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头鸥 (英文名:Brown-headed Gull),是鸻形目鸥科彩头鸥属的鸟类。繁殖期头部前部呈棕黑色,背部灰色,初级飞羽基部有显著的白色大块斑点,翼尖黑色并带有白色点斑,这是其独特的识别特征。分布于中国新疆、青海、甘肃、西藏、四川、山西、河北、云南、广东等地,以及欧亚地区塔吉克斯坦、中国西部等。平均寿命11.5年,栖息地为湿地、浅滩等。<div>每年3月中下旬迁徙青海湖,4月中旬开始在鸟岛营巢。偷取斑头雁的筑巢材料,并在雁外出时偷食雁卵。5月中旬产卵,每巢3-4枚,孵化期约25天。幼鸟待飞羽齐整后随亲鸟离开。冬季迁徙印度次大陆内陆和沿海,中国西南部,亚洲西部东南部。</div><div>外形特征:成鸟体长41-45厘米,体重450-714克,翼展105-115厘米。较红嘴鸥体型更大、更粗壮,头顶平坦。繁殖期头部呈浅棕色,接近奶巧克力色,向喙部渐淡。非繁殖期和第一冬龄的个体有深色耳斑和暗色兜帽痕迹。所有羽毛状态可能与较小的黑头鸥混淆,但具有淡色的眼睛和所有羽毛状态下初级飞羽上的更多黑色部分。成鸟的翼尖特征为坚实的黑色,与红嘴鸥不同。虹膜淡黄色或灰白色,有狭窄的红色眼眶环。</div><div>鸣叫特征:发出沙哑的'gek, gek'声及响亮的哭泣叫声'ko-yek, ko yek'。</div><div>区别辨识:与红嘴鸥相比,棕头鸥体型更大,虹膜颜色更浅,翼尖有明显的白色大块斑点。亚成鸟时,两者的区别在于红嘴鸥翼前缘白色呈条状,而棕头鸥翼尖形成黑三角形。</div><div>生活习性:棕头鸥栖息于高海拔湖泊、沼泽、草原湿地及环水岛屿,主要以鱼类和水生软体动物为食。它们的捕食能力不及鸬鹚和鱼鸥,因此常跟随这些鸟类寻找剩余食物。群体防御能力强,特别是在产卵孵化和育雏期。</div><div> 2025年5月初 拍摄于青海湖畔</div> 棕头鸥飞行姿态优美 叫声有点古怪 比翼齐降落 平稳降落水面 湖光鸥影 三鸥齐飞 寻找同伴 终于找到了 谢天谢地,仰天长叹 各奔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