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直以来,如何立足学校实际,建构科学合理的德育课程,满足学生成长需求,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5月16日,九原区党员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和中小学STEM教育与项目式学习基地校成员在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倪继明书记的带领下,围绕本校教育科研重大成果,以“双主体德育课程的建构”为题做了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讲座围绕“双主体”建构德育课程方面的校本化研究,具体而全面地阐述了研究的范畴、研究的策略与逻辑起点等理论成果,介绍了“双主体”德育课程的操作与具体案例。</p> <p class="ql-block"> 倪继明书记重点剖析了静教院附校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实践。她提出 “双主体”德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是在道德教育,采用课程化、校本化、体系化的研究策略,围绕“教材资源不够鲜活”“教材和学生的需求不匹配”“教师用学科教学的方法处理德育课程”等六大问题的解决,阐述了学校开设的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德育课程和学科德育中“双主体”开发和实施过程。她以“明星闪亮三十分”拓展型课程为例,从课程开设依据、开设目的、课程内容、实施要点、课程评价等方面,生动详实地展示了拓展型德育课程的“双主体”开发实施过程。</p> <p class="ql-block"> 倪继明书记指出,“双主体”的提出基于创设绿色生态环境的理念,强调教师、学生同为德育课程的主体,没有“第三者”强加于教师、学生之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帮助的主体。</p> <p class="ql-block"> 通过讲座,我们了解到建构德育课程绝不仅仅是组织教师开发校本教材,而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最近发展区理念,结合本校师资队伍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适合学生兴趣和需求的“双主体”德育课程,才能使德育课程像“明星闪亮三十分”那样,既营造起学校浓厚的艺术氛围,又构筑起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推动德育课程生根落地,促进学生健康幸福成长。</p> <p class="ql-block"> 5月16日下午,上海市后“茶馆式”教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燕就“深度整合式教学:国家综合课程统整实施新样态”与我们进行深度交流。高所从整合式教学是什么入手,指出静教院附校课程整合严格依托《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从后“茶馆式”教学和深度整合式教学两方面入手,制定本校独特课程实施方案。高所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培养目标、基本原则、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课程实施等方面入手,由浅入深讲解整合式教学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落实,深度解码静教院附校整合式教学运行机制。</p> <p class="ql-block"> 讲座后,高所与各位老师展开深度对话,针对老师们提出在跨学科主题学习和整合式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高所做出了耐心指导。一线教师就跨学科主题学习具体落实形式的问题,高所指出:跨学科是指学习方式而非内容上的整合;学校教学领导就学校辅优辅差工作的安排问题,高所指出:静教院附校坚决反对全班补课,坚决提倡个别辅导。高所对各类问题的针对性指导和专业回应,不仅能帮助我们快速解决实际困难、提升个人能力,还营造出积极进取、互学共进的良好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团队成员更敢于提问、乐于分享,形成“学习—实践—优化”的良性循环,推动整体专业水平和协作效率不断提升,为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为期五天的整合式学习和深入探讨,我们从理论到实践全面理解了其核心价值与方法。通过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多元视角的碰撞以及团队协作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整合式学习在激发创新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中的关键作用。未来,我们将以整合思维推动知识转化,助力教师和学生在复杂挑战中持续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