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亲情 作者:李彩霞 <p class="ql-block"> 自从知道《邯郸大院的故事》将被记录 我就失眠了,大院人一个个就像过电影一样,在我眼前晃,我的邻居,我的朋友,我的家人,我要写的人太多了,她们大大小小都影响过我激励过我,好想把每个人都记下。</p> <p class="ql-block">人间天使-—柳桂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应该被记录的人,就是柳桂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过去,凡是像我们这样的移民大院,里面都设有自己的幼儿园,医务所, 孩子们入托近,看个小病也不用出院儿。我们院医务所与众不同的是,所里有位天使她的名字叫柳桂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柳桂枝刚进大院的时候20岁,雪白的肌肤,大大的杏核眼,苗条高挑的个子,美的让人不敢和她说话,真真的天女下凡。她是来嫁人的,姐姐姐夫都是我们大院的,于是就把妹妹也嫁到了大院。老公公是我们单位的处长。她嫁的是官二代,柳桂枝白富美全占。而她的优越不在这里,她的美更是美在心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柳桂枝是名护士,扎针的技术好到天花板,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血管,都是一针见血。性格开朗又温良,不笑不说话。医务所,就像她一个人的,整天忙的团团转,小孩子输液只认准她一个人,孩子们都叫她柳妈妈。其实她是大院所有人的柳妈妈。柳妈妈从来没有架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贫富之别,救死扶伤是她的本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人不方便来医院输液的,无论大人小孩,只要说一声,准时准点的去人家家里输,从来没有报酬这一说。如果有人过意不去,送她点刚出锅的馒头包子,老家的一点特产,她也会有推辞,也会有偶尔接下,永远让你感觉到她不是外人。</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更是受了她一辈子的恩惠。</p><p class="ql-block"> 1987年的那个冬天,一个特别冷的冬,当时我老公在外地出差,母亲接我在鸡毛山坐月子,生女儿侧切,最要命的是我的第二节尾椎骨由于接生不当骨折了。当时我并不知情,我妈说生孩子哪有不疼的 我就这样忍着,忽略了治疗。侧切的伤口 和骨折的痛,让我苦不堪言,更没有料到的是月子的第七天 ,突发乳腺炎,半夜开始高烧,在那个风雪交加的夜,孩子哭,我也哭 母亲急得团团转。</p><p class="ql-block"> 天一亮,母亲把我裹成个粽子 ,生怕我着了风,来医务所 打针。院长看我病的不轻,动了恻隐之心:“江护士,明天你出诊吧,别让她们娘俩来医务室了。”我和妈妈千恩万谢,心里充满了感激。</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临近中午,我们听见了敲门声,母亲一边应着一边急忙去开门,进门的江护士一脸的不高兴:怎么这么半天才开门。母亲陪着笑,说着感谢的话。江护士黑着个脸摔摔打打的给我打了针,眼皮都没有抬一下转身就往外走,母亲受不了这样的被低贱,也不想委曲求全,关门送客时说,谢谢江护士,明天我们去医务所打好了。</p><p class="ql-block"> 去医务所打针,谈何容易?平时五六分钟的路,我和母亲却要走十几分钟,冰天雪地的风吼着 ,每走一步都异常的艰难,刀口加骨折,疼的我直哼哼,母亲扶着我的那只手一直在颤抖,我知道母亲的心在疼……</p><p class="ql-block"> 这天刘桂芝在,她一边给我打着针,一边轻声的跟我说,明天不要来医务所了,我去家里给你打,记住了,雪这么大,天这么冷,小心落下月子病。我当时鼻子一酸,连个谢字也没有说出来,只是点头。就这样,她风雪里来回跑了无数天,直到我基本上能自理。 </p><p class="ql-block"> 那个冬天,那个风雪交加的冬天,我家门被推开的那个瞬间,她裹挟着寒风进来的那一个个画面,让我感觉到了什么是人间真情。她那红围脖上跳跃的雪花,那淡定的冻红了的脸颊,也总是惹得我潸然泪下……。母亲在这送往迎来里每次都感激地说,桂枝啊桂枝,多亏了你啊,辛苦你啦,她也总是一笑,“婶,别老是放心上,这算啥,几步路的事”。</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了,我们全家人无论是谁有需要,她都义无反顾。每次她来母亲都叫着:“我的大女儿来了,我的病好了一半了。”她也会拉着母亲的手:“是的李婶,有我在,您放心吧,这就好了,就好了”。母亲见弟弟妹妹在旁边陪着看着,也会叮咛“向你柳姐姐学习啊,做好事做有用的人。做你姐姐这样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她董临床,会全科。院里人无论遇到大病小灾,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她,遇到突发的疾病,大部分人家,不是先打120,而是第一时间给她打电话,也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她总是第一时间冲到现场,及时救治,及时出主意,或及时送医。只要她在场,大家就都有了主心骨。病人焦躁不安的心,就轻松起来,家人悬着的心,就有了安放,病就好了一大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无论在哪一家,无论是怎样的屋檐下,您听到的一定是这样的安慰话:“叔,今天好点了没?早上吃饭了吗?不用着急,有我在一定是针到病除”……。“这是我们家二宝啊,好可爱啊,想柳妈妈啦没?这胖乎乎的小手真好看,让柳妈妈看看,柳妈妈扎针不疼的是吧?我们二宝最勇敢了是吧?”……。“别哭别哭,哭没有用,小胖,快给爷爷披上衣裳,准备一下住院的东西,一会儿来了救护车别耽误时间。带好身份证了吗?没有什么大问题,不用急,不急啊,院长联系了医院直接去医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只有八十多斤的柳桂枝爱失眠,多年的操劳落下了的病根啊!一个电话,经常是半夜三更,她一骨碌起床,拽上一件衣服,人就下了楼。突发心脏病的,突发美尼尔的,突发脑梗的,多少人让她捡回来了多少条命.她自己都记不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柳桂枝今年也七十了。还是一天到晚的闲不下来了。就连有人去世了,给她打电话,也毫不犹豫的破门而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恰巧我又与她小路相逢,与她擦肩,她一边叫着我的名字,一边就绕到了我的前面,大步流星的,胸前永远抱着她的医药包。我说,姐,这是又给邻居输液去吗?她头也顾不上回地说,是,是。2楼的张婶,闲了再找你聊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0年了,她就这样一直一如既往,送走了无数的病床上的老人,迎来了无数的叫她柳妈妈的孩子,治愈着无数的病患,在她这里没有免责声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医务所也解体了有二十年了,各个大院里早都有了私家开设的小诊所,而我们院没有。因为院里有柳桂枝,有免费的家庭医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皱纹也爬上了她的眼角眉梢,但是看上去她还是那么朝气,和刚进大院的时候一样,带着春风,怀着一颗皓月般光明的心,奔赴在为他人服务的路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她也许真的是上天派来的神,护佑这个院的神。她的故事大院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大院里的孩子大人有谁几十年没有生过病?有谁没有挨过她的针?她又没有按过谁家的门铃?</p><p class="ql-block"> 提起她无人不动容,可是她又是这样的默默无闻。在院里人的赞扬里,她永远回报的就是一笑:“一个院儿住着,应该的。邻里亲,邻里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是啊,应该的。这样的应该不知道您今生遇到过吗?又遇到过多少人?</p> <p class="ql-block"> 大院,它终会成为历史长河中划过的痕迹。我想让这痕迹里有柳桂枝,因为她值得。</p><p class="ql-block"> </p> ………………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茵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又是端午了,每到端午我就想起茵姐,想起她的粽子。她的粽子没有什么讲究,就是糯米大枣,却总是让我回味无穷,暖了我很多年。</p><p class="ql-block"> 认识茵姐是因为我自己带孩子上班,那个时候老陈突然停薪留职下海,扔下了我和刚刚一岁的女儿,我要上班,只好带着孩子住到了学校里。于是就找了茵姐帮我带孩子。殷姐也是我们单位人。她住七十三处家属院,离我学校很近。</p><p class="ql-block"> 茵姐善良亲和,也很喜欢我女儿。每天送送接接,茵姐就会说一些关于女儿的趣事。女儿从小调皮,喝奶的时候,双手抱着奶瓶一口气喝完,然后满足地双手撒开,奶瓶就势扔在了床上,遗留的奶无疑要洒,害得茵姐要经常洗床单,就这也不舍得责怪她。</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茵姐要去买菜,只好带着她去菜市场。回来的时候,东西多会领着她走,刚刚会走路的她总是走不了几步就耍赖要抱,茵姐只好一个胳膊抱着她,一只手提着菜,一边走一边逗她说,腿是用来走路的,你的腿是八棍吗?后来只要她累了不想走路的时候,就说:“八棍、八棍。”,惹得茵姐哭笑不得。</p><p class="ql-block"> 女儿快两岁了,我送她上了幼儿园,每次经过茵姐家门前,都说要下来自己走,只要我一放她下来,就往茵姐家跑,茵姐也是一看见她就不由自主地迎上前,女儿更是抱着茵姐不撒手,坚决不要去幼儿园,哭得一塌糊涂。那一段时间,甚至弄的茵姐也掉眼泪,直到女儿回到市里,她们母女的缠绵场面才算收官。</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茵姐也是因为喜欢女儿,与我又三观特别和,就没有间断地来往着。我经常一有时间就去看她。她也总是一见面除了唠家常,就是打听我女儿的方方面面,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一直牵挂着。</p><p class="ql-block"> 茵姐重视端午,她老说,端午是个想亲人的日子! 每年的端午节,她都包了粽子,给我送,每次她都是站在学校门口,捧着粽子,等着我下课,有时候门卫的大爷会说,要不你递给我,放我这里,下班我给她,茵姐会说,我等她下课吧,还能说上几句话。其实也就是课间,隔着大门相互望着、问候着、说上那么一会儿…… 转眼我们相识了36年了,因为要侍奉老人,又好久不见,好想她!想她的粽子,那包着满满的爱意甜甜粘粘的粽子,那属于我的专属的端午的粽子。</p><p class="ql-block"> 备好礼物明天去看她,现在都想到了她见到我的样子,那慈眉善目的样子,那拉着我的手不放的样子,那让我永远暖暖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永远让我难以忘怀的样子!</p> 王小文 <p class="ql-block"> 王小文,(化名)我不想用她的真名字。今年也有七十多了,四川人,小小的个子,瘦瘦的,平时不苟言笑。我们一直住在一个院她就住我家楼下。严格地说是住我妈家楼下。这个家属院的卫生就归她管,这一管就是40年。 她很平凡,平凡到没有多少人和她交往,她也不简单,说起她没有人不知道她。</p><p class="ql-block"> 这老院,住的都是老户。无论风雨,她习惯性早早起床去打扫着院里的卫生。到了晚上她一边掏着垃圾桶捡拾着桶里的有用的能换钱的废品,一边扫着院子,应该是每天都打扫两次,所以这个院比其他单位的院子干净清爽。院子里树又多,给人温馨、祥和、安宁的感觉。院里的人也都是住了几十年的邻居,每一张熟悉的面孔都是微微笑的面孔,以至于我的老母亲在世的时候也坚决不愿意去住儿子家的电梯楼。 </p><p class="ql-block"> 她的丈夫在三十几年前就去世了。那年的她36岁,没有正式工作 她带着三个没有成年的孩子,就这样靠着扫院子挣着不多的工资,一日赴一日地过着日子。 </p><p class="ql-block"> 她是有盼望的,盼望着有一天她的孩子们都长大了,都成家了,都有了孩子,她做了奶奶,做了外婆,儿孙满堂,围绕膝下嬉戏言欢,她享受着天伦之乐,那该是多么美好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现如今她的孩子们大了,她现在的确熬成了奶奶,熬成了外婆,可这奶奶当的却异常的艰辛。大儿子起先在一个小厂工作,工资低,自负盈亏,因为年轻不省事范了错,媳妇跑了,给小文留下一个孙子。孙子因为没有受到太好的规范,现在没有那个邻居知道他家的孙子在哪里,干什么。大女儿长大了以后学理发,不知好歹地染上了抽烟喝酒蹦迪的习惯。男朋友找一个仍一个,没有一个真心对她的,现在想想也是老大不小的人了,不知有没有自己的家。小女儿也有了孩子,平稳安静地过日子。有时候会来看妈妈,这也是王小文最贴心的小棉袄了。 </p><p class="ql-block"> 儿子后来又折腾买卖赔跑了,要账的经常堵着门,王小文就这样和要账的人打着闹着过着不安宁的日子。据说她现在住的这房子也是被儿子抵押出去了。 </p><p class="ql-block"> 即使如此,王小文从来没有低过头,从来没有被生活打倒过,从她的脸上从来看不见艰难,看不见卑贱,看不见低人一等。她永远是昂着头挺立着的那种样子。 她的身影永远是动态的,没有看见她停下来的样子,端着很大的大碗一个人站门口,大口吃饭,那饭永远是饭菜混在一起的那种,这也是她最安静的时候。要不然一定是在撮垃圾,倒垃圾桶;在腌她的咸菜,推着车子去卖咸菜;在捆绑她的废品,在拉着比她高大无数倍的车子,歪歪倒倒地前行。她的人小得在车子的底下,让我老是想起蚂蚁搬东西的样子,惹得我的心会揪一下,也是无奈的一下。有时候碰到了会上前帮忙,她总是拒绝。 “我可以的,可以的,习惯了,我顺手 。忙你的去吧,去吧。太脏的,太脏的。”</p><p class="ql-block"> 我懂她,我知道,她会拒绝。她拒绝怜悯,拒绝伤害,拒绝别人的敷衍,拒绝看她的不堪。其实她没有不堪,她有的是一颗坚强的心,一种勇敢的面对!一个母亲的不一般的人生! </p><p class="ql-block"> 我经常回娘家,经常看见她。会微笑着打招呼,她会轻轻地叫着我的小名“小芬又回来啦?又来看爸爸妈妈啦,你最好了,真好! ”, 也只有这样的时候,才能看见她温柔的目光,温暖的笑意。这世间有谁不爱温暖?有谁不爱平安顺遂?又有谁愿意摊上这样的艰难?</p> <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这样的她值不值得记录,但是我却舍不得放下她。</p> <p class="ql-block"><b> 老杜 </b></p><p class="ql-block"> 我认识老杜的时候,他应该是小杜才对。那个时候的老杜也就30岁,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媳妇农村人,他当然也是农村人。他不是大院人,在我家楼下院门口做买卖,夏天卖煮花生,冬天卖烤红薯。年复一年地也就熟了。 再熟一点的时候是因为我家的猫,猫抓鱼不成,自己掉进了鱼缸。鱼是老陈的,猫是我的,老陈不愿意了,电话打到我妈家,气愤地嚎叫要处置我的猫。我急忙打的赶回家,发现他正在给猫吹毛……哈哈必定是心软。但是我还是决定把猫送人,在猫和老陈之间,我当然是选择老陈。</p><p class="ql-block"> 楼下就是猫狗市场,我抱猫到楼下,怎么也不忍心卖,于是就送给了老杜。 因为有猫的联络,有时候会多说一句话。那天买他的花生,我就对他说,做买卖的有条谚语叫做:“要想多挣钱,东西就得全。”你光卖一样怎么行?老杜还当了真,除了他的花生又摆起了水果。后来摊子越来越大,索性在我住的一楼租了房子,方便卖东西。我们倒成了邻居。</p><p class="ql-block"> 一晃快二十年了,他也成了老杜。儿子也结婚了,他也做了爷爷。靠卖水果竟然给儿子买了设计院的房子。说到他儿子,想起他的孩子们,他的这几个孩子小的时候都嘎达琉球的,可是长大了个个漂亮。都是细高细高的个子,白白净净的,眉眼也俊。大儿子当兵回来后,在派出所上了班。复原回来的军人,国家原则上说是不包分配,其实是有优惠政策的,没有几个月,就成了公务员,吃皇粮,这也是老杜一生的心愿。 从前他老是看见我就说,你们当老师的吃皇粮真美!现在他的儿子实现了他的愿望,也吃皇粮了!老杜尝到了甜头,他让老二前年当了兵,去年把最小的女儿也送去当了兵。他说,姐,你不知道现在有多好,当兵给一大笔钱,回来政府还会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是啊,是啊!“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我们都赶上了好光景! </p><p class="ql-block"> 老杜有时候应该也是得罪人的,因为我听别人说过他的坏话。其实老杜骨子里是善良厚道的。我之所以今天写老杜,就是因为他的仁义,他的挺身而出。</p><p class="ql-block"> 那天早上天蒙蒙亮,我背着剑出门去打太极拳。刚下到三楼,就听见人声嘈杂的,这个点不应该啊,随即我到了二楼,看见邻居程婶家开着门,很快我知道出了事:程叔叔没了,突发心脏病…… 我安慰程婶几句就上了楼,老陈看见我满眼的泪,慌张地问:这又是怎么了?谁又欺负你了?又受气了?我说不是,二楼老程死了,我直接用死了这个词,我怕说别的他听不明白。老陈一愣:怎么回事?我说听说是突发心脏病。你穿好衣服快下去帮帮忙吧!老陈很快就下了楼。</p><p class="ql-block"> 楼下帮忙的的人不多,现在的院里大都住着的是老人,又这样早,老程也只有一个儿子在身边。事情来的突然,大家有些手忙脚乱,可老杜就在其中。过了将两个小时救护车才来,大家忙着把老人抬到车上,送往殡仪馆。老杜那天帮了大忙,上上下下地跑着。老陈,郭老师爱人,老杜,老程家的儿子……大家合力把老人送上了车。老杜又一直跟到了殡仪馆安排停当才回来。 </p><p class="ql-block"> 别的不说,就这件事老杜就让人敬仰。他是大院里的外来户,大家成了邻居,平时却也是没有什么来往的,也就是点头问侯的一种状态。可是在邻里遇到难处的时候,老杜主动伸出援手,我觉得这就够了!</p><p class="ql-block"> 我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总是演绎着他们的不平凡。他们平凡地撑起自己的日子,与大家连着手度着难,取着暖。让我的大院,不是从前,还像从前。</p><p class="ql-block">……………</p> 芝麻大点的事 美女小崔 <p class="ql-block"> 天气好,空气清新,下着似下非下的雨,一星半点儿地落我头上。嗯,记起来了,今天谷雨。</p><p class="ql-block"> 春深了,花更红。和老伴出院遛弯,转了一大圈,他进了彩票站,我自己顺了菜市场方向溜达。市场上的菜便宜,邯郸物价低,不知不觉就买的多了点。我提着菜一边走一边扬着头看一树一树的红槐,一大串一大串的蓝天下舞着,好美!</p><p class="ql-block"> 忽然有个电动车停在了我面前,电动车上的女孩回头微笑着说,阿姨把菜放在我车框里,我帮你带回去。我诧异地看着她又看着她:素颜,大大的眼睛,翘翘的鼻子,五官精致到一切刚刚好,笑意里满是柔美善良。我说“你是谁,我认识你吗姑娘?我好像、我真的是没见过你。”她见我识不出来,就说:“阿姨,我们是邻居啊,我住你们二楼,楼头摆杂货摊的啊。”我家楼下的确是有一个很大的杂货摊,刚刚开了不久,偶尔驻足在那买过东西。但是我真没留意杂货摊的主人。也不知道她买了二楼的房。我把菜放她车框里,她一蹬骑走了。</p><p class="ql-block"> 我到杂货摊拿菜的时候。只见了那车子,摊子上是个小伙子,我第一次停下来和摊主说话。我问骑电动车的姑娘呢?小伙子说她回家做饭去了,我问你们是一家人吗?他说她是我媳妇。我竟然忘了说她帮我带回来了菜,也没有说谢谢,脱口而出的竟然是你媳妇真漂亮!小伙子腼腆地笑着说:大家都这么说!</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这么说!她的确美,美的犹如这盛开的红槐……</p><p class="ql-block"> 今天又从摊前过,我主动上前和姑娘打招呼,谢谢她,她似乎忘了,随口答我,芝麻大点的小事。</p><p class="ql-block"> 是啊!芝麻大点的小事。在这里每天都有芝麻大点儿的小事,就是这些芝麻大点的美好,美好了我的每一天,美好了每个人的每一天。犹如这一路的小雨滋润了每个人,犹如这一路盛开的红槐美了这条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大院儿,是按经济能力划分的院,人也已经不完全是大院人,美好却仍然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