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 - 鼓浪屿(3)百年菽庄

蹒跚学步

<p class="ql-block">美篇号:66433103</p> <p class="ql-block"><b>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b></p><p class="ql-block"><b>鼓浪屿风景名胜区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美五大城区等荣誉。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 代表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鼓浪石、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b></p><p class="ql-block"><b>鼓浪屿形状不规则;周长2.85英里,长1.1英里,宽0.72英里;值得注意的是一大堆花岗岩石散布其上,其中岛之中部偏南的那块岩石最高,海拔有302英尺。 以形态丰富的岸线、水域为边界,以日光岩、笔架山、升旗山等由自然地貌变化而形成的冈峦起伏的山地景观为主体的自然形态,融汇了不同类型的建筑、园林等人工形态的景观综合体。建筑或兀立于台地,或依山而筑,或凭水而建。</b></p><p class="ql-block"><b>1843~1902年西方建筑涌现。明末清初直至鸦片战争,鼓浪屿的建筑开始发生变化。在厦门成为通商口岸之后,外国殖民主义者纷纷来鼓浪屿定居或暂居。鼓浪屿成了他们择地发展的首选地点。鼓浪屿有优越的地理、气候和风景条件,非常适宜居住,因而,直至目前为止,鼓浪屿建筑的90%都是居住建筑。外国人染指鼓浪屿,先是租用民房,行使管理教堂、学校、医院等权力,至实力发展、能站稳脚跟以后,才陆续建造教会学校、教会医院、教堂、圣教书局、领事馆。当然,最大量建造的还是公馆、别墅等居住建筑。大量早期出国谋生的华侨在事业有成之后也纷纷回到闽南祖籍,选中了鼓浪屿为最佳的落脚点,纷纷投资鼓浪屿,兴建了很多离宫别馆。有很多建筑的规模是十分巨大的,超出了外国人,耗资也是十分昂贵的,往往选择最为上等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b></p><p class="ql-block"><b>在鼓浪屿岛上,这些规模宏大的离宫别馆许多已由政府改作公共性建筑使用。经过改造、装修,部分公共性场所已焕然一新。例如,原来巨大无比的林鹤寿的“八卦楼”改为鼓浪屿风琴博物馆。很多较大型公馆、别墅的不经意创造出来的造型经过几次经意的装修、改造,已经改作合其造型、功能的建筑物并且成为鼓浪屿上有意义、有标志性的建筑。</b></p><p class="ql-block"><b>在鼓浪屿岛上有70%左右是21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建造的。除外国人及华侨建筑外,本地军民也纷纷造屋盖房。有些本地的名人、富户,往往请外国的设计师设计图纸,或者套用现成的图纸,或者模仿周围的房屋形式,建造的住宅往往规模宏大,装修艳丽,做工亦很讲究。除居住建筑外,一些华侨也投资兴建了很多公用事业类建筑,创办了建筑公司,组建了一些施工队伍,开发建设了很多道路街区和店面。比较著名的华侨实业家黄奕住、李清泉、黄仲训等人,在鼓浪屿投以巨款,发展房地产业,建设开发出售住宅,创办电话、电报公司及自来水厂、码头等公共事业。</b></p><p class="ql-block"><b>从19世纪中叶起,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西方音乐开始涌进鼓浪屿,与鼓浪屿优雅的人居环境相融合,造就了鼓浪屿今日的音乐传统,培养出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陈佐煌、许斐平等一大批杰出的音乐家。如今,鼓浪屿的人均钢琴拥有率为全国第一,岛上有100多个音乐世家,2002年鼓浪屿被中国音乐家协会命名为 “音乐之岛”。有国内仅有、国际一流的钢琴博物馆,常年举办鼓浪屿钢琴节暨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美国音乐周等重大音乐活动。</b></p><p class="ql-block"><b>鼓浪屿融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建“十佳”风景区之首。著名诗人王心鉴的《鼓浪行》一诗,写到“世外有鹭屿,巉岩镇海门。碧波连碧空,白帆载白云。片瓦曰古寺,只榕若重林。抚琴思国士,竹影拭剑痕。”即说明了鼓浪屿的厚重历史和秀美风景。随着厦门的发展,鼓浪屿成为观光、度假、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海岛风景文化旅游区。</b></p><p class="ql-block"><b>景点有:1.日光岩 2.菽庄花园 3.皓月园 4.龙头山寨 5.郑成功纪念馆 6.鼓浪洞天 7.英雄园 8.钢琴博物馆 9.港仔后海滨浴场 10.风琴博物馆 11.三一堂 12.天主堂 13.海天堂构 14.龙头路商业街 15.厦门海底世界 16.鱼骨艺术馆</b></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日出</p> <p class="ql-block">居住的小巷号</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去鼓浪屿(百年菽庄)图照</p> <p class="ql-block">在住处拍(日光岩)远景</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百年老宅</p> <p class="ql-block">日光岩寺</p> <p class="ql-block">小吃店内景</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b>菽庄,是鼓浪屿上的一座园林。菽庄花园,以"藏海"、"补山"为主题,用精妙的造园手法塑造出的滨海园林独特意境,堪称中国近代文人园林中的一朵奇葩。</b></p><p class="ql-block"><b>菽庄,也是这座园林主人的名字。林尔嘉(字菽臧,亦作菽庄),这位爱国台胞,诗文涌溢家国情怀,投身实业救国兴邦并热心公益,游历海外极具国际视野,是近代中国华人精英的典型代表。</b></p><p class="ql-block"><b>菽庄,还是一个堪与"南社"比肩的诗社名字。一大批因日据台湾流亡的爱国文人,应菽庄主人的召集汇聚于此。菽庄吟社,吟侣两千,影响深远,被称作近代"东南坛坫第一家"。</b></p><p class="ql-block"><b>因此,菽庄花园是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中一个极具标志性的文化场所,一个个鲜活的历史场景,咏成诗文,筑成亭榭。"菽庄",更是鼓浪屿一个璀璨的文化符号。它所代表的整体,是百年前鼓浪屿的多元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集中且突出的代表。这个展览,即是希望将重叠在"菽庄"中的这些文化层面一一拆解呈现给观众,以便为大家在园林的游憩中获得一种融汇的体验和感悟。</b></p> <p class="ql-block">菽庄花园海岸</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4)</p><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蹒跚学步~2025.5.4</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如诗如画~2015.5.1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