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宝库龙门石窟

鸿鹄

<p class="ql-block">  清晨,温馨的第一缕阳光洒射在伊水畔奉先寺卢舍那大彿身上,龙门石窟迅即灵动喧腾起来。</p>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南郊,伊水于山间北流,东面龙门山与西面香山两山对峙,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史称伊阙。</p> <p class="ql-block">  “龙门”之名出自隋炀帝,杨广在洛阳建都,因宫殿城门正对着伊阙,而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故取名“龙门”。 </p><p class="ql-block"> 战国时期,秦国大将白起曾在这里大破韩、魏联军。</p> <p class="ql-block">  十三朝古都洛阳,有国色天香的牡丹,有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中国第一古刹”第一座寺院千年白马寺,有中国唯一的冢、庙、寺三祀合一埋葬汉寿亭侯关羽首级的关林,更有驰名中外享誉中国三大石窟之首的龙门石窟。</p> <p class="ql-block">  伊水奔流,飞跨的龙门大桥右端,有陈毅题写的“龙门”历历在目,又名龙门桥。</p> <p class="ql-block">  龙门桥左边尽头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墓。白居易云: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伊水是黄河的支流,伊水里头的石头是典型的黄河石,这些石头,见仓颉造过字,陪杜康酿过酒,听诗人吟过诗。</p><p class="ql-block"> 大大小小的卵石,有人从河床上走,寻寻觅觅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北魏开凿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孝文帝拓跋宏由山西平城迁都河南洛阳,接着凿建龙门石窟。</p> <p class="ql-block">  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孝文帝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自小是汉族祖母文明太后撫养成人,由游牧民族的粗犷转化为汉族的温文,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  北魏孝文帝是个很有作为的君主,可惜天不假年,年纪轻轻32岁就已故去。石窟开凿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诸朝,前后达400余年,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龙门石窟占地面积31、7平方公里,分布在伊河两岸南北长达1公里,拥有窟龛2345座(个),10万余尊造像,碑刻题记2800余,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尊为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像艺术宝库。</p> <p class="ql-block">  沿伊河款款而行,潜溪寺又名斋拔堂,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开凿于唐高宗时,主像阿弥陀佛。摩崖三佛是武则天时期(690~704年)所雕,主像为倚坐的弥勒像,两旁二佛胁侍跏跌坐。</p> <p class="ql-block">  双窑又名双洞,二洞并列,北洞内外有13尊大佛像;南洞主像为弥勒。两壁密密麻麻雕刻小的千尊佛像,又称千佛洞。</p> <p class="ql-block">  依次观赏老龙洞、莲花洞、唐字洞。莲花洞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万佛洞南北两壁整齐地刻有小佛像一万五千尊,神态各异,每尊也只有4厘米高,是龙门石窟中造像最完整的窟之一。</p> <p class="ql-block">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的代表作,展现了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汉化政策下的佛教艺术,佛像的服饰与云冈石窟不同,更具中原风格。</p> <p class="ql-block">  莲花洞内一朵镶嵌在窟顶倒着向下盛开的巨大莲花,直径3、6米,是雕刻极为精美的一大型浮雕莲花藻井。莲花在佛教中蕴含多重象征含义,主要包括清静觉性、因果启示、佛法拟象三大核心维度。工匠仰身精雕细琢出如此美仑美奂的莲花,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雕刻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群像,高踞龙门石窟上端,长宽各30米。大弟子迦叶,小弟子阿难护佑在侧。</p> <p class="ql-block">  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广额、丰腴,双耳长且下垂。仪态大方,圆融和谐端庄。头顶为波状形发饰,双眉弯如新月,露出祥和的笑靥,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代表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或称是武则天按照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据《大卢舍那佛龛记》载:“实赖吾皇,图兹丽质”,释为卢舍那武则天的形象的依据。雕制于唐高宗咸亨四年,计时3年9个月竣工。梵语“卢舍那佛”即“光明普照、光辉普遍”之意。</p> <p class="ql-block">雕像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润,两耳下垂,形态安详、温存、亲切。又称“大卢舍那龛”。</p> <p class="ql-block">  四佛相护,美中不足,左面两尊雕像头部残损,右侧头像亦遭毁损。然而能工巧匠的杰作,难掩不减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  石窟造像生动活泼,壁画色彩斑斓,构画巧妙,融入了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数以万计的佛像和石刻造像,每一尊佛像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和智慧, 使人惋惜的是,有些遭受了毀坏和损害。</p><p class="ql-block"> 大千世界,要存有一份敬畏自然、尊重历史、爱护文物的心!</p> <p class="ql-block">  夕阳渐渐隐去了余晖,夜晚的灯光秀让每一尊佛像都放射出迷人的光彩。享受独特的宁静与美丽的时刻,夜幕下的卢舍那大佛更显庄严,灯光映照下,仿佛穿越了时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立于高处,俯瞰整个龙门石窟,风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河面反射的灯光辉映,宛如璀璨的银河,难辨天上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