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看了这些作品,让我眼前一亮。逼真、精致、精妙绝伦。这就是免渡河小学的纸浮雕作品。</p> <p class="ql-block">这些作品以青花瓷花瓶为主,还有一部分青花瓷盘子、酒瓶和彩绘葫芦等。远望瓷瓶泛着“釉面”的温润光泽,青白交融,色调竟然与真瓷别无二致,连瓷特有的莹润质感都表现的极为相似。</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是听老师介绍,谁又能够相信这是小学的孩子们亲手做的纸浮雕作品呢?</p> <p class="ql-block">这些作品是怎样产生的呢?</p><p class="ql-block"> 基础教育改革期间,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统编教材兼顾不了各地实际,国家要求建设校本课程。当时的美术学科教研员徐召文老师提出“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在一次教学调研活动中,徐老师来到免渡河第一小学,了解到这所学校还没确定教学内容,于是就召集美术教研组开会研究确定了此项教学内容。徐教师经一个多小时时间教会温佳国老师做纸雕塑—青花瓶。从这以后,这项适合学生的美术创作活动在学生中间轰轰烈烈地展开,学生每周都盼望学习这一课程,磨拳搽掌,争先恐后。真正实现了“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同时实现了学生由平面绘画向曲面绘画转变,向立体制作转变。实践证明:课程只有适合学生才能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p> <p class="ql-block">年,刘智盈老师考入免渡河一小任美术教师工作,温佳国老师将这项技能传授给刘智盈老师。专业教师多了,普及面更大了,这项活动在各个年级普遍开展。</p> <p class="ql-block">2021年,徐召文教研员退休,由王强老师接任美术教研员工作,在王强教研员的指导下,这项纸浮雕创作活动又有了更深入的发展。开发了面具、烟笸箩、大头人、青花瓷盘子、传统的彩绘葫芦等多种类别,东北的烟笸箩等具有了非遗传承的味道。</p><p class="ql-block">2022年,吴迪老师考入免渡河一小任美术教师工作。教师队伍力量加强了,专业教师增多了具备了成了课题组的条件,教研员王强老立即成立了校级课题组,至此使这项工作要向理论化,系统化发展。</p><p class="ql-block"> 在王强教研员的指导下,这项工作又在呼伦贝尔市教育科研所立项研究,目前,这项研究工作接近尾声。</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项美术创作活动在呼伦贝尔市独树一帜,成为美术创作的一条靓丽的风景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