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我校举办的“典籍里的中华”活动中,我们班最终取得佳绩,其背后离不开所有同学的努力。<br>是在排练中喊哑的嗓子,是主诵同学手中稿纸上密密麻麻的笔记,那些更换的衣服,在讨论打磨过的韵脚,此刻都化为掌纹中蜿蜒的长城,一切的努力在那一刻得到了回报。<br>也是在声声朗诵中,少年人与祖国产生了灵魂的共鸣,那一声声“我的中华,你是心底里永远的牵挂”诉说着对祖国母亲的告白,可纵有锦绣词卷,写不尽,心中牵挂<br></h3> <h3>在本次比赛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高二2班的“五四运动”那些文字力透纸背,原来课本上的文字会灼手,那些爱国文稿化为漫天星雨,落在的地方不止是地上。巴黎和会中那名中国代表声音入耳,似在诉说那些屈辱。<br>我们的《中华颂》揭开帷幕时,四十名学子共诵诗篇,那嘹亮的声音仿佛仍回荡在耳边,那剑光惊艳了众人,引来无数喝彩声,台上我们朗诵声震耳欲聋,台下掌声响起,在这场穿越千年的相会里,我们终于懂得了,原来平仄不只是格律,对仗不只是修辞,当滚烫的青春与古老的灵魂共振,每个字节都绽放出灼灼光华。</h3> <h3>散场时,我久久不能回神,阳光穿过树叶,点染出斑斑树影,清风拂过耳旁,卷起碎发,也许对祖国的情感,早已于血液中埋下,只等来日开花。<br>恍惚间,我看到先人们也走在阳光下,他们说说笑笑,最后与说笑声一同消散。<br>爱国从来不是宏大的命题,而是少年把滚烫的呼吸,轻轻呵在五千年未曾冷却的诗上。<br>这场以诗为舟的远行,载着二十四史里的月光与烽烟,泊进少年滚烫喉间</h3>