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制作】弘扬非遗人人有责

鸿雁

<p class="ql-block">编辑:鸿雁</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7256886</p><p class="ql-block">图片:鸿雁</p> <p class="ql-block">  江城驿站为了弘扬和传承非遗文化,专门邀请北京国家“拼布”传承人荷萍教授5月18日来江城驿站讲学,美友们闻讯积极报名,因参入人数有限,我只能隔屏分享学习了。</p> <p class="ql-block">  荷萍教授不辞辛苦,远道来江城驿站授课。不仅传授了技艺,更传递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p> <p class="ql-block">  我在年轻时学习了一些小制作,当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没上学,就与衔坊邻居一起学刺绣、编塑料钥匙扣,编塑料网兜、剪纸、织毛衣、钩花等,</p> <p class="ql-block">  其中刺绣是我年轻时最感兴趣的手工之一。那时候我会到车站路一个商店让其给白布上印花,然后用彩色线一点点绣出图案。我采用绣的是空心花,虽然没经过手法训练,但一针一线都化费了心思,绣好后制作成枕套,这样的刺绣枕套有好几件。</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尝试了更多复杂的刺绣图案,比如绿色的花朵配上蝴蝶装饰。虽然过程比以前更复杂,但也让我学会了耐心和细致。</p> <p class="ql-block">  有时候,我会用红线勾勒出花卉与枝叶交织的图案,这种简单的线条反而更能突出图案的美感。红线在白底上显得格外醒目,仿佛为我的小世界增添了一抹亮色。这样的作品,虽然没有复杂的工艺,却充满了独特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除了刺绣,我还喜欢制作一些小物件,比如拖鞋:我用废旧毛线编织拖鞋,虽然样式简单,但每次穿上它,都让我感到无比温暖。那双拖鞋不仅是我手工的见证,更是我快乐时光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我编织了好多毛衣,其中一件带有镂空花纹的白色针织开衫,采用的双叶花,虽然复杂的花纹让我花费了不少时间,但也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钩的茶盘缕空花搭,</p> <p class="ql-block"> 上班时为跳“大花轿”舞缝制的手绢花,</p> <p class="ql-block">因我脚踝骨冬天怕冷,就编织脚套,穿上保暖。</p> <p class="ql-block">初学剪纸</p> <p class="ql-block">用包水果网制作干花,</p> <p class="ql-block"> 2016年11月25日,我参加了上海联洋六居委举办了一堂趣味剪纸课,上海市非物质遗产继承人、上海市持证上岗街头艺人、从事剪纸教学20余年的剪纸高手李雄刚老师应邀讲授。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毫无剪纸基础的居民们较顺利地掌握了基本的剪纸技巧,而且还剪出一个个“喜”字。</p> <p class="ql-block"> 多年来为弘扬和发展非遗文化,我曾经参观和学习了许多非遗文化项目,对发展传承非遗文化有了深刻认识,这次荷萍教授的拼布艺术研学将会对非遗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它不仅展示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追求,还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 保留和传承了民族的文化遗产。 </p> <p class="ql-block">2019年6月参观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欣赏了著名的“汉绣”,</p> <p class="ql-block"> 我们要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