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快乐幸福亲人团聚五一节(3)

阳光

<p class="ql-block">  五月的第一天,太阳早早地就出来上班,把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天空湛蓝湛蓝的,像一块巨大的蓝色绸缎,上面还飘着几朵洁白的云朵,就像棉花糖一样软绵绵的。这在欢迎客人佳宾的最美好天气的当天,亲家爷爷、奶奶和女儿一家人从深圳远道而来咱湖南娄底欢度快乐祥和的五一节。这天气自然增添了几分欢迎、热情、快乐的气氛。节日期间,小辈们李睿、竞艳、刘浩、李瑾、林栋、广俊对长辈们和小辈儿们关心备至,使这个大家庭的人倍感幸福快乐!此美篇谢谢你们的辛勤付出和奉献!</p> <p class="ql-block">从斗笠山煤矿回娄底市,开车大约花了30分钟的时间,20公里左右。</p> <p class="ql-block">女儿预订的饭店为新鱼宴(金和天下店)。</p> <p class="ql-block">因为亲家爷爷爱吃鱼,特意点了一个鱼宴。</p> <p class="ql-block">女儿本来想把姑爹、姑姑、伯父、伯母家人们都请过来一起聚歺,特意定了一个30多人的大包厢。由于中午刚吃过了午宴,长辈都不愿意再来了,所以我也没有再去请他们了。</p> <p class="ql-block">蔚文特别喜欢和姑姑在一起。连吃饭都不跟他爸妈在一起了。特别亲人!</p> <p class="ql-block">  晚宴中美味的鱼和醉人的酒交织在一起,唤醒沉睡的味蕾。</p> <p class="ql-block">酒醉饭饱之后,愉快的交流。</p> <p class="ql-block">三个抽烟大侠,美美享受抽烟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节日亲人们的相聚,带来了幸福、带来了快乐,谢谢亲家。</p> <p class="ql-block">喝酒便于交流,抽烟也便于交流,这大概就是抽烟喝酒的优点吧。哈哈!</p> <p class="ql-block">这里没有预制菜,都是边做、边吃,最后一道辣椒蒸鱼头上来的时候,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吃完了酒宴,所以这道菜几乎没有动筷子。有点可惜。</p> <p class="ql-block">李瑾在长沙也难回来一次,看,她的笑容多么可爱。</p> <p class="ql-block">铁兵嫂子的妹妹不辞劳苦,一个人从邵阳坐火车来娄底,真不简单,为您点赞。开心的5月2日中幸福的晚宴降下了帷幕。</p> <p class="ql-block">女儿生在湖南,长在湖南,还没有去过韶山,真是有点遗憾。5月3日上午近10时半,我们一大家一行七人一同前往韶山参观。</p> <p class="ql-block">心中想念的毛主席故乡到了,到韶山已经已经是午餐的时间了。</p> <p class="ql-block">开餐前,女儿给每人点了一杯奶茶,说是网评价最好的奶茶,来韶山的必打卡点。谢谢女儿了。</p> <p class="ql-block">没听说过的这个奶茶是非常有名的。哈哈,也被我们品尝到了。和年轻人在一块儿就是不一样,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每次喝奶茶之类的饮料,墨阳爸妈不让墨阳多喝的,每次都只能喝一两口。哈哈,墨阳也很听话,听从“命令”。</p> <p class="ql-block">在韶山旅客集散地,点了一个七人套餐。</p> <p class="ql-block">这是每人参观坐车购买的门票。都是女婿买的,也不知道多少钱,问他们也不会说,干脆不问。哈哈!</p> <p class="ql-block">韶山毛泽东纪念园最大的特点是将纪念意义寓于复制实物,让人们于游园之中感受历史进程。</p> <p class="ql-block">景园有两大入口,即南门与东门,南门由毛泽东故居前的通道自然延伸,过关公桥,跨韶河,绕韶山嘴,在桥与嘴之间砌有一仿古牌坊,引导游人北去,这非常符合当年毛泽东由南北上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车后从后门进入了毛泽东纪念园。这是毛主席拜祭的石观音干娘。</p> <p class="ql-block">亲家爷爷生性乐观快活,感觉他从来没有过忧愁!赞!</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美美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韶山毛泽东纪念园位于毛泽东故居西侧约500米的层山叠岭之上,纪念园最初定名为“毛泽东之路景园”。</p> <p class="ql-block">墨阳跟随大人一路行走,一会儿超前,一会儿落后,很乖巧懂事。</p> <p class="ql-block">景园的构思显然受到了全国许多大城市“世界之窗”微缩景观的启示,整座景园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完成。</p> <p class="ql-block">在一九九五年底,占地约二十万平方米,大小建筑近百处,集纪念、教育、游览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景园便展现于世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纪念园最高处是延安窑洞与延安宝塔。</p> <p class="ql-block">2020年2月,为致敬广大医务工作者,实行免费参观。</p> <p class="ql-block">纪念堂为全园主体建筑,与故居遥相呼应,占地五千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千三百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1925年6月,毛泽东同志偕夫人杨开慧在韶山创建了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中共韶山特别支部,亲手点燃了革命的火种。</p> <p class="ql-block">在历次革命斗争中,韶山支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铸就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说:“字要写得好,就得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炼;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毛泽东的书法和诗意极为融洽,浑然一体,豪迈、苍凉、委婉、激越,风雨雷电、水流花开、天地肝胆、大泽龙蛇,博大的心胸、纯美的诗情,毛泽东凭手中的长锋狼毫笔,在尺幅间、时空中,留下了人间正道、男儿意气、云水襟怀和审美理想。</p> <p class="ql-block">女儿和儿子讲一些毛主席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一生所做诗词甚多,他不仅在临窗伏案时,而且在戎马倥偬间,也是不辍吟哦或默诵,于日理万机之余,常沉浸在诗词艺术的氛围中。</p> <p class="ql-block">纪念堂建筑群由入口前院,主体建筑和后山园林组成。入口前前院为瞻仰活动,集散休息处。</p> <p class="ql-block">通过展出珍贵史料,再现韶山光荣革命历史,进一步丰富韶山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内涵,提升教育功能。</p> <p class="ql-block">党史陈列馆陈列布展面积为800平方米,共分为韶山建党、组织斗争、掀起高潮、隐蔽斗争、恢复重建、抗日救亡、迎接黎明、再创辉煌等8个章节,运用声、光、电和场景复原等方式表现。</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内安放了湖南将品雕塑景观设计制作的毛泽东带领韶山特支的群雕、建党的群雕与场景雕塑。</p> <p class="ql-block">韶山,这片神圣的土地,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故乡,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历史的印记,每一草一木都浸润着革命的气息。亲家爷爷已经来过韶山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复制西柏坡办公室的旧址。</p> <p class="ql-block">踏上这片红色的热土,让我们一同追寻伟人的足迹,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毛主席旧居附近。</p> <p class="ql-block">女儿找了一个导游给我们讲解毛主席的一些故事。</p> <p class="ql-block">南岸私塾是毛泽东少年时期求学的地方,也是他启蒙思想的重要场所。这座始建于清代的私塾,见证了毛泽东对知识的渴望和革命理想的初步探索。</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毛泽东少年感受他少年立志、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是毛主席没同学上私熟带饭用的饭篮。</p> <p class="ql-block">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体现了对毛主席无限的崇拜和敬仰。</p> <p class="ql-block">认真听解讲解员给我们讲毛主席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是专门为自己的名字写诗作画场地,量阳不愿意为自己名字写诗作画,所以就免了。</p> <p class="ql-block">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人们对伟大的毛主席还是深有感激的。</p> <p class="ql-block">语言导游戴上面罩,生怕别人认出来她似的。</p> <p class="ql-block">韶山冲上屋场有一座普通农舍,背山面水,13间房呈凹字形分布。门口两池荷塘,柳丝摇曳。墨阳这这终于排队等到了毛主席故居照相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来韶山,是不是很兴奋?是不是很激动?</p> <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挤到了排队的时间,多照两张吧。</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故居——韶山上屋场坐落于韶山冲韶山嘴对面,是一幢“一担柴”式的江南农舍。它坐北朝南,背山面水,屋前是毛泽东少年时代种过的稻田和游过泳的池塘,屋后是长满苍松翠竹的小山。</p> <p class="ql-block">导游建议我们在荷花塘前的地方照相室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1950年,毛泽东同志故居——韶山上屋场作为革命纪念地供国内外游客参观,两年后正式向外宾开放。</p> <p class="ql-block">每年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来这里瞻仰参观,深切缅怀伟人毛主席,感受革命情怀。</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韶山冲,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这里,并一直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直至1910年的秋天离开这里外出求学。</p> <p class="ql-block">参观过毛主席故居后,我们便来到了毛泽东铜像广场。</p> <p class="ql-block">参观过毛主席故居后,我们便来到了毛泽东铜像广场。</p> <p class="ql-block">1921年春,毛泽东回乡教育全家“舍小家为大家”投身革命,一家六位亲人先后为革命壮烈牺牲,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位于毛泽东广场正中心的毛泽东铜像重3.7吨,像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象征着“10.1”国庆,更象征着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1993年12月20日上午,江泽民同志专程赴韶山为毛泽东铜像揭幕。</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一家人都在故居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和许多争相传颂的故事,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震撼了一代代人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铜像位于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大门前80米处,像区占地5200平米。铜像重3.7公斤。</p> <p class="ql-block">铜像面朝东南方,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微笑,正视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地再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铜像褐红色大理石基座正面,镌刻着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五个贴金大字。</p> <p class="ql-block">1993年12月20日,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給毛主席铜像揭幕时,当红绸退到毛主席手拿文稿部位时,天空中太阳和月亮突然同时出现在铜像两边。这可真是日月同辉,天地共彩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更神奇的这时飞来六只蝴蝶,围绕着主席铜像翩翩起舞。说这是为国捐躯的主席的六位亲人来陪伴主席了。</p> <p class="ql-block">相传在远古时期,舜帝南巡,来到了当时还是一片蛮荒之地的湖南。</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座山时,发现最色美丽,便在该地体息,欣赏韶乐。</p> <p class="ql-block">据说韶乐本来是天庭的音乐,演奏时山鸣谷应、凤凰献舞,后来这座山就被称为韶山。</p> <p class="ql-block">当天杜鹃花也开了,那是寒冬腊月山上皆是皑皑白雪。</p> <p class="ql-block">杜鹃花本应该在三、四月份开的,所以韶山人说主席铜像是有灵性的,他老人家真的回韶山老家了。</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的父亲叫毛顺生,曾读过两年书,当过几年兵,在当地属于“见过世面”的人。</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湖南,曾在毛泽东同志故居前深情地说:“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韶山的骄傲,湖南的骄傲,全国人民的骄傲,中华民族的骄傲。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大好局面。”</p> <p class="ql-block">瞻仰大道面积:长183m(寓意主席身高1.83米)×宽12.26m(寓意12月26日是主席的生日)=2244平方米,农田面积20亩)。广场总投资6600万元。</p> <p class="ql-block">毛顺生十分精明能干,勤奋务农的同时,还做粮食和猪、牛生意,辛辛苦苦积累了一些家业,一家人可以说衣食无忧。</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的母亲文素勤,性格温顺、心地善良,因为在家排行第七,人们都叫她“文七妹”。</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的出生,让父母高兴万分。这实际上已经是他们夫妻的第三个孩子了,前面两个都是生下来不久就夭折了。母亲专门在山上给他找了一个石头“干娘”。</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的乳名就叫“石三伢子”。毛泽东从小就十分勤快,五六岁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了。因为父亲认为,农民的孩子就应该多干庄稼活,否则就是不务正业的败家子。</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慢慢长大了,和父亲的分歧也越来越多,父子二人斗争最激烈的问题就是读书。</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的父亲文化程度不高,所以一开始就对聪明好学的毛泽东抱着很高的期望,早早地就把他送到了村里的私塾,希望儿子能考中科举,光宗耀祖。</p> <p class="ql-block">令他没想到的是,外边的世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1905年,延续了近千年的科举考试被废除了,父亲的期望落空了。父亲认为毛泽东可以当个劳力了,就坚持让他离开学校,回家务农。</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尽管十分不情愿,但也没能抗争过严厉的父亲,只好回家参加劳动,这时他只有十三岁,虽然离开了学校,但他对知识的热爱并没有停止。他想方设法找来各种书籍,如饥似渴地读着,因此挨了父亲不少的责骂。</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十六岁时,父亲准备把他送到城里的米店学做生意,可是毛泽东对这些事情一点儿兴趣都没有。恰好此时一个远房表哥告诉毛泽东,在湘乡县有一个新学堂正在招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新知识。</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高兴极了,他请求母亲帮忙,动员了舅舅等人都来家里做父亲的工作,终于使父亲改变了主意,同意他去县城读书。</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离开韶山冲之前,激动万分,他写下一首短诗,悄悄地夹在了父亲的账本里:</p><p class="ql-block">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p><p class="ql-block">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p><p class="ql-block">就这样,少年毛泽东挑着简单的行李,走出了养育他的韶山冲,走向了一个更广阔的新天地。</p> <p class="ql-block">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别是对墨阳这一代小朋友,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让我们踏着先辈的足迹,保卫好红色中国的伟大江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