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邯郸市博物馆是邯郸市市级综合性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位于中国河北省邯郸市人民东路399号文化艺术中心西侧 ,总建筑总面积30679平方。于201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一楼中央大厅三面墙壁还镶嵌有“磁山之光”、“胡服骑射”、“建安风骨”三幅锻铜壁画,面积为210平方米,集中反映了邯郸历史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大厅中央还置有一组以赵王陵出土的青铜马为原型而创作的青铜马群雕,气势恢弘。</p> <p class="ql-block">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樽高28.3厘米,口径36厘米,盘径47.7厘米,高8.5厘米。分乘盘和酒樽两部分,通体鎏银,纹饰鎏金。酒樽盖隆起,上面三只朱雀展翅欲飞,酒樽腹部两侧透雕蟠龙铺首衔环,酒樽壁部采用细线镂刻的手法,描绘出流云,鸟兽,奔鹿,羽人,西王母,侍者,奇花异草等神仙境界图景,酒樽底部以熊饰作三足,装饰与乘盘足相同,熊身和铺首镶嵌玛瑙、绿松石、水晶等。在托盘底部有隶书铭文:“建武廿[niàn]三年蜀郡西工造乘舆大爵酒樽。”由此可见,这件金樽乃汉代鼎鼎有名的官造——“蜀郡西工”的杰作。铭文中的“乘舆”二字,表明了这件器皿是蜀郡西工专门为皇室制造的。如此精美绝伦的酒樽,是邯郸市博的镇馆之宝。[26]</p> <p class="ql-block">上班苦、不上班愁😄</p> <p class="ql-block">迷人的“邯郸微笑”,这尊小巧玲珑的仅有头部的罗汉像,高仅有8.3 厘米 ,出土于邯郸峰峰矿区的常乐寺。佛像面容含笑,两个小酒窝,可爱中焕发着纯真的欢喜与祥和,那份来自于灵魂深处的来自唐代的喜乐,穿越了1400年,直击人的心扉,带着温馨,使人温暖,蕴含着无尽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辟邪😐</p> <p class="ql-block">刻度天禄架熨斗,架高52,斗长44,底径26.7厘米,通体呈翠绿色,器形高大,厚重,比例匀称、稳定,支架柄细长,中部有孔可插置熨斗,支架顶部雕饰有“天禄”。“天禄”为传说中的瑞兽,是常见的汉代装饰,寓意为 “天赐的福禄”。这只熨斗柄上还铸有12个圆圈代表刻度。有专家认为该器物有“持权柄以熨天下”的寓意,礼仪陈设的功能更多一些。</p> <p class="ql-block">长15.5,宽2.2,高15.1厘米。剑首,是镶嵌在剑柄顶端的装饰品,以玉或金属制成。这件鎏金龙虎嵌玉龙铜剑首,应为礼仪等级的象征。由鎏金铜质龙、虎和玉龙三部分构成,铜龙居下,昂首曲颈,拱背卷尾,体表饰卷云纹,玉龙居中,青玉质,与铜龙形制相近,表面饰谷纹,铜虎居上,造型极具张力,昂首挺胸,口含红玛瑙珠,弓背垂腹,四肢伸张。反映出战国时期赵国冶铸也和玉器手工业的高度发达。</p> <p class="ql-block">三件青铜马形态各异,一匹作仰头行走状,一匹作低头伫立状,还有一匹作低头觅食状,三匹马的尾巴均打结,而且肌腱隆突、四肢发达、背部丰满、臀部强健、马颈有力,根据这些特征,有专家推断它们是成年蒙古战马的造型。经专家考证这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具有写实艺术风格的青铜马,比汉代有名的“马踏飞燕”还要早400年左右,被国家文物局定为一级文物。[25]</p> <p class="ql-block">磁州窑是中国北方的民窑,位于今河北省南部的磁县和峰峰境内。这里在北朝晚期初创青瓷窑场,隋唐为普通民窑,宋、金、元时期,进入装饰陶瓷的时代,装饰品种、技法丰富多彩。明清两代,彭城为北方瓷都。清末民国时期,彭城窑引进青花、五彩工艺。晚清民国时期青花、五彩装饰艺术的繁荣,续写了磁州窑新的辉煌。举办此展,回顾磁州窑产生发展的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弘扬和继承磁州窑文化。</p> <p class="ql-block">摇钱树😜</p> <p class="ql-block">云降落一人😜</p> <p class="ql-block">邯郸微笑😊</p> <p class="ql-block">咋就这么想不开呢😜</p> <p class="ql-block">久别重逢😁</p> <p class="ql-block">15+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