐下,我聆听了姜姜老师关于结构化问题的回答技巧,还在网上下载了两篇心理健康课的试讲稿,囫囵吞枣地浏览了一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天,家乡大雨倾盆。我早早将孩子送往学校,便踏上了前往市里考点的路。抵达时已是11:30,原以为自己来得算早,可眼前的景象让我吃了一惊——整个考场外,满是翘首以待的考生。考点所在的学校位置偏僻,周边连个像样的餐馆都没有,无奈之下,我只能在路边摊买了个煎饼果子,简单对付了午餐。作为教资面试的“新手”,我明显感觉到,这场考试与之前参加的选调考试面试大不相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进入备考环节,我才发现准备时间仅有20分钟。命运似乎又给了我一个惊喜,抽到的题目竟然正是昨晚看过的内容!那一刻,喜悦与安心涌上心头,在备考室拿到考题的瞬间,我脑海中就已经勾勒出了大致框架。但20分钟实在太过仓促,备课纸上只草草写了几个关键词,便赶紧将试讲流程在心里梳理了一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轮到我面试时,前面的考生刚结束考试走出来。我没敢多做停留,深吸一口气,快步走进考场。向考官问好后,结构化问答环节开始。第一个问题是“人们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你怎么看?”紧接着,“都说家校合作是班主任的事情,你怎么看?”这两个问题恰好是昨晚匆匆听过的内容,看来临时的准备还是派上了用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试讲过程中,进行了几个流程后,考官打断了我,并提出了两个问题。凭借着有限的准备和日常积累,我较为顺畅地做出了回答。走出考场的那一刻,心中满是忐忑与期待,真心希望能收获一个好结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场教资考试的经历,让我深刻领悟到:无论做任何事情,充分的准备都是成功的基石。即便有幸运加持,若没有前期的积累与努力,也难以稳稳抓住机会。未来的路还很长,我愿带着这份感悟,在人生的考场上继续踏实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