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笔下的诗句,将成都的灵动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宛若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4月25日,我们一家乘坐东航航班抵达成都,这座被誉为天府之国、熊猫之都和美食之都的城市。一场为期十天的旅程就此开启。成都,这座拥有4500多年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代的时尚气息吸引着我。在这里,我参观了杜甫草堂,感受诗圣的遗韵;游览了武侯祠,领略三国风云;走进三星堆博物馆,探索古蜀文明的奥秘;徜徉九寨沟,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瞻仰乐山大佛,感受佛教文化的庄严。在洛带古镇,我品尝了地道的川菜、火锅、串串香,以及老妈蹄花、双流兔头、担担面、钟水饺、龙抄手等美食,体验了成都的慢生活节奏,感受到这座城市独有的舒适与安逸。</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榻于成都文殊院旁的成都院子酒店。这家酒店宛如闹市中的一处静谧桃源。成都院子酒店融合了川西民居风格与现代设计理念,以传统川西四合院为灵感,青砖灰瓦、庭院回廊,营造出古朴典雅的氛围。每个院落都设有私密庭院或观景露台,将自然光影与室内空间巧妙结合,让人倍感舒适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杜甫草堂。这里与其说是古迹,不如说是一处活着的诗。草堂楠木为柱,茅草覆顶,四壁萧然,仅有一张木案和一席草榻。案上砚台里的墨迹早已干涸,却仿佛让人看见那个瘦削的身影,正伏案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的诗句。屋后一株老梅,据说是杜甫手植,虬枝盘曲,冬日里开花,冷香浮动,恰似千年前那位诗人未散的精魂。</p> <p class="ql-block">冯志先生曾言:“在人们谈到杜甫时,尽可忽视他的出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p> <p class="ql-block">“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用西岭的雪和门前的船,将成都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小学课本中就读过杜甫《春夜喜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在这里,这些诗句显得格外亲切。</p> <p class="ql-block">我们跟随杜甫的诗篇,走进这位大唐旅居博主的心灵世界,感受他为成都赋予的独特韵味与情趣。</p> <p class="ql-block">杜甫在落魄之时,在茅屋中度过了四年时光,创作了240多首诗。</p> <p class="ql-block">园中路径曲折,竹树环合。碑亭里立着各代诗碑,字迹深浅不一,却都透着对“诗圣”的敬意。浣花溪畔,水声潺潺,芦苇丛生,依稀还是杜甫笔下“清江一曲抱村流”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武侯祠,这座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是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谥号“忠武侯”)的圣地。祠庙始建于公元223年,最初为纪念刘备而建“汉昭烈庙”,后与诸葛亮的专祠合并,形成现今的格局。武侯祠占地约15万平方米,红墙黛瓦,古柏森森,整体建筑庄严肃穆,融合了明清风格。主要建筑包括大门、二门、刘备殿、诸葛亮殿、文武廊、三义庙等。武侯祠不仅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承载着后世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敬仰。如今,这里既是历史爱好者的朝圣地,也是游客们感受三国文化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文殊院始建于隋朝,是佛教禅宗的重要寺院之一。院内供奉文殊菩萨,建筑古朴典雅,藏有众多珍贵文物和佛经,被誉为“川西第一禅林”。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既是宗教圣地,也是文化游览胜地。</p> <p class="ql-block">乐山大佛坐落于四川省乐山市,我们乘坐高铁从成都东站出发一个多小时便到达。这里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水流丰沛时,三条江水的颜色清晰可见。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由海通禅师发起修建,历时90年完成。大佛通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依凌云山栖霞峰峭壁凿刻而成,气势恢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美誉。其设计巧妙,暗藏排水系统,历经1300余年风雨仍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大佛照片下载于百度</p> <p class="ql-block">洛带古镇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始建于三国时期(约公元220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相传蜀汉后主刘禅(阿斗)的玉带曾落入镇中一口古井,故得名“落带”,后演变为“洛带”。客家移民文化是洛带最大的特色。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大量客家人迁入此地,使洛带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客家聚居地之一,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客家风俗、建筑和方言(当地人称“土广东话”)。洛带古镇的核心标志是一个圆形土楼博客楼(也称“土楼”),一座仿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的圆形建筑:外观直径约80米,四层环形结构,黄墙灰瓦,形如堡垒,是客家传统防御性民居的复刻版。这儿不仅浓缩了客家迁徙历史与建筑智慧,更成为网红打卡地。此外,古镇内还有广东会馆、江西会馆等明清建筑,融合了南北风格,雕梁画栋,见证当年商贸繁荣。老街两侧遍布茶馆、手工艺品店等特色店铺,我们品尝了客家伤心凉粉、酿豆腐等美食。</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四川广汉市,我们从东站乘坐高铁大约半个多小时便到达。这是一座专题性遗址博物馆,主要展示三星堆古蜀文明遗址出土文物。馆藏包括青铜神树、黄金面具、青铜立人像等数千件珍贵文物,年代距今约3000至5000年,展现了古蜀国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和独特信仰。博物馆分为综合馆和青铜馆,建筑造型现代而神秘,与古蜀文明相呼应。三星堆像一场神秘的古蜀幻梦。青铜神树通天彻地,黄金面具诡谲莫测,纵目人像似在凝视未知的宇宙。这些三千年前的遗存,颠覆了我们对中华文明的单一认知。</p> <p class="ql-block">在成都的春熙路,有一处备受游客喜爱的熊猫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一只硕大的熊猫撅着屁股,奋力向楼顶攀爬,憨态可掬,惹人喜爱。</p> <p class="ql-block">我们品尝了麻辣兔头,这道地道的成都美食,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寻找了当地人常去的街边摊和火锅店,价位合理,吃得舒心惬意。</p> <p class="ql-block">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自己喜爱的美食,侃着大山,生活惬意而舒适。</p> <p class="ql-block">逛得脚乏时,见街边茶铺竹椅三三两两散落梧桐树下,青花盖碗在矮木桌上冒着热气。拣个背阴处坐下,"咔嗒"一声磕开碗盖,茉莉香混着市井喧闹扑面而来。茶博士拎着长嘴铜壶来个"凤凰三点头",滚水冲得茶叶翻飞,这碗茶便喝出了成都的筋骨——三分闲散七分烟火,时光在这里突然就慢得能数清浮沉的茶叶。</p> <p class="ql-block">房檐上的两个小猫吃饱喝足了咪依偎在一起晒着太阳。</p> <p class="ql-block">这次成都之行收获颇丰,既感受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又体验了地道的市井生活。在杜甫草堂寻诗圣遗韵,于武侯祠品三国风云,文殊院的禅意让人静心,三星堆的神秘古蜀文明更令人震撼。傍晚穿街走巷,钟水饺、龙抄手、串串香轮番上阵,最后以麻辣鲜香的火锅收尾。成都的巴适慢生活——喝茶摆龙门阵、搓麻将、吃夜宵,让人彻底放松,果然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