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留恋

爱优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诸城师范七三级同学毕业五十周年纪念活动感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二零二五年五月三日,我们诸城师范七三级部分同学,来到阔别已久的诸城师范老校址聚会,共同隆重纪念毕业五十周年。虽然诸城师范已撤销二十多年,从高中到初中几经变化,学校建设从老到新已是面貌皆非,但我们仍感到还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那么热爱,无不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五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在人生来说是大半辈子。从弱冠之年到年逾古稀,之间经过多少风雨,走过多少坎坷,又有多少欢乐与荣光,多少忧伤和失落。大浪淘沙,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潮中经过洗礼,我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走到了现在,是我们同学各自奋斗的结果,也是我们学校与老师教育培养结得硕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人的一生,有值得回忆的岁月,有值得总结的历程。但人到古稀之年,在脑际中萦绕不去的是我们的学生时代和同窗好友。人们常说,人间最珍贵的友情是战友情、同学情,时至今日,特别是几十年的工作经历告诉我们:一点不假。因为这种情愫没有其他纠葛、没有利益冲突、没有贵贱高低之分、没有互相利用,有的只是纯真的同学情。虽然同学们毕业后各奔东西走向工作岗位,退休后又天南地北给儿女看孩子,但同学情谊这根线一直把我们连在一起,互相思念牵挂一直在心底,期盼聚会见面的欲望越来越强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时光长河奔涌五十载,这场毕业五十周年纪念聚会终于如约而至。它宛如一座跨越半个世纪的情感桥梁,成为我们同学倾诉衷肠、重温同窗情谊的珍贵契机。迈进老师范校园,激动的氛围瞬间将每个人包围。阔别多年的同学们眼中闪烁着惊喜与欢欣,纷纷互致问候,紧紧相拥,用热情的手和温暖的怀抱诉说着无尽的怀念。快门声此起彼伏,一张张照片定格下这珍贵的重逢画面,将此刻的欢笑与温情永久珍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热烈的掌声中,现在新学校(诸城实验初级中学)王校长率先登台发表热情漾溢的祝贺致辞,随后原师范学校校长李老师、同学代表王桂新同学依次发言。大家屏息凝神,静静地聆听他们回顾毕业后五十年来的风雨历程与成长故事。那些往昔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坚持,引导同学们沉浸在过往的回忆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席间,同学们举杯换盏、觥筹交错,一声声问候饱含深情,一段段回忆满是眷恋。大家尽情地分享着分别后的生活点滴,倾诉着五十年来的思念牵挂,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青葱岁月,重拾曾经的纯真与美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们的老师李培金、王承志、宋友之、吳春友、李培成积极热情地参加了我们的同学聚会,特别是李培金校长、宋友之老师对我们这次毕业五十周年纪念活动非常支持,不但给出谋划策,还积极联系学校领导支持帮助我们安排会场和参观活动,从而使聚会既圆满成功又精彩纷呈。同学们纷纷向老师们敬酒,以表达对老师的敬爱和感谢之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俗话说“人老多念旧,往事总牵情”。师范学校的学习生活,同学的音容笑貌,时常如老电影般在我脑海中放映。经过五十年的历史变迁,学校几经发展变化,已不是原来母校的模样,可那上世纪五十年代落成的苏式平房教室、大通铺学生宿舍、朴素的大礼堂、老城墙下低洼的操场、还有在校园里同学们自己种的菜园,却在记忆中定格,成为永恒的风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犹记师范时光,师生情谊真挚纯粹,课堂内外帅生打成一片,彼此平等信任、尊重包容。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和谆谆教诲,现在想来,仍觉心头暖意融融。我的班主任刘明德老师、陈龙兴老师、杨兆吉老师虽已驾鹤西去,但他们给予的关爱,始终是我心中最温暖的怀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同学情谊更是醇厚绵长。那时同学们一个锅里摸勺子,一个饭桶打饭,吃的一样的饭,喝的一样的汤,一个组围在一起,边吃饭边聊天,宛然一家人;师范学习环境宽松,没有考试压力,没有成绩排名,可同学们求知欲依然强烈,大家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团结友爱的学习气氛相当浓厚;参加军训第一次真枪实弹打靶的激动与紧张;同学们自排自演活跃文娱活动的积极与热情;进工厂学工,到农村学农,接受再教育和锻炼;实地测绘的学以致用等无不历历在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尤其难忘的是我们同学参加救灾,深入灾区抢救集体财产,亲眼见证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而同学们到诸城山区农村学校进行教学实习,更是刻骨铭心的日日夜夜。夜幕降临仰望繁星满天;晨曦初起静赏山岚缥缈,听老师讲述山的美丽传说;白天则在三尺讲台上,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学生们共同探讨知识。这段实习经历,不仅为我们的教学生涯打下基础,更让我们在实践中收获成长与历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师范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在这里我们收获知识,锤炼本领,更结下了深厚友谊。这份情谊,跨越半个世纪依然是我心中的情感寄托,历久弥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们七三级同学相聚在一起,是上天安排的缘分。同学们大部分是高中毕业生,是下过乡(回乡),进过厂,扛过枪,经过劳动锻炼的知识青年,本来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是上大学,但那个时代和命运,机遇和缘分让我们走到了一起,上了中等师范学校。仅仅两年的师范学习生活,却让我们建立了一生的友谊。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自分别后,五十载春秋匆匆而过。如今已年逾古稀,重逢时不少同学面容已改,名字和真人竟一时难以应对,但当看到大家身体依然健康,精神矍铄,感到特别欣慰。什么荣华富贵,什么高官厚禄,皆是过眼云烟。真正的硬道理是身体健康,我们才是当之无愧的胜利者,是笑对人生的赢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回首往昔,我们心怀感恩。感谢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赋予我们坚韧不拔的品格;感谢奇妙的机遇,让我们相遇相知;感谢深厚的缘分,将我们紧紧相连。更要感恩党和人民的培养,给予我们成长的沃土;感恩母校的悉心培养与老师的谆谆教诲,为我们的人生点亮明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那些共同学习、生活与成长的峥嵘岁月,早已深深镌刻在记忆深处。我们不会忘记在艰苦环境中相互扶持的温暖;不会忘记为梦想拼搏奋斗的激情;更不会忘记相濡以沫的同窗情谊。这段美好的时光,是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留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