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半岛,流动的旧梦(二)

栀子花

<p class="ql-block">今天下午,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出发,开车三个多小时,来到塞尔维亚西部山区的一个独特村落,靠近波斯尼亚和黑山边界。在兹拉蒂博尔山北坡的莫克拉小镇附近,有个木头村,那是一个由塞尔维亚著名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为拍摄电影《生命是个奇迹》而打造的,全部用木头盖的小木屋,一座充满艺术氛围与梦幻色彩的村落。电影拍摄完成后,这里扩建成民俗村,成为著名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大巴车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盘旋而行,司机的技术超一流,窗外山峦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树林、草地像是大自然铺开的绿色地毯,随着车子的前行,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山林间独有的草木清香,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到达后下车,沿着小路爬一段坡道,边走边欣赏山对面的小村落,路边的树上,白色小花开满枝头,我们仿佛走入了仙境。</p> <p class="ql-block">终于,木头村出现在眼前,还未踏入其中,远远便能瞧见那一片用木头塔建的建筑群,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温暖的色泽,像是从童话故事里搬出来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进入木头村入口处,一个有趣的木头雕塑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一个戴着弹孔累累头盔的木头人,用手抠着鼻孔,仿佛带着几分调皮劲儿,打量着每一位到来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走进村子,仿佛进入了一个木头王国,所有建筑从房屋到教堂,从影院到歺厅,乃至桌椅板凳、道路,无一不是用木头建成。</p> <p class="ql-block">这些木屋大多是两层结构,楼梯置于屋外,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墙上还装饰着色彩缤纷的油画,有的木屋甚至绘有巨幅人物、动物画像,充满了艺术气息。</p> <p class="ql-block">沿着木头铺就的道路漫步,道路两旁的小木屋错落有致,有些木屋是售卖纪念品的小店,售卖各种以木头村为题材的小物件。</p> <p class="ql-block">村子的中心是一座小巧精致的东正教堂,它也是木头建成的。</p> <p class="ql-block">这个小村落,宛如一个世外桃源,让我沉浸在这童话般的世界里。</p> <p class="ql-block">晚歺在当地的一家西歺馆,品尝当地特色烤鱼,每人一份,味道很不错。</p> <p class="ql-block">最后上了当地有名的甜点——果仁蜜卷,它是由层层酥皮包裹着多种坚果碎,再淋上蜂蜜或糖浆制成,外皮酥脆,内馅香甜,甜而不腻,非常好吃。</p> <p class="ql-block">旁边歺桌上一个小宝宝好可爱</p> <p class="ql-block">结束对塞尔维亚的行程,我们前往波黑,这里是入境口岸,过境时边境车辆不多,两边都是丝滑通关。波黑和塞尔维亚一样,对中国游客免签。</p><p class="ql-block">今天车程较长,大约5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入境波黑后,一路驶过无数的长短隧道。</p><p class="ql-block">波黑全名叫,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是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的一个国家,首都是萨拉热窝,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与自然美景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波黑以其复杂的民族结构、悲情的近代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交融,成为巴尔干半岛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波黑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从北部的山脉到南部的地中海式气候区,造就了四季分明的自然风光。这里既有如画的河流,如蜿蜒穿城而过的米里雅茨河,也有壮观的峡谷和瀑布,还有如萨拉热窝附近的山区,冬季时成为滑雪爱好者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这是德里纳河(Drina River ),它是萨瓦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流经波黑、塞尔维亚等地区。德里纳河风景优美,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停车休息了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继续行驶,行车中还拍到了横跨德里纳河,位于波黑<span style="font-size:18px;">维舍格勒的穆罕默德·帕夏·索科洛维奇古桥</span>,就是巴尔干巨著《德里纳河上的桥》里的那座桥。这本巨著的作者就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伊沃.安德里齐。该桥建成于1577年,是奥斯曼帝国著名的建筑师米玛·思南的代表作。数百年来桥经过多次损毁及维修,至今仍完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2007年该桥被列入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进入首都萨拉热窝,从街边废弃的一些房屋上,可以看到当年波黑战争中留存的弹痕。这些弹痕是战争的残酷见证,它们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充满伤痛和苦难的历史,时刻提醒着人们珍惜和平,避免战争的再次发生。</p> <p class="ql-block">波黑战争(1992–1995年)是南斯拉夫解体后,波黑境内三大主要民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穆斯林族)因领土、宗教矛盾爆发的大规模冲突,是二战后欧洲最残酷的战争之一。</p> <p class="ql-block">波黑战争导致近10万人死亡(65%为波族),失踪超3万人(部分遗体至今末找到),200多万人沦为难民,全国85%以上的经济设施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约450多亿美元。</p> <p class="ql-block">历史影像,1992年萨拉热窝围城战,</p><p class="ql-block">与如今的萨拉热窝新城对比。</p><p class="ql-block">愿世界和平,远离战争。</p> <p class="ql-block">前往黄堡参观,萨拉热窝黄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防御工事,建于1729年,属于奥斯曼帝国时期。黄堡最初用作刑事处决的场所,后来在奥匈帝国时期转变为武器库。现在,黄堡是萨拉热窝最受欢迎的观光点之一,主要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路向山坡行进,萨拉热窝最大的穆斯林墓地也出现在眼前,其实上山过程中就沿着墓地,一块块崭新的墓碑十分震慑人心。墓碑草地旁偶尔闪过几簇黄白色野花,仿佛在为这场探访历史的旅程引路。</p> <p class="ql-block">路虽不遥远,却因坡度蜿蜒而添了几分探秘的意趣,路边墓园里埋葬的都是在1992一1995年波黑战争中逝去的年轻生命,斑驳的墓碑在绿荫中静默,像是时光埋下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登上黄堡,可以把老城区尽收眼底。从山顶俯瞰,萨拉热窝仿佛是“一半城池,一半墓地”。这里也是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取景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你看,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p><p class="ql-block">前南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为当年懵懂年少的我们推开了一扇窥探世界的窗户,成为我们这代人共同的记忆,时隔近半个世纪,我们走进巴尔干半岛国,亲历当年电影拍摄地,为青春赴约,用足迹致敬经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影片讲述了在纳粹德国占领南斯拉夫时期,以瓦尔特为代表的南斯拉夫游击队在萨拉热窝与德军进行英勇斗争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一路上脑海中不停的萦绕着电影主题曲,看着电影中扣人心弦的场景一个个真切呈现在眼前,内心涌动着难以言述的赞叹和莫名感慨,瓦尔特保卫了萨拉热窝,却终究未能在天堂庇佑他为之付出生命的南斯拉夫。</p> <p class="ql-block">电影拍摄地教堂钟楼</p> <p class="ql-block">瓦尔特当时就是从这里跑进教堂</p> <p class="ql-block">电影拍摄地铜匠街</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萨拉热窝“一半人间烟火 ,一半人类之殇”。</p> <p class="ql-block">之后我们来到了老城区,踏入萨拉热窝老城区,便仿佛走进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卷,而鸽子广场,无疑是这幅画卷中最为生动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鸽子广场,正式名称为巴什查尔希亚广场,建于15世纪奥斯曼帝国时期,是老城区的核心。刚来到广场,便能看到成群的鸽子在广场上悠闲地踱步、觅食,它们时而飞起,时而落下,与周围的人群和谐共处,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鸽子被视为和平与自由的象征,在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萨拉热窝,它们的存在更增添了一份特殊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心的塞比利喷泉,是萨拉热窝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18世纪的它,有着典型的奥斯曼风格,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建筑造型,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技艺。喷泉的水潺潺流淌,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为广场带来了一丝清凉和灵动。</p> <p class="ql-block">在广场上,还能看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游客,他们或是拿着相机记录下美好的瞬间,或是坐在长椅上享受着悠闲的时光,或是与当地人亲切地交流。在这里,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和平与友好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从老城出来,我们来到了拉丁桥。</p> <p class="ql-block">这是萨拉热窝东西文化分界线,往东是奥斯曼建筑和密集的清真寺,往西是西方建筑和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拉丁桥是一战导火索发生地,1914年费迪南大公夫妻在此遇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p> <p class="ql-block">旁边还留有当年刺杀者的脚印遗址和事件照片。</p> <p class="ql-block">永恒之火🔥从1946年燃烧至今,为了纪念在二战中丧生的波黑人民。</p> <p class="ql-block">今天早上从酒店出来,抬头望见天空中的乌云像排山倒海一般,一层层,一排排,非常壮观,随手拍了几张。</p> <p class="ql-block">今天前往莫斯塔尔,车程大约2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沿途风景依然那么美丽,车窗外下起了小雨。</p> <p class="ql-block">不一会儿雨就停了,远处出现一道漂亮的彩红,导游说她这几年带团都没遇见过,说我们团的人品好😊🌈🌷</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古城始建于15世纪,由奥斯曼土耳其建造。16世纪时成为奥斯曼帝国在黑塞哥维那地区的行政和商业中心。1878年被奥匈帝国占领。</p> <p class="ql-block">来到莫斯塔尔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内雷特瓦河清澈的河水。河水以自然之美被称颂,风景多样化,河流清清,河谷景色优美,两岸青山如黛,绿树成荫,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进入古城,最为抢眼的还是横跨内雷特瓦河的这座古桥。这座世界遗产,经历了一战二战,到波黑战争的惨烈历史,它连接着城市的两部分,是当地文化和历史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如今的古桥,是2004年重建而成,尽量使用了1566年奥斯曼时代的工艺,石料部分是军队潜入河中打捞,不足的部分再使用当地采石场补足而建。</p> <p class="ql-block">古桥横卧,岁月无声,流水潺潺,安宁常在。</p> <p class="ql-block">当地的一座博物馆,很多人在参观。</p> <p class="ql-block">沿着古桥前行,便走进了莫斯塔尔古城老街。</p> <p class="ql-block">街道由鹅卵石铺就,被岁月打磨得光滑锃亮,街道两旁是保存完好的中世的土耳其风格建筑,古色古香的房屋错落有致,每一栋都有着独特的韵味,木质的门窗,雕花的阳台,无不彰显着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建筑特色,漫步老街,仿佛穿越回了几百年前的奥斯曼帝国。</p> <p class="ql-block">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有售卖各种手工艺品的小店,有各种精美的陶瓷、服装、铜器、刺绣等工艺品,每一件都蕴含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薰衣草的紫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之一😆</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当地一家歺厅,品尝了巴尔干特色拇指烤肉。</p><p class="ql-block">制作:通常选用牛肉、猪肉或羊肉,将肉绞碎后加入洋葱、盐、胡椒粉等调料混合均匀,搓成小手指形状的肉条,然后放在烤架上烤制,过程中不断翻面,直至表面金黄、内部熟透,用面饼包裹着吃,再搭配炸薯条、生洋葱、生莱、辣酱等食用,增加口感层次和风味,味道好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