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晨曦微露时,车轮碾过连霍高速的薄雾,郑州的楼宇渐次退成剪影。 98公里的距离,是城市与山野的温柔对峙——焦作,我们已踏入这座因煤而兴、因山而名的城市。云台山的轮廓在远处起伏,像一卷正在缓缓展开的山水长卷~</b></p> <p class="ql-block"><b> 云台山风景区地处太行山南麓,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以“北方岩溶地貌博物馆”著称。景区总面积约50-280平方公里,主峰茱萸峰海拔1297.6米,属太行山系,因山势高峻、群峰间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景区内奇峰、丹崖、瓮谷、障谷、悬沟等独特的地质景观,与泉、瀑、潭、湖及茂林等共同构成了壮美的云台山水风光。</b></p> <p class="ql-block"><b>茱萸峰</b></p><p class="ql-block"><b>云台山最高峰(海拔1297.6米),“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千古诗章里的登高处便是云台之巅——茱萸峰,登顶可俯瞰太行山全景。</b></p> <p class="ql-block"><b> 乘景区巴士穿越14个叠彩洞("山路十八弯")索道直达凤凰岭玻璃栈道。在这条公路上,有着14个在悬崖峭壁中穿行而过的隧道,这些隧道被总称为叠彩洞。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峰回路转洞相连,洞洞都在彩云间。</b></p><p class="ql-block"><b>谁说天公能造物,当代愚公写新篇。</b></p> <p class="ql-block"><b> 叠彩洞是通往云台山主峰茱萸峰景区的公路隧洞,它是连接豫晋两省的公路隧洞,它的主体为螺旋攀升隧道工程,大小隧道在峭壁间重叠而上,宛如多彩盘珠,叠彩因此而得名。</b></p><p class="ql-block"><b> 1977年,为了彻底改善山区的道路交通状况,为了能让汽车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无阻,修武县委作出大搞山区公路建设的决定,在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和精密仪器的情况下,修武县人民发扬"愚公"精神,号召5000多名基干民兵和县乡职工、人民群众共计1.8万人,用了10 年时间,先后23名当地群众献出生命,才完成了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公路总长28 公里,其中隧道总长4831米,上下高差912米,可以说是我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而正是这4公里多蜿蜒曲折的隧道公路,一共14个隧洞,形成今天的叠彩洞奇观。被评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即使现在乘坐观赏巴士旅行叠彩洞,穿行在悬崖峭壁上,也会觉得无比惊险刺激!</b></p> <p class="ql-block"><b>潭瀑峡(小寨沟景区)</b></p><p class="ql-block"><b> 潭瀑峡地处云台山北部略偏西,是主要河流子房河的一个源头。沟长1270米,南北走向。</b></p><p class="ql-block"><b> 潭瀑峡沟东面,峭壁耸翠,基岩裸体。沟西面,竞秀峰参差俏丽,峰群一字排列,峰峰直立,争奇斗异。在曲曲弯弯的沟槽内,潆洄着一条会唱歌、会跳舞的溪水,这条能歌善舞的溪水叫小龙溪。它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著称,包含Y字瀑、唐公石等奇观,水景灵动。</b></p> <p class="ql-block"><b> 泉瀑峡是一条由瀑布和峡谷结合的水道,全长3000米,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是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其中最著名的景观之一。</b></p><p class="ql-block"><b> 该景观中包含亚洲第一瀑的云台天瀑,落差314米,也是亚洲单级落差最大的瀑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红石峡</b></p><p class="ql-block"><b>丹霞地貌峡谷,以“红岩碧水”闻名,被誉为“中原第一景”。峡谷内集泉、瀑、溪、潭于一体,空间紧凑却景观丰富,四季如春。</b></p> <p class="ql-block"><b> 红石峡还被誉为"峡谷盆景",红色石英砂岩在阳光下绚丽夺目,悬空栈道与碧水形成强烈视觉冲击,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b></p> <p class="ql-block"><b>白石当年叔子房,山间小桥尚留香。</b></p><p class="ql-block"><b>碧波千顷游人醉,佳话流传日月长。</b></p><p class="ql-block"><b>子房湖因张良(汉代著名谋士张良,字子房)曾在此隐居而得名。据记载,张良在帮助刘邦建立汉朝后,因功高震主而选择隐退,最终定居于云台山下的平湖一带。因张良字“子房”,当地村庄被称为“子房村”,沟谷得名“子房沟”,后演变为“子房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少林,少林</b></p><p class="ql-block"><b>少林寺,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承载着无数人的武侠梦。寺内古木参天,香火缭绕。每一座殿堂,每一尊佛像,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由康熙御笔所书的“少林寺”牌匾,也成为了众多游人了解少林寺的一个起点,人们纷纷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留念,“嘿,哈”声一片。</b></p> <p class="ql-block"><b>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一入少林,几十年来萦绕在心灵深处的《牧羊曲》,总能把人的思绪瞬间拉回那个简单快乐的年代。天下武功出少林,多少男儿的武侠梦被《少林寺》点燃,少林寺名声大噪,成为无数中外游客向往之地。</b></p> <p class="ql-block"><b> 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名不虚传。僧人们矫健的身姿,矫健的拳法,让人叹为观止。</b></p> <p class="ql-block"><b> 天堂明堂,云中之巅,梦回千年,惊鸿一瞥~</b></p><p class="ql-block"><b> 天堂明堂,洛阳的“双生地标”,一半是历史,一半是传奇 。十三朝古都的C位,武皇的“万象神宫”至今仍在发光 。</b></p> <p class="ql-block"><b> 明堂是武则天时期神都洛阳的宫城正殿,兼具政治与宗教功能,用于布政、祭祀(如“明堂大享”祭五帝)、朝会等国家级典礼,是武周政权“君权神授”的象征。</b></p><p class="ql-block"><b> 其建筑规模,高98米(唐制294尺),底层边长86.4米(300尺),为世界历史上最大木质建筑,三层结构分别象征四季、十二时辰、二十四节气。</b></p> <p class="ql-block"><b> 天堂是武则天的礼佛堂,寓意“至高无上之堂”,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核心区内,又称“通天塔”、“通天浮屠”等。</b></p><p class="ql-block"><b> 天堂分五级,至三级则俯视明堂,具体记载高达312.09米,是世界古代史上的最高建筑。公元689年,武则天在明堂之北建造巨大佛像,其小指犹容数十人,随后又建造天堂以安置大佛。天堂建造的消息传入日本后影响了奈良东大寺建设。695年明堂、天堂一同被焚毁,武则天重建明堂,天堂改作佛光寺。</b></p><p class="ql-block"><b> 天堂遗址地下夯土层直径有70米之多,在遗址上复建的新“天堂”高88.88米,并非历史上天堂的原样复原,而是座保护展示性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俗称五凤楼。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b></p><p class="ql-block"><b> 应天门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等外朝大典的场所,唐高宗曾在此诏释百济国王扶余义慈、武则天曾在此登基称帝,功能类似北京午门。亦是接见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等万国来朝之所,1985年全日本文化团体联合会等在应天门遗址建立“日本国遣隋使遣唐使访都之地”纪念碑亭,是国家和皇权的象征。</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朵楼和东西阙楼及其间的廊庑为一体的“凹”字形巨大建筑群,东西长达137米,两侧阙高36.4米,有今天十三层楼高。门有两重观,上题“紫微观”;建有崇楼五座,似五只凤凰,故称“五凤楼”;城楼下开有三个门道,中为御道,左入右出;门前置有象征皇家威仪的双向三出阙,东西两边共计十二阙,是古代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b></p><p class="ql-block"><b> 应天门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其建制对北宋汴梁宣德门、元大都崇天门、明清故宫的午门影响深远,名称更被日本京都·应天门取用,被誉为“隋唐第一门”,有“天下第一门”之称,在中国宫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b></p> <p class="ql-block"><b>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b></p><p class="ql-block"><b>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b></p><p class="ql-block"><b>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建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历时三年零九个月,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圆满竣工。卢舍那大佛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内,是龙门石窟中最著名的佛像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佛教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b></p><p class="ql-block"><b> 卢舍那大佛的建造背景和历史意义也非常丰富。它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亲自经营的皇家开龛造像工程,武则天曾捐出“脂粉钱二万贯”用于建造。卢舍那大佛不仅是唐代佛教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还象征着美与智慧的化身,是中国现存最完美、最知名的佛教造像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香山寺位于龙门东山山腰,其建筑古朴浑厚,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该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后),梁王武三思奏请武则天予以重修,正式命名为“香山寺”。当时的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霄,石像七龛,浮图八角”。</b></p> <p class="ql-block"><b> 蒋宋别墅,是蒋介石与其妻子宋美龄的别墅。</b></p><p class="ql-block"><b> 1936年,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战争前夕。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的洛阳,亦成为当时重要的军政基地。为督视“攘外必先安内”的绥靖政策,蒋介石以“避寿”(50岁生日)为名,亲抵洛阳部署军务。为赢得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的欢心,祝绍周联合河南省府,在风景旖旎的龙门香山修建了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史称“蒋宋别墅”。</b></p><p class="ql-block"><b> 蒋宋别墅占地650余平方米,计有房间20余间,建筑面积达816.0平方米。它的外表是典型的半歇顶、清水骑楼阁楼式建筑风格。</b></p> <p class="ql-block"><b> 白园,位于洛阳城南龙门东山琵琶峰上,是全国唯一纪念白居易的园林。白园占地44亩,属于龙门石窟景区内的人文自然胜景。园内建筑古朴典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曲径通幽,主要景点包括青谷区、乐天堂、诗廊、墓体区、日本书法廊、道时书屋等十余处1。白园不仅是纪念白居易的墓园,也是一处兼具人文、历史与自然之美的文化景区,宁静清幽,文化氛围浓厚,是喜欢中国古典文学与历史的游客不可错过的景点。</b></p> <p class="ql-block"><b> 龙门古街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龙门石窟主入口西北服务区的核心文旅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设计,于2020年5月1日正式开街。古街以“魏唐雅韵”为主题,融合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元素,打造集文化展示、旅游服务、艺术交流、餐饮住宿、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地标性文旅商业中心。</b></p> <p class="ql-block"><b> 丽景门,是金明洛阳城西门,始建于金兴定元年(1217年),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西关,在隋唐应天门遗址东北。</b></p><p class="ql-block"><b> 据《老城区志》载:“金明洛阳城四面开门,东为建春门,西为丽景门,南为长夏门,北为安喜门。</b></p><p class="ql-block"><b> 丽景门始建于金代1217年,历史上金明丽景门城楼屡经毁败,屡经修复。老城区的丽景门是市政府于2002年在金元明清时期的丽景门原址重建的,占地面积1.8万余平方米,复建之初叫丽京门,2009年3月10日名为丽景门,是一座重现古都洛阳风貌的城楼。由于和隋唐时期的丽景门同名,很多人误认为该丽景门始建于隋唐,其实这是错误的。</b></p><p class="ql-block"><b> 整个丽景门景区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古时为吊桥),护城河等部分组成,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上干浮云,气势磅礴,成为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城街区的龙头。成为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之一,并且被评为洛阳八景之一,有“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的美誉。</b></p> <p class="ql-block"><b> 洛邑古城位于河南洛阳,是古代洛阳的缩影,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唐代达到鼎盛,武则天称帝时改为神都。</b></p> <p class="ql-block"><b> 九洲池是隋唐时期洛阳紫微城内重要的皇家园林,始建于隋代,唐宋沿用,占地约14万平方米,现存遗址经修复后已成为洛阳展示盛唐文化与历史遗迹的核心景区,以池水景观与仿唐建筑群闻名。</b></p> <p class="ql-block"><b> 瑶光殿阙楼唐风背景、汉服与牡丹同框、廊桥水榭倒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请继续观赏:心之所向,车轮所往,五一“豫”你邂逅在中原(洛阳、栾川老君山、三门峡篇(3)</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