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目前有一些与纪念原杰相关的事物存在。在陕西省城固县原公镇,这里是原杰曾活动过并被视为恩人的地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原公镇有诸多历史遗迹,如建于汉代的慈恩寺(明代改为原公寺),还有天公庙、孤魂庙等36座寺庙。原公镇历史上名人辈出,原杰被当地视为恩人,镇名也与他有关。每年农历二月二开始的半个月的天公庙古庙会,热闹非凡,会期有舞狮、舞龙等活动,吸引周边县数千人前来赶集并进行物资交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些纪念方式和相关遗迹体现了当地对原杰的铭记和缅怀,承载着历史文化内涵,让后人能够了解和感受到原杰在当地历史上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原公镇,与原杰相关的历史遗迹主要是原杰祠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原杰祠堂位于原公镇天宫庙,其前身为汉代创建的慈恩院。明成化年原杰设郧阳抚治并亲临城固县视察指导,泽被城固后,慈恩寺被当地士民改建为原杰祠堂,慈恩寺也改称原公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外,原公镇原名“李氏村”,为纪念原杰在此安置荆襄流民,改名为“原公村”,后发展为原公镇,这也可看作是与原杰相关的一种历史文化遗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目前可知的原杰祠堂相关历史文物主要存于陕西汉中城固县原公镇的原杰祠堂(位于天公祠内)和湖北郧县曾有的原杰祠堂。具体如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陕西城固原杰祠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古建筑:原杰祠堂所在地原是汉代创建的慈恩院,后世历经唐乾符六年(879)、明正德二年(1507)、万历三十二年(1604)、康熙四十一年(1702)等多次维修,保留着汉唐风格与气派。</p><p class="ql-block">- 古碑:庙内完好保存有明清古碑四通,分别是明弘治七年(1494)、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同治十三年(1874)、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碑。这些古碑对于研究原杰的历史以及当地的文化变迁具有重要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湖北郧县原杰祠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曾有北京国子监祭酒吴节为其写的记(同治丙寅版《郧县志》收录)。但因祠堂经五百年风雨兵燹,已破败不堪,目前可能较难寻到原有的历史文物。</p><p class="ql-block">目前可知的原杰祠堂古碑主要位于陕西汉中城固县原公镇和湖北郧阳。相关古碑的重要历史信息如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城固县原公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明弘治七年(1494)天公庙修缮石碑:记载了当时此地地名已叫“原公里”,说明在明代行政区划中,这里已因原杰而有了相关命名。还提到当时距离设置郧阳抚台只18年,郧阳已有贤达之人在城固县活动,并与当地人协力修建了天公庙,奉祀先贤李固、原杰,反映出原杰在当地受尊崇,且与郧阳地区有一定的联系和影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郧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北京国子监祭酒吴节所写碑记:由郧阳巡抚与郧阳知府顺应民意,赞颂原杰“功在社稷,惠在人心”,记载了原杰深入郧阳山区走访调查,为民请命,奏请朝廷在郧县设立郧阳府、郧阳抚台的事迹,开创了郧阳山区的繁荣时代,让民众铭记原杰的功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些古碑为研究原杰的生平事迹、历史贡献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行政区划、文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和文字依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杰祠堂的古碑保存状况如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陕西汉中城固县原公镇原杰祠堂:祠内有明清古碑四通,分别是明弘治七年(1494)、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同治十三年(1874)、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碑,这些古碑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 湖北郧阳原杰祠堂:历史上可能存在与原杰相关的祠堂及古碑,但目前未明确记载有原杰祠堂古碑保存的相关信息。在历史变迁中,郧阳可能因各种原因,如战乱、城市建设等,导致原杰祠堂及古碑的情况较为复杂,或许有部分古碑未能保存下来,不过也不排除有一些古碑在当地得到了妥善保护或有待进一步发掘、研究和确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总体而言,城固县原公镇原杰祠堂的古碑保存状况较好,为研究原杰及相关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阳城县河北镇下交村,有原杰墓,原氏家庙,原杰宅小院,下交村里有汤帝庙,河北镇河北村有原杰宅院。当地后人和当地政府至今没有维护开发!谁知道这种情况,是一种什么社会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